气缸盖、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547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0:59
一种气缸盖、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和汽车,其中气缸盖包括盖体;位于盖体中且用于连通气缸燃烧室的通孔;位于通孔内且可在通孔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活塞沿轴向方向包括密封部、齿轮部和螺纹部,密封部位于活塞靠近气缸燃烧室的端部且密封通孔,齿轮部外圆周面具有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条形齿,螺纹部外表面具有外螺纹;与活塞垂直的蜗杆,蜗杆位于盖体中且至少一端位于盖体外,蜗杆的螺旋齿与齿轮部的条形齿啮合;与活塞的螺纹部周向相对的通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能够旋拧配合。本技术方案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调节压缩比来避免发动机高负荷时产生爆震,并在低负荷时提高燃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缸盖、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和汽车。 气缸盖、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和汽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汽车用发动机中,压缩比是发动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压缩比表示了 气缸中气体的压缩程度,它是气缸中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即气缸 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增加压缩比,可以提高气缸压力和燃烧效率,但是容 易引起发动机的爆震,爆震是指气缸内的压力超过了临界值,汽油因为压缩而在点火之前 被点燃,这会对发动机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在发动机处于低负荷时,希望通过增加压缩 比来提高燃烧效率,而高负荷时,希望降低压缩比来防止爆震和改善燃烧效率。 现代发动机中,气缸总容积是基本恒定的,且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是无法改变的。 因此,当前的可变压缩比技术,通常是通过改变气缸燃烧室容积和改变气缸中活塞上止点 位置来实现,例如改变活塞上止点位置可以改变气缸燃烧室容积,进而改变压缩比。现有改 变活塞上止点位置往往需要将连杆和曲轴的曲拐改变为4连杆机构,同时增加控制机构, 标致MCE-5发动机就是采用该现有技术。另外,萨博SVC可变压缩比技术是通过改变气缸 盖和缸体的相对位置来实现活塞上止点位置的。但是,现有可变压缩比机构结构复杂、操作 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可变压缩比机构结构复杂、操作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缸盖,该气缸盖包括: 盖体; 位于所述盖体中且用于连通气缸燃烧室的通孔; 位于所述通孔内且可在通孔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沿轴向方向包括密封 部、齿轮部和螺纹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活塞靠近气缸燃烧室的端部且密封通孔,所述齿轮部 外圆周面具有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条形齿,所述螺纹部外表面具有外螺纹; 与所述活塞垂直的蜗杆,所述蜗杆位于所述盖体中且至少一端位于盖体外,所述 蜗杆的螺旋齿与齿轮部的条形齿啮合; 与所述活塞的螺纹部周向相对的通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能 够旋抒配合。 可选地,在所述蜗杆位于盖体外的一端连接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控制蜗杆 绕中轴线转动以带动活塞周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齿轮部位于密封部和螺纹部之间,或者,所述螺纹部位于齿轮部和密 封部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密封部和通孔的相向周面之间设置有油封。 可选地,还包括套装在所述密封部上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与油封轴向相互隔开。 可选地,所述活塞环与活塞外表面连接,或者所述活塞环与通孔内壁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密封部外表面套设有防摩擦环,所述防摩擦环与活塞环和油封轴 向相互隔开。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具有多个,对应每个气缸设置有一个活塞,所述蜗杆可 带动所有活塞同步移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蜗杆与步进电机的转子连接。 可选地,所述条形齿延伸方向与活塞中轴线平行,或者所述条形齿相对活塞中轴 线倾斜。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该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所 述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与气缸体开口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火花塞和点火线圈,所述火花塞顶板与点火线圈电连接; 所述活塞中形成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轴向贯通活塞,所述火花塞位于所述活塞 腔中且其放电一端指向气缸燃烧室,并与所述活塞腔内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火花塞与活塞腔内壁之间为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点火线圈与火花塞顶板电连接的一端具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伸入 至活塞腔中并包围部分高度的火花塞; 在所述火花塞顶板与绝缘管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轴向一端与点火线圈 电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碳晶,所述碳晶与火花塞顶板接触。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蜗杆与活塞之间为蜗杆传动,在蜗杆旋转时,活塞相对通孔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 气缸燃烧室的容积,实现调节压缩比和气缸压力的目的。本技术方案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调节压缩比来避免发动机高负荷时产生爆震,并在低负荷时 提高燃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气缸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活塞和蜗杆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气缸盖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活塞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发动机是一整套动力输出设备,现有发动机包括气缸,气缸包括气缸盖和气缸体, 气缸体靠近气缸盖的部分为气缸燃烧室。发动机工作主要包括四冲程,在点火冲程中,气缸 中的活塞向气缸盖运动至活塞上止点,并将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体挤压在气缸燃烧室,同 时火花塞放电将燃油点燃。 在本实施例中,在现有气缸盖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改进的气缸盖基础上形成了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该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具有调节压缩比和气缸压力的功能。 参照图1、图2,气缸盖包括: 盖体 1 ; 位于盖体1中且用于连通气缸燃烧室10的通孔2 ; 位于通孔2中且可在通孔2内往复移动的活塞3,活塞3呈圆柱形,活塞3沿轴向 分为密封部31、螺纹部32和齿轮部33,其中齿轮部33和密封部31之间为螺纹部32,密封 部31位于活塞3靠近气缸燃烧室10的端部且密封通孔2,齿轮部33外圆周面具有周向间 隔分布的若干条形齿330,螺纹部32外表面具有外螺纹320 ; 与活塞3垂直的蜗杆4,蜗杆4位于盖体1中且至少一端位于盖体1外,蜗杆4的 螺旋齿41与齿轮部33径向相对并可与条形齿330啮合形成蜗杆传动; 与活塞3的螺纹部32周向相对的通孔2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1,内螺纹21能够和 螺纹部32的外螺纹320旋拧配合。当活塞3周向转动时,通孔内螺纹21和活塞外螺纹320 相互配合以使活塞3沿轴向移动。 相应地,在蜗杆4位于盖体1外的一端连接有控制电机5,控制电机5控制蜗杆4 绕中轴线转动以带动活塞3周向转动。由于活塞3的螺纹部32与周向相向的通孔内部之 间为螺纹配合,活塞3周向转动时还沿轴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通常一个发动机具有多个气缸,那么对应每个气缸设置 一个活塞3,多个气缸设置有多个活塞3,这样,在蜗杆4上对应每个活塞3设置有一组螺旋 齿41,一个蜗杆4可带动所有活塞3同步转动。 使用本实施例的气缸盖可形成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气缸盖与气缸体开口连接。本 实施例的可变压缩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为: 当控制电机5驱动蜗杆4顺时针旋转,借助螺旋齿41与条形齿330配合,蜗杆4 带动活塞3绕其中轴线按第一旋转方向转动,同时活塞3外螺纹与通孔2内螺纹之间的螺 纹配合使活塞3相对通孔2沿轴向第一方向移动; 当控制电机5驱动蜗杆4逆时针旋转,蜗杆4带动活塞3绕其中轴线按第二旋转 方向转动,该第二旋转方向与上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同时活塞3相对通孔2沿轴向第二方 向转动,该第二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通过调整蜗杆4的旋转方向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位于所述盖体中且用于连通气缸燃烧室的通孔;位于所述通孔内且可在通孔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沿轴向方向包括密封部、齿轮部和螺纹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活塞靠近气缸燃烧室的端部且密封通孔,所述齿轮部外圆周面具有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条形齿,所述螺纹部外表面具有外螺纹;与所述活塞垂直的蜗杆,所述蜗杆位于所述盖体中且至少一端位于盖体外,所述蜗杆的螺旋齿与齿轮部的条形齿啮合;与所述活塞的螺纹部周向相对的通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能够旋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 位于所述盖体中且用于连通气缸燃烧室的通孔; 位于所述通孔内且可在通孔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沿轴向方向包括密封部、齿 轮部和螺纹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活塞靠近气缸燃烧室的端部且密封通孔,所述齿轮部外圆 周面具有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条形齿,所述螺纹部外表面具有外螺纹; 与所述活塞垂直的蜗杆,所述蜗杆位于所述盖体中且至少一端位于盖体外,所述蜗杆 的螺旋齿与齿轮部的条形齿啮合; 与所述活塞的螺纹部周向相对的通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能够旋 抒配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蜗杆位于盖体外的一端连接有控 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控制蜗杆绕中轴线转动以带动活塞周向转动。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位于密封部和螺纹部之间,或 者,所述螺纹部位于齿轮部和密封部之间。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部和通孔的相向周面之间设 置有油封。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在所述密封部上的活塞环,所 述活塞环与油封轴向相互隔开。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与活塞外表面连接,或者所述 活塞环与通孔内壁连接。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红兵张钊钱文忠张家宁梅爱群李建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