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官清专利>正文

双摆杆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960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0:22
双摆杆内燃机,在中心轴一端的控摆吸能杆两边下沿上设一曲面,输出轴和过桥轴一端的两个过桥齿轮上设有控摆滚轮A,控摆滚轮A与控摆吸能杆位于机架同一侧面,控摆吸能杆的上方机架上固定有储能限位器;中心轴上与控摆吸能杆对应的另一端设有控摆限位杆,控摆限位杆的下端设有滚轮B,输出轴和过桥轴上与控摆滚轮A对应的另一端设有控摆限位凸轮,控摆限位凸轮与控摆限位杆位于机架同一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1、使活塞等组件换向过程实现了准确有效的控制。2、能有效保护齿轮等组件在换向中不受到冲击,从而使双摆杆内燃机运行更加平稳可靠,延长寿命。3、增加一处换向时的限位功能,从而使双摆杆内燃机工作更加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摆杆内燃机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
,具体的来说是一种双摆杆内燃机。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专利双摆杆内燃机(专利号ZL200710035361X)的能量转换机构是由往复运动的活塞推动双摆杆等零件往复摆动来实现的,由于有固定且加长的力臂距离和能拾取活塞等组件换向前很大的往复惯性力,因而使该内燃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大幅度提高。经过近年的深入研究和试验中发现,动态控制活塞等组件换向的只有安装在过桥齿轮上面的控摆凸轮,它所起的作用是活塞到达上止点后推动控摆吸能杆换向。这虽也已能进行正常运行,但需完善的一个问题是:在活塞处于某一止点的瞬时,输出轴或过桥轴上的半圆齿轮一个已离开了中心轴上的扇形中心齿轮,另一个半圆齿轮虽已基本到位,但还有一个自己边运行边等待扇形中心齿轮换向后才能开始进入啮合的时段,此时传动链极短时断开,出现了失去相互约束的空档,如果此时活塞等换向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单独运动一点点,都会破坏马上要进入啮合齿轮的正确位置关系,使得开始啮合时有可能产生冲击,影响双摆杆内燃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向准确,运行平稳可靠的双摆杆内燃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摆杆内燃机,包括气缸(1)、活塞(2)、双摆杆(3)、半圆齿轮(4)、扇形中心齿轮(5)、过桥齿轮(6)、控摆吸能杆(7)、控摆限位凸轮(8)、控摆限位杆(9)、储能限位器(10)、控摆滚轮A(11)、滚轮B(12),机架上安装有中心轴,中心轴上安装有两端相等长度的双摆杆(3)、扇形中心齿轮(5);在中心轴的两边机架上各安装有气缸(1)、活塞(2)以及连杆,双摆杆(3)的两端通过连杆销各与一个连杆的下端相连接;扇形中心齿轮(5)与安装在输出轴和过桥轴上的半圆齿轮(4)相啮合,其特征在于:在中心轴一端的控摆吸能杆(7)两边下沿上设一曲面(701),输出轴和过桥轴一端的两个过桥齿轮(6)上设有控...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摆杆内燃机,包括气缸(I)、活塞(2)、双摆杆(3)、半圆齿轮(4)、扇形中心齿轮(5)、过桥齿轮(6)、控摆吸能杆(7)、控摆限位凸轮(8)、控摆限位杆(9)、储能限位器(10)、控摆滚轮A (11)、滚轮B (12),机架上安装有中心轴,中心轴上安装有两端相等长度的双摆杆(3)、扇形中心齿轮(5);在中心轴的两边机架上各安装有气缸(I)、活塞(2)以及连杆,双摆杆(3)的两端通过连杆销各与一个连杆的下端相连接;扇形中心齿轮(5)与安装在输出轴和过桥轴上的半圆齿轮(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官清
申请(专利权)人:闫官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