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踏板开合装置的独轮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踏板开合装置的独轮车。
技术介绍
电动独轮车作为都市交通的短途代步工具,以其运动趣味性强、站立行驶灵活机动、方便携带等特点,越来越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传统电动独轮车的踏板的开合大都需要人为用手掰动踏板来完成,而踏板的长期使用,踏板上会沾有很多灰尘和泥土。这对于上班的小白领来说用手直接去掰动踏板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为此,就需要设计开发出一种车带有踏板开合装置的独轮车,该独轮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用手直接碰触踏板就能完成独轮车踏板的开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用手直接碰触踏板就能完成踏板开合的带有踏板开合装置的独轮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踏板开合装置的独轮车,其主体包括带有轮毂和自平衡仪的车轮,在车轮的两侧设有中轴柱,在中轴柱的外侧设有踏板,踏板通过踏板转轴固设于中轴柱上且踏板能够依踏板转轴转动实现开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联动组件以及控制件;所述的联动组件与踏板连接或运动后与踏板接触,且运动后的联动组件带动踏板做开、合的动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踏板开合装置的独轮车,其主体包括带有轮毂和自平衡仪的车轮(9),在车轮(9)的两侧设有中轴柱(13),在中轴柱(13)的外侧设有踏板(8),踏板(8)通过踏板转轴(7)固设于中轴柱(13)上且踏板(8)能够依踏板转轴(7)转动实现开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联动组件以及控制件;所述的联动组件与踏板(8)连接或运动后与踏板(8)接触,且运动后的联动组件带动踏板(8)做开、合的动作;所述的控制件与中轴柱(13)连接,控制件通过外力控制其运动,控制件还与联动组件直接连接或控制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运动中接触并拨动联动组件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踏板开合装置的独轮车,其主体包括带有轮毂和自平衡仪的车轮(9),在车轮(9)的两侧设有中轴柱(13),在中轴柱(13)的外侧设有踏板(8),踏板⑶通过踏板转轴(7)固设于中轴柱(13)上且踏板(8)能够依踏板转轴(7)转动实现开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联动组件以及控制件; 所述的联动组件与踏板(8)连接或运动后与踏板(8)接触,且运动后的联动组件带动踏板⑶做开、合的动作; 所述的控制件与中轴柱(13)连接,控制件通过外力控制其运动,控制件还与联动组件直接连接或控制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运动中接触并拨动联动组件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踏板开合装置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组件为拨块(2),拨块(2)包括轴套A(3)、至少一个凸起杆(5),所述的轴套A(3)的横截面为角度不小于180°的扇形,在扇形的圆心部位设有一个与踏板转轴(7)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槽口,轴套A(3)套设于踏板转轴(7)上,且踏板(8)的内侧边设置于轴套A(3)的槽口间,拨块(2)正向转动后,轴套A(3)槽口的上断面与踏板(8)内侧边的上边沿接触并带动踏板(8)正向转动,拨块(2)反向转动后,轴套A(3)槽口的上断面与踏板(8)内侧边的上边沿分离且轴套A(3)槽口的下断面与踏板(8)内侧边的下边沿接触并带动踏板(8)反向转动,所述的凸起杆(5)连接于轴套A(3)侧壁并沿槽口朝向的反向延伸; 所述的控制件为与中轴柱(13)连接形成的四连杆机构或与中轴柱(13)连接的四连杆机构,在四连杆机构中,除中轴柱的其余任意一根连杆向联动组件位置延伸出一根拨杆(I),拨杆(I)与凸起杆(5)连接或者拨杆(I)运动中与凸起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互联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胡立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