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镦粗反挤压连续成型模架
本技术适用于金属塑性成型技术的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带下支腿的杯杆形挤压件的镦粗反挤压一次成型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机械、船舶及电力等诸多工业领域中,很多种零件具有杯杆形的形状。尤其是在汽车行业中使用这种零件较多,如汽车启动机中的导筒等。此类零件所需批量较大,如果直接通过机械加工方法获得,不仅费工费料,而且由于好多零件其杯形内部还具有各种齿形,难以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获得。故在实际生产中,这种零件大多通过挤压成型的方法来获得。此类零件的传统挤压成型方法是分别在两台设备的两套模具内,或是在同台设备的两套模具内,分两道工序挤压成型。或用粗棒料先正挤出杆部再在另一套模具了反挤压出杯部,或用细棒料先镦出头部再在另一套模具了反挤压出杯部。这样不仅因工序间的转换而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两套模具之间还存在定位误差等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镦粗反挤压连续成型模架。本技术可实现在同一副模具内、在同一个压机行程内、一次成型出所需杯杆形挤压件,不仅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而且不存在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镦粗反挤压连续成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由下模架和上模架两部分组成;a、所述下模架包括中心设置有同轴心阶梯孔的下模座(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下模座(4)同轴心阶梯孔的上孔腔内的具有同轴心内孔的凹模(7)、凹模垫板(6)、垫板(3)、下承压垫板(2);在所述凹模(7)、凹模垫板(6)、垫板(3)的同轴心内孔中穿装有下承压杆(5),位于下承压杆(5)正下方的下顶杆(1)的下端以贯穿下承压垫板(2)同轴心内孔、以及下模座(4)的同轴心阶梯孔的下孔腔并向下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凹模(7)的顶面周边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凹模压板(8),凹模压板(8)通过连接件与下模座(4)相固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镦粗反挤压连续成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由下模架和上模架两部分组成; a、所述下模架包括中心设置有同轴心阶梯孔的下模座(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下模座(4)同轴心阶梯孔的上孔腔内的具有同轴心内孔的凹模(7)、凹模垫板(6)、垫板(3)、下承压垫板(2);在所述凹模(7)、凹模垫板(6)、垫板(3)的同轴心内孔中穿装有下承压杆(5),位于下承压杆(5)正下方的下顶杆(I)的下端以贯穿下承压垫板(2)同轴心内孔、以及下模座(4)的同轴心阶梯孔的下孔腔并向下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凹模(7)的顶面周边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凹模压板(8),凹模压板(8)通过连接件与下模座(4)相固接; b、所述上模架包括由通过连接件以叠加方式固接在一起的上层板(19)、中层板(20)和下层板(21)组成的上模板,呈对称状水平设置的方式镶嵌在中层板(20)和下层板(21)之间的左右油缸(16),呈对称状分布于中层板(20)和下层板(21)之间加工出的导向槽中、并分别与所述左右油缸(16)的活塞杆相连的左右承压斜块(17),在上模板的中层板(20)中心部位加工出的同轴心阶梯孔中由下至上安装有上承压杆(15)和上承压垫板(18),所述上承压杆(15)的下端轴向下贯穿中层板(20)和下层板(21)中心部位加工出的同轴心阶梯孔并向下延伸,在上承压杆(15)上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百宣,刘华,孙红星,王伟钦,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