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648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包括电极支座,所述电极支座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和加热电极,动力装置推动加热电极移动,或通过推动电极支座带动加热电极移动;在电极支座上设置有滑柱,滑柱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前端设置在加热电极后端,弹簧的后端固定,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给加热电极弹簧作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电极是浮动式,在加热过程中持续产生推力,保证不会因钢筋受热软化而使电极与钢筋端面脱开,加热升温匀速、快速;而且能防止产生电火花等;加热效率高,只需要2秒左右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筋的热加工处理
,特别是一种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
技术介绍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是保证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保证钢筋有足够的锚固长度,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性能满足要求。但由于结构尺寸限制,直钢筋所需锚固长度通常很难满足,而传统端部带弯钩机械锚固形式虽具有制作简便、成本较低的优势,但因弯折段钢筋与平直钢筋相互干扰,造成钢筋绑扎困难,尤其是在大横截面上需要绑扎的钢筋、箍筋等多时,很容易产生位置干涉,现场绑扎更困难,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绑扎效率;而且容易产生绑扎不牢等降低筋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性能的情况;还有,加大了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作业的浇筑、振捣作业的施工难度,很难保证节点位置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公开号为101352748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制作方法,其主要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而且温度较高,大于1300℃(或1200℃),镦粗模具30的成型面31按压在钢筋的端面上,在钢筋上施加轴线方向的压缩力P、压缩端部区域,使钢筋的端部区域进行塑形变形,外径扩大,形成镦粗头。该专利技术专利,首先是加热温度太高了,浪费了能源,而且在如此高的温度下钢筋的强度等太低,在轴线方向的压缩力P压缩端部区域时,很容易使钢筋端头产生弯曲、歪头、烂头等,影响镦粗头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包括电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支座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和加热电极,动力装置推动加热电极移动,或通过推动电极支座带动加热电极移动;在电极支座上设置有滑柱,滑柱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前端设置在加热电极后端,弹簧的后端固定,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给加热电极弹簧作用力。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加热电极,其前端面是平面。所述滑柱是两根,在两根滑柱之间,设置有电极滑座,所述加热电极设置在电极滑座上,弹簧的前端设置在电极滑座;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横向的电极滑座在两根滑柱之间滑动。在电极支座上设置外套筒,在动力装置上设置传力杆,传力杆与外套筒连接;在电极滑座上配合设置内套,内套的前端伸入外套筒内孔内,内套与外套筒之间滑动配合并有限位凸台限位。本技术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本技术利用夹紧、加热加工设备一次加工成型,使钢筋端部一次加工形成扩大镦粗头作为钢筋锚固部分,具有锚固刚度大、性能优异、加工快速、质量稳定、安装施工方便等优点;而且,在轴线方向的镦粗力压缩端部区域时,压缩到模具内成型,模具兼具夹紧作用,防止镦粗力压缩端部区域时发生偏移等,能有效防止钢筋端头产生弯曲、歪头、烂头等,保证镦粗头的强度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本技术的加热电极,加热效率高,只需要2秒左右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加热电极是浮动式,在加热过程中持续产生推力,保证不会因钢筋受热软化而使电极与钢筋端面脱开,加热升温匀速、快速;而且能防止产生电火花等。附图说明图1 是本技术加热电极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与钢筋端面相接触,对钢筋一端进行加热后镦粗,使该端头形成扩大镦粗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加热电极结构,包括电极支座1,所述电极支座1上设置有动力装置2和加热电极3,动力装置2推动加热电极3移动,或通过推动电极支座1带动加热电极3移动;所述动力装置2是现有的油缸或汽缸,或者电机等;在电极支座1上设置有单根或双根滑柱4,滑柱4上设置有弹簧5,弹簧5的前端设置在加热电极3后端,弹簧5的后端固定,如图固定设置在电极支座1上;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5给加热电极3弹簧作用力,持续推动加热电极3往前移动。图中所示的滑柱4是两根,在两根滑柱4之间,设置有电极滑座6,所述加热电极3设置在电极滑座6上,弹簧5的前端设置在电极滑座6,在弹簧5弹力作用下,横向的电极滑座6在两根滑柱4之间滑动,加热电极3随同电极滑座6滑动而移动;这样加热电极3能更平稳、缓慢地向前移动,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与钢筋端面保证良好接触状态。所述加热电极3,其前端面是平面,即与待加热钢筋接触的端面是平面;该平面接触,保证两者的接触面尽可能大,防止加热时产生火花等,并能保证加热升高匀速、快速;还有,在使用过程中,加热电极3与钢筋端头的端面相接触部位,因热作用、电流作用等容易损伤,产生凹凸不平等,只需要将加热电极3的该平面的表层切割掉,达到要求的平整度就能够继续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在电极支座1与电极滑座6之间,设置有滑动配合浮动式结构,在电极支座1上设置外套筒7,在动力装置上设置传力杆,传力杆与外套筒7连接,动力装置通过传力杆推动外套筒7移动;在电极滑座6上配合设置内套8,内套8的前端伸入外套筒7内孔内,相互之间滑动配合并有限位凸台限位;动力装置2向前动作时,通过传力杆推动外套筒7、内套8,带动内套8、电极滑座6和加热电极3一起向钢筋靠拢,直到电极3与钢筋端面接触;当动力装置2向后动作时,拉动外套筒7,通过内套8之间的凸台带动内套8、电极滑座6和加热电极3一起向后移动,使加热电极3与钢筋端面脱离。本技术的加热电极结构,在加热时,夹持装置首先加紧钢筋,动力装置2推动电极支座1和其上的加热电极3移动,加热电极3靠拢钢筋端头,并与端面接触;此时弹簧5被压缩,给加热电极3弹簧作用力。因钢筋端头的端面在切割时平整度可能不高,常常有凸起的部位,加热电极3与钢筋端头的端面初始接触面积少,先与凸起的部位接触;在加热初始阶段,钢筋端头与加热电极3接触部位的温度升高较快,在弹簧5弹力作用下加热电极3持续压着凸起的部位,凸起的部位回缩,使加热电极3逐渐与钢筋端头的端面全部贴合。而且,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弹簧5持续对加热电极3产生推力,使其能沿钢筋轴线方向移动,保证不会因钢筋受热软化而使电极3与钢筋端面脱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包括电极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支座(1)上设置有动力装置(2)和加热电极(3),动力装置(2)推动加热电极(3)移动,或通过推动电极支座(1)带动加热电极(3)移动;在电极支座(1)上设置有滑柱(4),滑柱(4)上设置有弹簧(5),弹簧(5)的前端设置在加热电极(3)后端,弹簧(5)的后端固定,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5)给加热电极(3)弹簧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包括电极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支座(1)上设置有动力装置(2)和加热电极(3),动力装置(2)推动加热电极(3)移动,或通过推动电极支座(1)带动加热电极(3)移动;在电极支座(1)上设置有滑柱(4),滑柱(4)上设置有弹簧(5),弹簧(5)的前端设置在加热电极(3)后端,弹簧(5)的后端固定,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5)给加热电极(3)弹簧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加热镦粗的端头用加热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3),其与待加热钢筋接触的面是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能刘赫凯杨炬陈刚蒋玉富石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