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增韧中间层的铜基轴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瓦
,具体的涉及一种带增韧中间层的铜基轴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轴瓦是内燃机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性能与结构不仅影响内燃机的性能、工作可靠性和寿命,而且影响内燃机本身的结构设计,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发动机日益向高速、大功率、低能耗、轻量化、高增压强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对作为内燃机重要配件之一的轴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疲劳强度高、耐磨性好、抗咬合性好、抗腐蚀性好、镶嵌性好、顺应性好且具有环保性等。目前,轴瓦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铝基合金材料,另一种是铜基合金材料,其中铝基合金材料具有中等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良好的耐腐蚀性,较好的轴承表面性能,铜基合金材料具有很高的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较好的轴承表面性能等特点。早期的轴瓦材料的轴承合金以巴士合金为主,是一种软基体上分布着硬颗粒相的低熔点合金,分锡基、铅基、镉基三个系列,其中锡基轴承合金更适合相对于低硬度轴转动的材料,与其它轴承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嵌入性,广泛应用于高速、重载、高精度、大功率的机械设备中,是大中型电动机、汽轮机、水轮机、发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增韧中间层的铜基轴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铜壳体、纯镍层和锡基轴承合金层形成的多层结构,所述铜壳体位于所述铜基轴瓦的外层,所述纯镍层设置在所述铜壳体的内壁上,并形成所述铜基轴瓦的增韧中间层,所述锡基轴承合金层设置在所述纯镍层上,并形成所述铜基轴瓦的内层,所述的锡基轴承合金层的内壁上设有均匀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增韧中间层的铜基轴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铜壳体、纯镍层和锡基轴承合金层形成的多层结构,所述铜壳体位于所述铜基轴瓦的外层,所述纯镍层设置在所述铜壳体的内壁上,并形成所述铜基轴瓦的增韧中间层,所述锡基轴承合金层设置在所述纯镍层上,并形成所述铜基轴瓦的内层,所述的锡基轴承合金层的内壁上设有均匀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增韧中间层的铜基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梯形槽或者方形槽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增韧中间层的铜基轴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轴瓦的铜壳体及锡基轴承合金;(2)对铜壳体表面进行脱脂处理、机械喷砂拉毛处理、碱液清洗去除表面油渍及氧化膜,然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再用酸活化铜壳体表面;(3)在处理过的铜壳体的内表面形成厚度为30μm~100μm的增韧中间层,所述的增韧中间层的组成为纯镍;(4)在增韧中间层上浇铸锡基轴承合金层,并在锡基轴承合金层的内壁上设置均匀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锡基轴承合金层厚度的1/5~1/3;(5)将步骤(4)的轴瓦进行深冷处理,即可制得带增韧中间层的铜基轴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增韧中间层的铜基轴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增韧中间层的制备工艺为电镀法,将步骤(2)处理后的铜壳体的外表面用绝缘薄膜和胶带缠绕封闭,悬挂在工装架上,并放入镀镍槽中,不接触电镀槽的底部,添加电镀液,液面低于槽壁高5cm~10cm,且高于铜壳体5cm~10cm,将镍棒放置在铜壳体的中心位置进行电镀,电镀时间为30~40min,在铜壳体内表面形成厚度为30μm~100μm的纯镍增韧中间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增韧中间层的铜基轴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增韧中间层的制备工艺为超音速喷涂法,将步骤(2)处理后的铜壳体放在高温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夤崟,郭艳红,钟素娟,龙伟民,张冠星,马佳,沈元勋,董博文,黄俊兰,薛行雁,潘建军,于新泉,丁天然,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