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动力头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动力头适用范围小、不可调节的问题。本可调节动力头结构,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方的电机和设于电机输出轴上的砂轮,砂轮的外侧设有防护罩,底座上设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上设有可沿该横向导轨移动的滑块一,滑块一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纵向导轨,纵向导轨上设有滑块二,电机设于该滑块二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节方便、结构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动力头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动力头,特别是一种可调节动力头结构。
技术介绍
锯片是机械加工中重要的加工刀具,这些锯片大都由优良的硬质合金、金属陶瓷等材料制成,制作成本较高,而在切削加工中,刀刃必会产生磨损现象,严重时甚至发生崩角、折断等严重事故,致使刀具不可继续使用。发生磨损的刀具都会经过重新研磨以便重复使用,有效降低加工成本。作为切削刀具的一种,锯片在机械加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将磨损、崩角的锯片进行重新研磨可有效降低机械加工的成本。现有锯片研磨机的动力头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对不同的锯片进行研磨时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装夹,再放入到动力头结构处进行研磨,存在操作复杂、装夹困难、研磨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调节方便、结构设计合理的可调节动力头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可调节动力头结构,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方的电机和设于电机输出轴上的砂轮,所述砂轮的外侧设有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横向导轨,所述的横向导轨上设有可沿该横向导轨移动的滑块一,所述的滑块一上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纵向导轨,所述的纵向导轨上设有滑块二,上述的电机设于该滑块二上。本动力头结构可用于研磨机,也可用于管材的切割。当用于研磨机时,可对不同位置的铣刀进行研磨,适用范围广;当用于管材的切割时,将砂轮调节到与管材件对其后,横向导轨上的滑块一自动进给,实现自动对管材进行切割,自动化程度高。在上述的可调节动力头结构中,所述的滑块二上设有支撑座,所述的电机上具有铰接板一和铰接板二,所述的铰接板一和铰接板二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两侧,所述的支撑座内穿设有转轴,该转轴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的支撑座,所述的铰接板一与转轴的一端固连,所述的铰接板二与转轴的另一端固连。铰接板一与转轴的一端固连,铰接板二与转轴的另一端固连,当转轴转动时,带动铰接板一和铰接板二同时转动,铰接板一和铰接板二是固定在电机上的,当转轴转动时达到改变电机高度的目的。在上述的可调节动力头结构中,所述的铰接板一上具有与上述转轴同轴设置的圆弧沟槽,所述的圆弧沟槽内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内端螺纹连接于支撑座上。圆弧沟槽与转轴同轴设置,铰接板一在转动过程中,紧固螺栓始终位于圆弧沟槽内,旋紧紧固螺栓后,铰接板一与支撑座之间的摩擦增大,转轴不再转动。在上述的可调节动力头结构中,所述的纵向导轨内具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丝杆,上述的滑块二套设在该丝杆上,所述丝杆的外端设有扭轮,所述的扭轮上设有刻度表。转动扭轮时,丝杆转动,当丝杆转动时滑块二沿着丝杆前进或者后退,达到移动的目的,当丝杆停止转动时,滑块二可及时停在纵向导轨上,调节精度较高。刻度表可用于读取滑块二相对于纵导轨移动的距离,从而提高研磨或切割精度。在上述的可调节动力头结构中,所述的底座呈圆盘状,所述底座的中部具有伸入至横向导轨内的凸起,所述的横向导轨可沿该凸起周向转动,所述底座的下侧设有当横向导轨转动到位后用于使横向导轨固定在底座上的锁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可调节动力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本动力头结构用于研磨机时,可对不同位置的铣刀进行研磨,适用范围广;用于管材的切割时,将砂轮调节到与管材件对其后,横向导轨上的滑块一自动进给,实现自动对管材进行切割,自动化程度高;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调节和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机;3、砂轮;4、防护罩;5、横向导轨;6、滑块一 ;7、固定板;8、纵向导轨;9、滑块二 ;10、支撑座;11、铰接板一 ;12、铰接板二 ;13、转轴;14、圆弧沟槽;15、紧固螺栓;16、扭轮;17、锁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可调节动力头结构可用于铣刀研磨机,也可用于对管材进行切割。当用于铣刀研磨机时,可对不同位置的铣刀进行研磨,适用范围广。当用于对管材进行切割时,将砂轮3调节到与管材件对其后,可实现自动进给,自动对管材进行切割,自动化程度高。如图1所示,本可调节动力头结构,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I上方的电机2和设于电机2输出轴上的砂轮3,砂轮3的外侧设有防护罩4,底座I上设有横向导轨5,横向导轨5上设有可沿该横向导轨5移动的滑块一 6,滑块一 6上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设有纵向导轨8,纵向导轨8上设有滑块二 9,电机2设于该滑块二 9上。具体的,如图1所示,滑块二 9上设有支撑座10,电机2上具有铰接板一 11和铰接板二 12,铰接板一 11和铰接板二 12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支撑座10的两侧,支撑座10内穿设有转轴13,该转轴13的两端分别穿出支撑座10,铰接板一 11与转轴13的一端固连,铰接板二 12与转轴13的另一端固连。铰接板一 11与转轴13的一端固连,铰接板二 12与转轴13的另一端固连,当转轴13转动时,带动铰接板一 11和铰接板二 12同时转动,铰接板一11和铰接板二 12是固定在电机2上的,当转轴13转动时达到改变电机2高度的目的。如图1所示,铰接板一 11上具有与上述转轴13同轴设置的圆弧沟槽14,圆弧沟槽14内设有紧固螺栓15,固螺栓的内端螺纹连接于支撑座10上。圆弧沟槽14与转轴13同轴设置,铰接板一 11在转动过程中,紧固螺栓15始终位于圆弧沟槽14内,旋紧紧固螺栓15后,铰接板一 11与支撑座10之间的摩擦增大,转轴13不再转动。本实施例中,纵向导轨8内具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丝杆,滑块二 9套设在该丝杆上,如图1所示,丝杆的外端设有扭轮16,扭轮16上设有刻度表。转动扭轮16时,丝杆转动,当丝杆转动时滑块二 9沿着丝杆前进或者后退,达到移动的目的,当丝杆停止转动时,滑块二9可及时停在纵向导轨8上,调节精度较高。刻度表可用于读取滑块二 9相对于纵导轨移动的距离,从而提高研磨或切割精度。如图1所示,底座I呈圆盘状,底座I的中部具有伸入至横向导轨5内的凸起,横向导轨5可沿该凸起周向转动,底座I的下侧设有当横向导轨5转动到位后用于使横向导轨5固定在底座I上的锁杆1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动力头结构,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方的电机(2)和设于电机(2)输出轴上的砂轮(3),所述砂轮(3)的外侧设有防护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横向导轨(5),所述的横向导轨(5)上设有可沿该横向导轨(5)移动的滑块一(6),所述的滑块一(6)上设有固定板(7),所述的固定板(7)上设有纵向导轨(8),所述的纵向导轨(8)上设有滑块二(9),上述的电机(2)设于该滑块二(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动力头结构,包括底座(I)、设于底座(I)上方的电机(2)和设于电机(2)输出轴上的砂轮(3),所述砂轮(3)的外侧设有防护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上设有横向导轨(5),所述的横向导轨(5)上设有可沿该横向导轨(5)移动的滑块一(6),所述的滑块一(6)上设有固定板(7),所述的固定板(7)上设有纵向导轨(8),所述的纵向导轨(8)上设有滑块二(9),上述的电机(2)设于该滑块二(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动力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二(9)上设有支撑座(10),所述的电机(2)上具有铰接板一(11)和铰接板二( 12),所述的铰接板一(11)和铰接板二(12)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座(10)的两侧,所述的支撑座(10)内穿设有转轴(13),该转轴(13)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的支撑座(10),所述的铰接板一(11)与转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荣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美日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