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831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的前风挡和空调进气格栅之间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在与所述空调进气格栅相接的一侧设置有挡水翻边,所述导水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降低,所述导水槽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自所述导水槽的两端延伸至汽车外部,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导水槽相接的一侧高于所述排水槽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汽车的前风挡和空调进气格栅之间设置导水槽及排水槽,使车顶及前风挡留下的水能够快速排出车外,减少了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所围成腔体的进水量,减小了腔体的排水负担,避免出现漏水现象及损坏设置在腔体内装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前风挡通常会以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在汽车前部,因此车顶部的大部分水会经由前风挡流下,最终流进汽车的空调进气格栅。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进气格栅没有设置排水装置,因此,前风挡流下的大部分水直接进入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围成的腔体,由于进气格栅支撑板所围成的腔体排水能力不足,水很容易就漫过空调进风口,造成漏水问题,另外,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所围成的腔体内还设置有雨刮电机,雨刮电机的连杆系统在长期浸水后会严重地影响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该装置能够将前风挡流下的水导流到车外,避免过多的水流入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围成的腔体。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的前风挡和空调进气格栅之间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在与所述空调进气格栅相接的一侧设置有挡水翻边,所述导水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降低,所述导水槽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自所述导水槽的两端延伸至汽车外部,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导水槽相接的一侧高于所述排水槽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挡水翻边设置在汽车引擎盖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挡水翻边的顶部与所述汽车引擎盖之间的间距为8mm-15mm。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的长度与所述前风挡的长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为断面为三角形的导水槽。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的宽度为lOmm-lOOmm。本技术通过在汽车的前风挡和空调进气格栅之间设置导水槽及排水槽,使车顶及前风挡留下的水能够快速排出车外,减少了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所围成腔体的进水量,减小了腔体的排水负担,避免出现漏水现象及损坏设置在腔体内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的导水槽断面图;图3是图1所示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的排水槽细节图;图4是图3所示排水槽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其中图1和图4中的虚线表示水的流动方向,本技术的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的前风挡I和空调进气格栅2之间的导水槽3,所述导水槽3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降低,从而实现导水槽3内的积水向导水槽的两端流动。为了能够对前风挡I所流下的水进行充分的截留及导流,本实施例的导水槽3的长度优选地与所述前风挡I的长度相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注意的是,本技术对导水槽3的长度并不做具体限定,导水槽3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条件进行调整,只要导水槽3能够实现将前风挡I留下的水全部收集到导水槽3中即可。本技术新的导水槽3在与所述空调进气格栅2相接的一侧设置有挡水翻边3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挡水翻边31设置在汽车引擎盖5下方,更优选地,所述挡水翻边31的顶部与所述汽车引擎盖5之间的间距为8_-15_。经过大量试验验证,挡水翻边31与引擎盖5的距离保持8mm-15mm的要求,既能够满足汽车空调的进气要求,还能显著地减少了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所围成腔体的进水量,从而平衡水管理与进气的要求。本技术的导水槽3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排水槽4,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排水槽4自所述导水槽3的两端延伸至汽车外部,所述排水槽4与所述导水槽3相接的一侧高于所述排水槽4的另一侧,如图4所示虚线方向,导水槽3中的积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排出车体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排水槽4的宽度优选地为lOmm-lOOmm,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对所述排水槽4的宽度及形状并不做具体限定,排水槽4的形状和宽度可以根据整车尺寸以及水流流量的大小自由调整,只要所述排水槽4与所述导水槽3相接的一侧高于所述排水槽4的另一侧即可,从而保证水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引流排放到车外。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导水槽3为断面为三角形的导水槽,所述三角形导水槽更易于加工,有助于降低加工成本,此外,如图2所示,三角形导水槽更适合夹持在所述前风挡I空调进气格栅2之间,有助于提高导水槽固定的稳定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注意的是,三角形导水槽仅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适合作为导水槽的其它形状,例如断面为矩形的导水槽。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导水槽3平行地设置在空调进气格栅2与前风挡I之间,保证了与前风挡I和空调进气格栅2密封配合,所述导水槽3在与所述空调进气格栅2相接的一侧设置有挡水翻边31,阻挡水流直接进入空调进气格栅2。如图1所示的虚线方向,车顶的水顺着前风挡I流下,并在所述导水槽3的积聚,本技术的导水槽3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降低,因此积聚的水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导水槽3左右两端的低点流动,并进一步地沉积并向左右两端的排水槽4流动,由于本技术的排水槽4与导水槽3相接的一侧高于排水槽4的另一侧,最终实现积聚的水从排水槽4的最低点排出车体外。经过大量试验验证,本技术提供的排水装置将至60%的水从导水槽3和排水槽4中直接排出车体外,仅有少部分的水流入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所围成的腔体,可见,本技术显著地减少了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所围成腔体的进水量,减轻了腔体的排水负担,避免出现漏水现象,并有助于保护设置在腔体内的雨刮系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的前风挡和空调进气格栅之间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在与所述空调进气格栅相接的一侧设置有挡水翻边,所述导水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降低,所述导水槽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自所述导水槽的两端延伸至汽车外部,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导水槽相接的一侧高于所述排水槽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的前风挡和空调进气格栅之间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在与所述空调进气格栅相接的一侧设置有挡水翻边,所述导水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降低,所述导水槽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自所述导水槽的两端延伸至汽车外部,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导水槽相接的一侧高于所述排水槽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进气格栅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翻边设置在汽车引擎盖下方。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娟隋华单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