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基叠氮化物及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2367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芳基叠氮化物及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取代芳胺,用甲醇使其溶解,调节pH值至5~8,通入亚硝酸甲酯,反应1~3小时后得到反应液;将叠氮化钠加入到反应液中采用TLC监控反应进程,反应1~5h时间后处理得到芳基叠氮化合物I纯净产物;将芳基叠氮化合物I产物、偶极体、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采用TLC监控反应进程,50~70℃下反应36~72h,后处理得到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II。本方法以亚硝酸甲酯代替亚硝酸钠和盐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合成芳基叠氮化物,避免了反应过程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生成,符合绿色化学概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基叠氮化物及芳基1, 2, 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芳基叠氮化物及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螺杂环化合物是一类天然产物和药物中常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学上其抗菌、抗病毒、消炎等生物活性非常显著,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其多种螺环类衍生物已被证实具有前景广阔的治疗作用,如抗抑郁、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抗肿瘤)、抗血小板的凝聚(抗血栓)、抗阿尔海默茨病(老早性痴呆)等。到目前为止,三唑类螺环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包括Johannes用三氮烯和烯烃反应制得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Synthesis, 1997,233],这种方法对取代基的要求很高,产率很低。陈仲新提出用苯肼和丙烯醒反应制得这一类化合物[Letters in OrganicChemisty, 2008,65],在这个过程中,要用到水合肼,对环境污染比较大。最近,Ciganek开始采用click反应用环戊酸甲酯作为亲偶极体和叠氮化物进行环加成合成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Organic Reactions, 2008, 72],但是所用的叠氮化合物均为脂肪族叠氮化物。对于芳基叠氮化物的合成文献报道较少,Almirante提出用对硝基叠氮苯和丙烯醛反应制得这一类化合物[Tetrahedron, 1986,42,175],但其产率只有15~30 %左右,Averdung等报道了用对氰基叠氮苯来合成[Tetrahedron,, 1996, 52, 5407],但产率也不是很闻,只能达到30 %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合成芳基叠氮化合物I的方法以及进而合成一系列由芳基叠氮化物I和α -亚甲基-Y -丁内酯反应的得到的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II。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芳基叠氮化物及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芳基叠氮化合物I的制备: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取代芳胺,用甲醇使其溶解,然后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值至5~8,在常温下慢慢通入亚硝酸甲酯,反应1~3小时后得到反应液;将叠氮化钠加入到反应液中采用TLC监控反应进程,控制反应温度50~80℃,反应1~5h时间后处理得到芳基叠氮化合物I纯净产物;所述的甲醇与取代芳胺的质量比为8~10:1;所述的取代芳胺与亚硝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1~1.5;所述的叠氮化钠与取代芳胺的摩尔比为1.5:1;步骤(2).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II的合成:将步骤(1)得到的芳基叠氮化合物I产物、偶极体、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采用TLC监控反应进程,50~70℃下反应36~72h得到芳基叠氮化合物I反应液,芳基叠氮化合物I反应液后处理得到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II;偶极体与步骤(1)取代芳胺的摩尔比为1:3~10,有机溶剂与步骤(1)取代芳胺的摩尔比为10~30:1;所述的偶极体为α‑亚甲基‑γ‑丁内酯;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氧六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基叠氮化物及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芳基叠氮化合物I的制备: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取代芳胺,用甲醇使其溶解,然后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值至5~8,在常温下慢慢通入亚硝酸甲酯,反应I~3小时后得到反应液;将叠氮化钠加入到反应液中采用TLC监控反应进程,控制反应温度50~80°C,反应I~5h时间后处理得到芳基叠氮化合物I纯净产物; 所述的甲醇与取代芳胺的质量比为8~10:1 ; 所述的取代芳胺与亚硝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1~1.5 ; 所述的叠氮化钠与取代芳胺的摩尔比为1.5:1 ; 步骤(2).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II的合成: 将步骤(1)得到的芳基叠氮化合物I产物、偶极体、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采用TLC监控反应进程,50~70°C下反应36~72h得到芳基叠氮化合物I反应液,芳基叠氮化合物I反应液后处理得到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II ;偶极体与步骤(1)取代芳胺的摩尔比为1:3~10,有机溶剂与步骤(1)取代芳胺的摩尔比为10~30:1 ; 所述的偶极体为α-亚甲基-Y-丁内酯;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氧六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基叠氮化物及芳基1,2,3三唑类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明柴科杰何红强常雨薇汤淼荣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