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JP2007-144131A (参考文献I)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辆座椅斜倚设备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换言之,如图32中所示,切换凸轮(未示出)设置于盘状锁定机构200中,该盘状锁定机构200选择性地在允许和限制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的倾倒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偏置构件201也设置在盘状锁定机构200中,该偏置构件201将凸轮枢转偏置至切换至限制状态的一侧上。而且,台阶状且大致柱状铰接轴205插入锁定机构200中,并且大致拱形操作构件206以一体地枢转的方式连接至铰接轴205。凸轮被插入使得铰接轴205 —体地枢转,并且凸轮通过操作构件206的操作并抵抗偏置构件201的偏置力而枢转至切换至允许状态的一侧。例如还建议,除了操作构件206以外,还将第二操作构件(未示出)设置于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并将其联结至构成输出侧构件的铰接轴205,并且铰接轴205 (凸轮)通过作为输入侧构件的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并抵抗偏置构件201的偏置力而枢转至切换至允许状态的一侧。同样还实现的是,为了在除了座椅靠背相对于锁定机构200的角度调整的常规操作以外的操作中利用,允许第二操作构件的最大操作量大于操作构件206的最大操作量,这种操作的示例包括允许从入座状态向前倒状态的变化(后文中称为“前倒”)的操作。上述铰接轴205 (输出侧构件)的枢转量(运动量)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加而以恒定的变化率增加。然而,在持续直到切换至允许状态位置的操作以及随后的操作期间,凸轮的枢转速度(运动速度)与最佳运动速度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座椅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侧构件,所述输入侧构件执行操作输入;输出侧构件,所述输出侧构件基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而运动以操作座椅调整机构;以及速度改变机构(Mv),所述速度改变机构(Mv)根据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位置而改变所述输出侧构件的运动量相对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变化率。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2 JP 2013-0598851.一种车辆座椅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侧构件,所述输入侧构件执行操作输入; 输出侧构件,所述输出侧构件基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而运动以操作座椅调整机构;以及 速度改变机构(Mv),所述速度改变机构(Mv)根据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位置而改变所述输出侧构件的运动量相对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变化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所述速度改变机构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轴向地支撑所述输出侧构件; 滑轮(107),所述滑轮(107)由所述输出侧构件轴向地支撑; 抵接部(106b), 所述抵接部(106b)设置在所述输出侧构件中; 缆索(75),所述缆索(75)由所述滑轮悬挂以便转向,所述缆索的一个终端锁定至所述输入侧构件并且所述缆索的另一终端锁定至所述基部构件;以及 抵接件(106),所述抵接件(106)固定至所述缆索的从所述滑轮朝向所述输入侧构件延伸的部分、并且能够响应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大而抵靠所述抵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所述速度改变机构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轴向地支撑所述输入侧构件; 滑轮(107),所述滑轮(107)由所述输入侧构件轴向地支撑; 抵接部(106b),所述抵接部(106b)设置在所述输入侧构件中; 缆索(75),所述缆索(75)转向以便能够响应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大而绕着所述滑轮卷绕,所述缆索的一个终端锁定至所述输出侧构件并且所述缆索的另一终端锁定至所述基部构件;以及 抵接件(106),所述抵接件(106)固定至所述缆索的从所述滑轮朝向所述输出侧构件延伸的部分,所述抵接件(106)抵接所述抵接部,并且抵接件(106)能够响应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大而从所述抵接部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抵接件中的一者模制成具有朝向另一者凸出的弧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从所述输出侧构件的轴心至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抵接件的抵接部位的距离设定成短于从所述输出侧构件的轴心至所述滑轮的轴心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所述座椅调整机构包括: 第一构件(10L),所述第一构件(IOL)固定至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幸史,后藤直希,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