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该装置的罩部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1174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18:21
一种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即使供电用电刷进行振动,也能够抑制软辫线束的断线,包括:一对供电用集流环(26a、26b),其设在树脂板(22);一对供电用电刷(30a、30b),其在安装于罩部件(3)的电刷保持部(28a)内向轴向自由滑动地设置,与供电用集流环电接触;一对软辫线束(33),其各一端部(33a)与供电用电刷连接,各另一端部(33b)与端子(31a、31a)连接,各软辫线束随着各供电用电刷后退移动,在各空间部(28f、28f)内弯曲变形,此外,设有分隔各空间部之间的绝缘材料的隔壁(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该装置的罩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吸气阀、排气阀的开闭正时的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该阀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罩部件。
技术介绍
近来,提供有一种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其通过将电动马达的旋转力经由减速机构传递至作为输出轴的凸轮轴,变换相对链轮的凸轮轴的相对旋转相位,控制吸气阀、排气阀的开闭正时,所述链轮传递来自曲轴的旋转力。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在所述电动马达的前端侧具有间隙而配置的罩部件设有供电用电刷,另一方面,设有在电动马达的前端侧设置的集流环,通过圈簧的弹簧力使所述供电用电刷与集流环电接触,由此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此外,在所述电刷连接有一端与连接器端子连接的、具有可挠性的软辫线束的另一端部,从电池电源经由电连接器和所述软辫线束进行通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854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所述公报记载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中,在结构部件的组装时,在各电刷与集流环弹性接连而进行后退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软辫线束在所述圈簧的内侧弯曲变形,因此在内燃机驱动中来自所述凸轮轴等的振动传递到所述电刷,所述振动可能导致所述软辫线束与圈簧接触,反复产生应力,由于长期的疲劳可能导致断线。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即使供电用电刷振动,也能够抑制软辫线束的断线。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I所述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环,其设在相位变更机构的前端部和与该前端部相对的所述罩部件的相对面的任一的一方侧,用于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一对电刷,其在所述相位变更机构的前端部和罩部件的相对面的任一的另一方侧向轴向自由滑动地设置,与所述集流环电接触,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软辫线束,其各一端部与所述各电刷分别连接,各另一端部与连接器端子分别连接,具有可挠性,在所述各软辫线束,在从所述电刷的轴中心向径向延伸的位置,各另一端部以弯曲的状态与连接器端子连接,所述各另一端部侧之间通过绝缘材料的隔壁被隔开。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供电用电刷振动,也能够抑制软辫线束的断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图2是供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D-D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要的结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6是图1的B-B线剖视图。图7是图1的C-C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供于阀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结构的放大图。符号说明I正时链轮(驱动旋转体)Ia链轮本体2凸轮轴3罩部件3a罩本体3f相对内表面4相位变更机构5壳8减速机构9从动部件(从动旋转体)12电动马达13马达输出轴13a大径部13b小径部19内齿结构部26a、26b供电用集流环28保持体28f、28f空间部28g透孔28h固定用孔30a、30b供电用电刷31端子片31a —方侧端子31c插通孔32a、32b第二圈簧33软辫线束35隔壁36盖S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以及图4所示,本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包括:正时链轮1,其是被内燃机的曲轴旋转驱动的驱动旋转体;凸轮轴2,其经由轴承42被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气缸盖40上,通过从所述正时链轮I传递的旋转力进行旋转;罩部件3,其被固定在配置于正时链轮I的前方位置的链罩49 ;相位变更机构4,其配置在正时链轮I和凸轮轴2之间,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改变1、2两者的相对旋转相位。所述正时链轮I包括:链轮本体la,其整体由铁类金属环状一体地形成,内周面是台阶径状;齿轮部lb,其被一体地设在该链轮本体Ia的外周,经由被卷绕的未图示的正时链接受来自曲轴的旋转力;内齿结构部19,其被一体地设在所述链轮本体Ia的前端侧。此外,在所述正时链轮1,作为轴承的一个大径球轴承43被安装在链轮本体Ia和设于所述凸轮轴2的前端部的后述的从动部件9之间,通过所述大径球轴承43,正时链轮I和所述凸轮轴2被自由相对旋转地支承。所述大径球轴承43由外轮43a、内轮43b以及安装在该两轮43a、43b之间的球体43c构成。在所述大径球轴承43,所述外轮43a固定在链轮本体Ia的内周侧,而内轮43b固定在后述的从动部件9的外周侧。所述链轮本体Ia在其内周侧切开形成有向所述凸轮轴2侧开口的圆环槽状的外轮固定部60。所述外轮固定部60形成台阶径状,所述大径球轴承43的外轮43a从轴向压入,并且进行所述外轮43a的轴向一方侧的定位。所述内齿结构部19被一体地设在所述链轮本体Ia的前端部外周侧,形成向相位变更机构4的电动马达12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并且在内周形成有波状的多个内齿19a。此外,在所述内齿结构部19的前端侧,相对配置有与后述的壳5 —体的圆环状的凹螺纹形成部6。进一步地,在与链轮本体Ia的内齿结构部19相反的一侧的后端部,配置有圆环状的保持盘61。所述保持盘61由金属板材一体地形成,如图1所示,外径被设定成与所述链轮本体Ia的外径大致相同,并且内径被设定成所述大径球轴承43的径向的大致中央附近的直径。因此,保持盘61的内周部61a被相对配置成:相对所述外轮43a的轴向的外端面43e具有一定的间隙且进行覆盖。此外,在所述内周部61a的内周边缘规定位置一体地设有向径向内侧,S卩,向中心轴方向突出的止动凸部61b。如图1以及图6所示,所述止动凸部61b以大致扇状形成,前端边缘61c形成沿着后述的止动槽2b的圆弧状内周面的圆弧状。进一步地,在所述保持盘61的外周部,在周向的等间隔位置贯通形成有所述各螺栓7插通的六个螺栓插通孔61d。进一步地,在所述保持盘61的内表面和与该内表面相对的所述大径球轴承43的外轮43a的外端面43e之间,安装有圆环状的垫圈62。在通过所述各螺栓7将所述保持盘61抒紧固定时,所述垫圈62从保持盘61的内表面向所述外轮43a的外端面43e施加微小的按压力,其厚度被设定为:在外轮43a的外端面43e和保持盘61之间形成外轮43a的轴向移动允许范围内的微小间隙的程度的厚度。在所述链轮本体Ia (内齿结构部19)以及保持盘61的各自的外周部,在周向的大致等间隔位置分别贯通形成六个螺栓插通孔lc、61d。此外,在所述凹螺纹形成部6,在与各螺栓插通孔lc、61d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六个凹螺纹孔6a,通过插通这些的六根螺栓7,所述正时链轮1、保持盘61以及壳5从轴向被拧紧固定。此外,所述链轮本体Ia和内齿结构部19构成为后述的减速机构8的罩壳。此外,所述链轮本体Ia和所述内齿结构部19、保持盘61以及凹螺纹形成部6各自的外径被设定为大致相同。如图1所示,所述链罩49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固定,使其覆盖作为内燃机本体的气缸盖40和在气缸模块的前端侧卷绕在所述正时链轮I的未图示的链,在与所述相位变更机构4对应的位置形成开口部49a。此外,在构成所述开口部49a的环状壁49b的圆周方向的四个部位一体地形成有凸起部49c,并且,从环状壁49b到各凸起部49c的内部分别形成有凹螺纹孔49d。如图1以及图4所示,所述罩部件3由铝合金材料以罩杯状一体地形成,由膨出状的罩本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该装置的罩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改变内燃机阀的阀门正时的相位变更机构,其包括:驱动旋转体,其传递来自曲轴的旋转力;从动旋转体,其被固定在凸轮轴;电动马达,其通过进行旋转驱动,使所述从动旋转体相对所述驱动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减速机构,其使该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减速,向所述从动旋转体传递;罩部件,其设在该相位变更机构前端侧;集流环,其设在所述相位变更机构的前端部和与该前端部相对的所述罩部件的相对面的任一的一方侧,用于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一对电刷,其被设置为在所述相位变更机构的前端部和罩部件的相对面的任一的另一方侧向轴向自由滑动,与所述集流环电接触,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软辫线束,其各一端部分别与所述各电刷连接,各另一端部分别与连接器端子连接,具有可挠性,在所述各软辫线束,各另一端部在从所述电刷的轴中心向径向延伸的位置以弯曲的状态与连接器端子连接,所述各另一端部侧之间被绝缘材料的隔壁分隔。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8 JP 2012-2865561.一种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改变内燃机阀的阀门正时的相位变更机构,其包括:驱动旋转体,其传递来自曲轴的旋转力;从动旋转体,其被固定在凸轮轴;电动马达,其通过进行旋转驱动,使所述从动旋转体相对所述驱动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减速机构,其使该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减速,向所述从动旋转体传递; 罩部件,其设在该相位变更机构前端侧; 集流环,其设在所述相位变更机构的前端部和与该前端部相对的所述罩部件的相对面的任一的一方侧,用于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 一对电刷,其被设置为在所述相位变更机构的前端部和罩部件的相对面的任一的另一方侧向轴向自由滑动,与所述集流环电接触,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 软辫线束,其各一端部分别与所述各电刷连接,各另一端部分别与连接器端子连接,具有可挠性, 在所述各软辫线束,各另一端部在从所述电刷的轴中心向径向延伸的位置以弯曲的状态与连接器端子连接,所述各另一端部侧之间被绝缘材料的隔壁分隔。2.一种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改变内燃机阀的阀门正时的相位变更机构,其包括:驱动旋转体,其传递来自曲轴的旋转力;从动旋转体,其被固定在凸轮轴;电磁促动器,其通过进行旋转驱动,使所述从动旋转体相对所述驱动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 罩部件,其设在该相位变更机构前端侧; 集流环,其设在所述相位变更机构的前端部和与该前端部相对的所述罩部件的相对面的任一的一方侧,用于向所述电磁促动器供电; 一对电刷,其被设置为在所述相位变更机构的前端面和罩部件的相对面的任一的另一方侧向轴向自由滑动,与所述集流环电接触,向所述电磁促动器供电; 软辫线束,其各一端部分别与所述各电刷连接,各另一端部分别与连接器端子连接,具有可挠性, 在所述各软辫线束构成为,在从所述电刷的轴中心向径向延伸的位置,在各另一端部与连接器端子连接的状态下,随着所述各电刷后退移动,进行弯曲变形,并且,设有分隔所述各另一端部侧之间的绝缘材料的隔壁。3.一种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改变内燃机阀的阀门正时的相位变更机构,其包括:驱动旋转体,其传递来自曲轴的旋转力;从动旋转体,其被固定在凸轮轴;电动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田真市田所亮根本博之山中淳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