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855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5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涉及车辆配件技术,解决了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后部车架总成导致的碰撞能量吸收不充分以及油箱易损坏,使汽车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包括后防撞梁,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固定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纵向边梁及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后防撞梁处汇聚,在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纵向边梁从汇聚处至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至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边梁之间固定有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延伸至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上固定有油箱,且在纵向中间梁之间对应油箱区域固定设有连接梁。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在汽车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涉及车辆配件技术,解决了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后部车架总成导致的碰撞能量吸收不充分以及油箱易损坏,使汽车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包括后防撞梁,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固定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纵向边梁及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后防撞梁处汇聚,在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纵向边梁从汇聚处至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至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边梁之间固定有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延伸至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上固定有油箱,且在纵向中间梁之间对应油箱区域固定设有连接梁。本专利技术主要用在汽车中。【专利说明】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如今,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追尾事故已屡见不鲜,其中,为了降低事故对车内人员带来的伤害程度,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的结构设计起到关键作用,其能够吸收汽车碰撞能量,从而减小碰撞冲力等。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后部车架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后防撞梁11,后防撞梁11同侧固定连接有相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12,其中,后纵梁12上设有固定支架14,用于支撑固定油箱13。当汽车发生后碰时,汽车的后防撞梁11首先被碰撞,后防撞梁11则先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之后将能量传递给两个后纵梁12,从而通过后防撞梁11和后纵梁12共同变形吸收后碰时的碰撞能量;当汽车发生侧碰时,主要通过两个后纵梁12变形吸收侧碰时的碰撞能量,以降低碰撞对车内人员的伤害程度。在上述后部车架总成中,汽车后碰和侧碰时,均通过两个后纵梁吸收碰撞能量,碰撞能量吸收有限、不充分,导致汽车安全性降低,同时后纵梁吸收能量变形时易对其上的油箱造成损坏,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及汽车,解决了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后部车架总成导致的碰撞能量吸收不充分以及油箱易损坏,使汽车安全性降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固定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所述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纵向边梁以及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所述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所述后防撞梁处汇聚,且在所述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所述纵向边梁从所述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所述纵向中间梁从所述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所述纵向边梁之间固定有后横梁,所述纵向中间梁从所述汇聚处延伸至所述后横梁;所述纵向中间梁上支撑固定有油箱,且在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对应所述油箱的区域固定设有连接梁。其中,所述纵向边梁和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梁。具体地,所述纵向边梁和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的所述加强梁为一个,且位于所述纵向边梁的延伸端和所述纵向中间梁的延伸端之间。优选地,所述连接梁包括位于所述纵向中间梁延伸端之间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平行、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纵向中间梁的所述弧形结构之间。在实际应用时,沿所述纵向边梁延伸方向,所述纵向边梁上设有溃缩结构;沿所述纵向中间梁延伸方向,所述纵向中间梁上设有所述溃缩结构。其中,沿所述后横梁延伸方向,所述后横梁上设有所述溃缩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溃缩结构为溃缩孔。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中,在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该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汽车外侧的纵向边梁和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后防撞梁处相汇聚,并从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其中,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至自身的延伸端均为弧形结构。另外,纵向边梁之间还固定有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梁,连接梁对应油箱区域设置。由此分析可知,当汽车发生后碰时,后防撞梁将碰撞能量传递到后纵梁结构中,且后防撞梁上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即对称设置,从而使碰撞能量均匀传递,便于碰撞能量的吸收,同时后纵梁结构包括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而从后防撞梁传递过来的能量通过汇聚处并分散传递至平行设置的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中,由于上述弧形结构,能够保证碰撞能量的顺畅传递,使后纵梁结构充分吸收碰撞能量;当汽车发生侧碰时,碰撞能量通过纵向边梁变形吸收,同时碰撞能量还能够通过纵向边梁传递到后横梁中,以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提高汽车安全性。另外,对应纵向中间梁上的油箱区域,在纵向中间梁之间设有连接梁,通过连接梁、纵向中间梁和后横梁能够构成闭合环结构,从而提高该区域的受力均匀性及强度,降低碰撞时的变形程度,从而避免油箱的损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中闭合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后碰时碰撞力传递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侧碰时碰撞力传递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后部车架总成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如图2所示,包括后防撞梁21,后防撞梁21同侧的两端侧固定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22,后纵梁结构22包括位于外侧的纵向边梁23以及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24 ;纵向边梁23和纵向中间梁24在后防撞梁21处汇聚,且在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纵向边梁23从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中间梁24从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纵向边梁23之间固定有后横梁25,纵向中间梁24从汇聚处延伸至后横梁25 ;纵向中间梁24上支撑固定有油箱20,且在纵向中间梁24之间对应油箱20的区域固定设有连接梁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部车架总成中,在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该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汽车外侧的纵向边梁和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后防撞梁处相汇聚,并从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其中,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汇聚处至自身的延伸端均为弧形结构。另外,纵向边梁之间还固定有后横梁,纵向中间梁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梁,连接梁对应油箱区域设置。由此分析可知,当汽车发生后碰时,后防撞梁将碰撞能量传递到后纵梁结构中,且后防撞梁上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即对称设置,从而使碰撞能量均匀传递,便于碰撞能量的吸收,同时后纵梁结构包括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从而从后防撞梁传递过来的能量通过汇聚处并分散传递至平行设置的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中,由于上述弧形结构,能够保证碰撞能量的顺畅传递,使后纵梁结构充分吸收碰撞能量;当汽车发生侧碰时,碰撞能量通过纵向边梁变形吸收,同时碰撞能量还能够通过纵向边梁传递到后横梁中,以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提高汽车安全性。另外,对应纵向中间梁上的油箱区域,在纵向中间梁之间设有连接梁,通过连接梁、纵向中间梁和后横梁能够构成闭合环结构,从而提高该区域的受力均匀性及强度,降低碰撞时的变形程度,从而避免油箱的损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部车架总成,包括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同侧的两端侧固定设有完全相同的后纵梁结构,所述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外侧的纵向边梁以及位于内侧的纵向中间梁;所述纵向边梁和纵向中间梁在所述后防撞梁处汇聚,且在所述汇聚处分开并平行延伸设置;所述纵向边梁从所述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所述纵向中间梁从所述汇聚处至自身延伸端为弧形结构;所述纵向边梁之间固定有后横梁,所述纵向中间梁从所述汇聚处延伸至所述后横梁;所述纵向中间梁上支撑固定有油箱,且在所述纵向中间梁之间对应所述油箱的区域固定设有连接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力伟沈利民王超许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