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020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结构,包括相对焊接为一体的前碰撞横梁外板和前碰撞横梁内板,焊接在所述前碰撞横梁内板两端的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前碰撞横梁内板右上方的前拖钩加强板,焊接在所述前拖钩加强板上的前拖钩管,其特征是:在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一个定位销和三个过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满足法规要求,同时其制造工艺性好,结构简单,易于焊接成型、装配及更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结构,包括相对焊接为一体的前碰撞横梁外板和前碰撞横梁内板,焊接在所述前碰撞横梁内板两端的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前碰撞横梁内板右上方的前拖钩加强板,焊接在所述前拖钩加强板上的前拖钩管,其特征是:在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一个定位销和三个过孔。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满足法规要求,同时其制造工艺性好,结构简单,易于焊接成型、装配及更换。【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的行车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前碰撞横梁作为碰撞安全的第一道保护伞:在低速碰撞时,前碰撞横梁对散热器、发动机罩、灯具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在高速碰撞时,前碰撞横梁可吸收部分碰撞能力,起到保护、缓冲作用,因此前碰撞横梁总成在碰撞过程中就显得特别重要。汽车前碰撞横梁结构一般分为单层钣金结构和焊接腔体结构,单层钣金结构,其刚度、强度都比较弱,吸收和传导碰撞能量不够理想;焊接腔体结构,在刚度、强度、吸收和传递能量方面都表现较好,但却普遍较重。目前国内乘用车需要满足国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贤昌胡牧佃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