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POSCO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946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家用电器等的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并且提供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冷轧钢板,其包括:0.15-0.25重量%的碳(C)、1.5-2.5重量%的锰(Mn)、0.1至1.0重量%的硅(Si)、0.01-0.05重量%的钛(Ti)、5-30ppm的硼(B),和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微结构包括70-100体积%的贝氏体和0-30体积%的铁素体,并且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薄钢板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并且因此可以有效地用于——除支撑底盘的强度的产品如用于便携式电脑、LCD监测器、LCD设备、PMP或LED TV等的部件外——需要基于HV500g的300HV或更高的强度的具有高强度的薄冷轧产品等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家用电器等的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formability)的薄冷轧钢板,以及其制备方法。由于大部分现有的在家用电器中使用的钢板是低碳钢板,所以可成型性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不考虑其强度。特别地,由于需要高度的可成型性的优异的深拉质量(EDDQ)或更高强度的钢板更集中于其可成型性,控制这些钢板的强度至低于特定值的水平。然而,随着近来的需要,如在包括主要使用冷轧钢板的汽车、家用电器等的产品系列中出于低制造成本、高燃料效率、减重等,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薄和高强度。即,由于使用薄钢板降低使用超薄钢中的产品的总重量,所以可以实现低制造成本、更薄的产品和产品设计范围。因此,薄和高强度可以地提供一举多得的效果。已经进行了大量对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钢板产品开发的研究。该研究通常可以分类为1)使用在制造钢板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的织构(变形)增强,2)控制在钢的基体相中可以固体溶解的组分的固溶增强,3)使用沉淀增强以通过沉淀分布而提高纯金属的强度,和4)通过使在最终退火过程中完全重结晶的钢带进行二次轧制而引起加工硬化的加工增强。这些相关技术的专利技术通常可以分为两类:1)使用根据所施加方法的二次轧制的双减(DR)型方法,和2)不使用二次轧制的省去DR的方法。即,变形增强、固溶增强、沉淀增强等根据是否存在二次轧制还可以分>为DR型方法和省去DR的方法。由于DR型方法使用二次轧制以提高强度而在钢中产生缺陷如位错,由于二次轧制这不可避免地伴随有强度提高以缓慢提高钢板的强度同时引起伸长率急剧降低,所以在需要高度的可成型性的钢板部分不使用二次轧制。例如,由于进行二次轧制的大部分钢板具有2-3%的低伸长率,所以该钢板具有通过由于低伸长率和在二次轧制中产生的轧制晶粒的影响而降低可成型性而在轧制方向产生裂缝的缺陷。在这些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中的碳钢基于碳含量可以分类为碳含量不大于0.01重量%的超低碳钢,碳含量为0.01<C重量%<0.1的低碳钢,碳含量为0.1<C重量%<0.25的中碳钢,和碳含量为0.25重量%或更高的高碳钢。超低碳钢主要用于容器,并且作为超低碳钢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公开了日本专利申请第1995-274558号,其中二次还原中的压下率降低并且控制Mn含量以提高强度,并且日本专利申请第1997-216980号,其中控制压下率以提高可加工性。同样,日本专利申请第2002-307898和2002-201574号公开了一些专利技术,其中相同钢板的高温强度通过使用Mn、P、TiC等的固体溶液增强和沉淀增强而提高。然而,由于超低碳钢具有有限的强度并且在进行二次轧制以提高其强度的情况下,超低碳钢的伸长率会降低至非常低的水平,该超低碳钢就高可成型性和其在高强度产品中的用途而言具有限制。同样,由低碳钢形成的最高强度的钢板用作用于容器的黑钢板(BP),关于用于容器的BP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包括使用高氮钢和双还原磨机(DRM)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第1990-052642号),在钢板中提高Mn含量并且对其施加连续润滑轧制和二次轧制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第1996-239734号),使用过时效处理效果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第1997-040883号),和进行快速冷却和使用通过快速冷却而获得的织构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074140号)。然而,这些相关技术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于低碳钢具有在通常的连续退火方法中难以实现的低强度水平和高冷却速率,该退火方法即使在强度水平高的情况下也是所需的,并且所获得的伸长率的范围低于目标伸长率范围。同样,由于具有0.2重量%或更高的碳含量的最高碳钢由于PCM中的初始高强度而使截面积还原具有难度和在还原后控制形状的水平具有难度,其不用于薄冷轧产品。近来,通过这些想法的结合而开发了多种钢板,加入磷(P)以在中碳钢中进行基体织构的固体增强,同时形成基体织构以具有铁素体+珠光体的两相织构,并且控制二次轧制以10%或更低的百分比以使强度和伸长率的结合最大化(韩国专利申请第2009-0084530号)。特别地,该韩国专利公开了所有固体溶液增强、织构控制和通过二次轧制的加工硬化用于获得与其他技术相比更高的强度水平(Y.S.>650MPa)并且二次轧制的量低,以在轧制方向获得具有优异的可成型性的薄冷轧钢板。然而,这些专利具有限制:由于使用二次轧制而使方法复杂,并且即使当轧制量小时,由于轧制效果而产生位错导致轧制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可成型性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冷轧钢板以及其制备方法。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提供通过合适地控制钢的组成以及制造钢的条件,不使用二次冷轧而制备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冷轧钢板的方法。技术方案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冷轧钢板可包括:0.15-0.25重量%的碳(C)、1.5-2.5重量%的锰(Mn)、0.1至1.0重量%的硅(Si)、0.01-0.05重量%的钛(Ti)、5-30ppm的硼(B),和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微结构包括70-100体积%的贝氏体,和0-30体积%的铁素体。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制备薄冷轧钢板的方法包括:加热具有以下组分的钢坯:0.15-0.25重量%的碳(C)、1.5-2.5重量%的锰(Mn)、0.1至1.0重量%的硅(Si)、0.01-0.05重量%的钛(Ti)、5-30ppm的硼(B),和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温度等于Ar3转变温度或高于该温度的温度下进行钢板的热精轧以形成热轧钢板;在温度为500-800℃下卷绕热轧钢板,在压下率为50-90%下将热轧钢板冷轧以形成冷轧的钢板;在连续退火线上将冷轧钢板保持在750-850℃的退火温度下30秒或更长;以冷却速率为10-50℃/秒在温度为250-450℃下冷却冷轧的钢板;在250-450℃温度下保持冷却的钢板50秒或更长;并且再冷却钢板。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可以提供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钢板,并且因此可以有效地用于——除支撑底盘的强度的部件(如用于产品如便携式电脑、LCD监测器、LCD设备、PMP或LED TV等的部件)外——需要基于HV500g的300HV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冷轧钢板,其包括:0.15‑0.25重量%的碳(C)、1.5‑2.5重量%的锰(Mn)、0.1至1.0重量%的硅(Si)、0.01‑0.05重量%的钛(Ti)、5‑30ppm的硼(B),和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超薄冷轧钢板具有包括70‑100体积%的贝氏体和0‑30体积%的铁素体的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可成型性的薄冷轧钢板,其包括:0.15-0.25
重量%的碳(C)、1.5-2.5重量%的锰(Mn)、0.1至1.0重量%的硅(Si)、
0.01-0.05重量%的钛(Ti)、5-30ppm的硼(B),和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
的杂质,其中超薄冷轧钢板具有包括70-100体积%的贝氏体和0-30体
积%的铁素体的微结构。
2.权利要求1的薄冷轧钢板,其中C、Mn和B的含量的乘积满
足关系1.13*10-4<C重量%*Mn重量%*B重量%<1.875*10-3。
3.权利要求1或2的薄冷轧钢板,其中冷轧钢板厚度小于0.5mm。
4.权利要求1或2的薄冷轧钢板,其中在冷轧钢板的L弯曲测试
中(r=0),用裸眼观察到的在冷轧钢板的拐角部分的裂缝的数量为每米
两个或更少。
5.制备薄冷轧钢板的方法,包括:
加热具有以下组分的钢坯:0.15-0.25重量%的碳(C)、1.5-2.5重量
%的锰(Mn)、0.1至1.0重量%的硅(Si)、0.01-0.05重量%的钛(Ti)、
5-30ppm的硼(B),和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温度等于Ar3转变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镐尹正凤金正哲金圣焕
申请(专利权)人:POSCO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