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及天窗总成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441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及具有该加强板的天窗总成和汽车,该玻璃加强板包括成型薄板,成型薄板中部沿其纵向成型有U型槽,U型槽内沿槽的纵向设有蜂窝纸芯,蜂窝纸芯下端衬垫有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PU层与成型薄板连接于一体,蜂窝纸芯上端覆盖有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二PU层、第二玻璃纤维层与成型薄板连接于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璃加强板从结构上由上往下依次设置PU层、玻璃纤维层、蜂窝纸芯、玻璃纤维层、PU层的层状结构,使加强本身的重量减轻,其强度及刚度通过蜂窝纸芯上下端覆盖玻璃纤维层而大大提高,具有玻璃加强板重量轻,强度及刚度大的优点,采用具有该加强板的天窗总成的汽车,整体重量轻,能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天窗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及具有该玻璃加强板的天窗总成和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天窗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进入,为车主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同时汽车车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使车内的人感觉更加的舒适。汽车天窗的玻璃对于刚度要求非常高,为了满足天窗的玻璃刚度的要求,现有的汽车天窗通常需要沿天窗的玻璃四周设置用于增加天窗玻璃整体刚度的加强板,次类加强板通常为冲压钣金件,为了满足天窗玻璃前后侧的玻璃刚度要求,设置在前后侧的加强板需要增加厚度,改善前后加强板的结构,使前后侧的加强板的整体高度增加,使加强板整体重量增加,安装于汽车上后,是整车重量增加,汽车耗油量增大,驾驶成本增加;而设置在左右侧的加强板由于需要与天窗传动机构连接,起安装固定整个天窗总成于天窗传动机构上的作用,强度要求比较高,因此,左右加强板的厚度较厚,增加了天窗总成整体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钣金件冲压得来的加强板为达到玻璃刚度要求,钣金件需要较厚,导致安装有该玻璃加强板的天窗总成总体重量变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包括成型薄板,所述成型薄板中部沿其纵向成型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沿槽的纵向设有蜂窝纸芯,所述蜂窝纸芯下端衬垫有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PU层与所述成型薄板连接于一体,所述蜂窝纸芯上端覆盖有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二PU层、第二玻璃纤维层与所述成型薄板连接于一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玻璃加强板的成型薄板成型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沿纵向分布的蜂窝纸芯,在蜂窝纸芯的上下端覆盖有玻璃纤维并通过PU层将其与成型薄板连为一体,形成一块下端面上具有凸台筋的加强板,通过第一、第二PU层将具有U型槽的成型薄板与蜂窝纸芯、玻璃纤维层相互结合形成整体,成型薄板与玻璃纤维、蜂窝纸芯相互连接后,增加了成型薄板的整体强度及刚度,通过将蜂窝纸芯设置在U型槽内,占据空间,不需将整个U型槽内填充PU层和玻璃纤维层,成型薄板结合蜂窝纸芯、玻璃纤维层与传统的用钣金冲压件冲压的加强板相比,大大减轻了整体重量。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PU层的上端表面设有若干的凸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PU层的上端表面设置凸起,在对天窗玻璃与加强板进行PU粘结时,使加强板的上表面与熔融状PU接触面积增大,增加了彼此的粘结度,同时,也方便将熔融状的PU从由天窗玻璃、加强板、模具形成的型腔外侧流向型腔内侧,提高了注塑PU包边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凸起沿所述U型槽的纵向均匀分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均匀分布的凸起,有利于注塑时,熔融后的PU原料在加强板上端流向各个区域,解决了注塑PU不均匀出现气体空洞的问题,提高了PU过塑包边的效果和美观性。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成型薄板由薄钢板一体冲压成型。采用薄钢板作为成型薄板,薄钢板的整体刚度好,成本低,通过冲压即可得到成型薄板的形状要求,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所述的玻璃加强板的天窗玻璃总成,包括天窗玻璃和由上述玻璃加强板制成的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左加强板、右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左加强板、右加强板分别位于所述天窗玻璃对应方向的下端边缘,所述天窗玻璃通过PU包边与所述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左加强板、右加强板连接为一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由玻璃加强板制成的各加强板,将各加强板布置在天窗玻璃的下端边缘处,通过PU包边将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左加强板、右加强板与天窗玻璃连接为一体,从而增加了天窗玻璃总成的玻璃刚度,由于采用了重量较轻的玻璃加强板,大大降低天窗玻璃总成的整体重量。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PU包边附着在所述天窗玻璃的边缘,所述PU包边的边缘表面设有密封条。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左加强板、右加强板为铝型材。通过将左、右加强板设为由铝型材制成的加强板,相比传统的钢板,大大降低了天窗玻璃总成的整体重量;同时,可通过简单的挤出成型工艺或者冲压成型工艺制造出左、右加强板,生产效率高。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天窗玻璃与所述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左加强板、右加强板之间设有一PU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天窗玻璃与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左加强板、右加强板之间设有一PU环,通过PU环将各加强板预先连接一体,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天窗的汽车,该汽车具有上述所述天窗玻璃总成的天窗,所述天窗设置于汽车顶棚上。由于汽车采用了上述由玻璃加强板制成的天窗玻璃总成,与使用传统的加强板制作的天窗玻璃总成的汽车相比,重量减轻,安装轻便,整车重量轻盈,耗油减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加强板从结构上由上往下依次设置PU层、玻璃纤维层、蜂窝纸芯、玻璃纤维层、PU层的层状结构,使加强本身的重量减轻,其强度及刚度通过蜂窝纸芯上下端覆盖玻璃纤维层而大大提高,通过PU包边工艺即可将天窗玻璃与各加强板连接于一体,生产方便,效率高,采用此玻璃加强板制作的天窗玻璃总成重量大大降低,搬运及安装时方便,降低了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成型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有本专利技术中玻璃加强板的天窗玻璃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天窗玻璃总成左剖面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天窗玻璃总成左剖面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天窗玻璃总成正剖面局部示意图;图中,1-玻璃加强板,10-成型薄板,101-U型槽,11a-第一PU层,11b-第二PU层,12-蜂窝纸芯,13a-第一玻璃纤维层,13b-第二玻璃纤维层,14-凸起,2-玻璃,3-PU包边,4-密封条,5-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1,包括成型薄板10,成型薄板10由薄钢板一体冲压成型,其中部沿其纵向成型有U型槽101,U型槽101内沿槽的纵向设有蜂窝纸芯12,蜂窝纸芯12下端衬垫有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纤维层13a、第一PU层11a与成型薄板10连接于一体,蜂窝纸芯12上端覆盖有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二PU层11b、第二玻璃纤维层13b与成型薄板10连接于一体;在实际应用生产中,根据生产工艺,先将成型薄板10放在加强板模具中,在成型薄板10上表面及U型槽101内依次喷涂第一PU层11a、第一玻璃纤维层13a,再将蜂窝纸芯12放置在U型槽内,加强板模具与成型薄板10、蜂窝纸芯12之间形成型腔,往型腔内依次注入玻璃纤维原料、PU原料,形成第二玻璃纤维层13b、第二PU层,冷却后,两层PU层、玻璃纤维固化,将成型薄板10、蜂窝纸芯12、第一、第二玻璃纤维层粘结于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为,在第二PU层11b的上端表面成型有两排凸起14,两排凸起14沿U型槽的纵向均匀分布,两排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9/201610931667.html" title="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及天窗总成和汽车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及天窗总成和汽车</a>

【技术保护点】
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薄板,所述成型薄板中部沿其纵向成型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沿槽的纵向设有蜂窝纸芯,所述蜂窝纸芯下端衬垫有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PU层与所述成型薄板连接于一体,所述蜂窝纸芯上端覆盖有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二PU层、第二玻璃纤维层与所述成型薄板连接于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薄板,所述成型薄板中部沿其纵向成型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沿槽的纵向设有蜂窝纸芯,所述蜂窝纸芯下端衬垫有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PU层与所述成型薄板连接于一体,所述蜂窝纸芯上端覆盖有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二PU层、第二玻璃纤维层与所述成型薄板连接于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U层的上端表面成型有若干的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沿所述U型槽的纵向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天窗的玻璃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薄板由薄钢板一体冲压成型。5.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加强板的天窗玻璃总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涛沈道瑜孙国强冷叶红王达
申请(专利权)人:英纳法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