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SNP分子标记及其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040604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SNP分子标记,所述SNP位点位于水稻基因组11号染色体第6525745位核苷酸,该位点核苷酸由C突变为T,氨基酸由半胱氨酸(Cys)突变为酪氨酸(Tyr),由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2从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来的核苷酸序列,经特异性酶切之后电泳检测,与稻瘟病抗性基因Pia呈特异性带型的分子标记。还公开了所述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SNP分子标记PiaSNP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Pia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以PCR技术为基础,不仅能区分水稻品种的基因型,而且能够方便、快捷、直接地实现了目标基因Pia在水稻种质资源以及育种后代中的鉴定,特别是等位基因之间的鉴别,且不受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SNP分子标记及其方法与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和水稻育种领域。 
技术介绍
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子囊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流行性病害,全球每年因稻瘟病水稻产量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0%-15%,稻瘟病还导致稻米品质下降,每年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稻瘟病是我国三大水稻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在西南、长江中游和东北等稻区严重发生,年发病面积330万-570万公顷,产量损失达数亿公斤,严重影响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防治稻瘟病最有效、最经济、最根本的控制措施是发掘水稻自身的抗性基因资源,培育和利用持久、高抗品种资源。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是一种对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常见遗传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拷贝数)总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它能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整体研究,能够一次性对疾病进行轮廓性概览,适用于复杂疾病的研究。在全基因组层面上,开展大样本、反复验证的基因与疾病的关联研究,可以全面揭示疾病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SNP位点位于水稻基因组11号染色体第6525745位核苷酸(Chr11_6525745),该位点核苷酸由C突变为T,氨基酸由半胱氨酸(Cys)突变为酪氨酸(Tyr),由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2从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来的核苷酸序列,经特异性酶切之后电泳检测,从而确定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PiaSN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SNP位点
位于水稻基因组11号染色体第6525745位核苷酸(Chr11_6525745),该位点核
苷酸由C突变为T,氨基酸由半胱氨酸(Cys)突变为酪氨酸(Tyr),由引物对
SEQ ID NO.1和SEQ ID NO.2从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来的核苷酸序列,经
特异性酶切之后电泳检测,从而确定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
PiaSN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SEQ ID NO.1:5’-GCTCCTTCTTCAATTACTGGGAATGGTCGA-3’;
SEQ ID NO.2:5’-CTTGCAGTATCTCAAACTGG-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特异性酶切为SalI酶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的SNP分子标记
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805,158个高质量的SNP对IN366群体进行全基
因组关联分析,获得能与稻瘟病抗性基因Pia紧密连锁的1处SNP位点
(Chr11_6525745),再通过引物设计分别得到SEQ ID NO.1和SEQ ID NO.2,对
水稻DNA扩增得到Pia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PiaSN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兴华王彩红徐群冯跃袁筱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