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远东专利>正文

一种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00271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包括溶液和粉末。系用混合纯天然植物蛋白酶酶解制得。制品不仅有人体极易吸蛋白各种小分子活性多肽和氨基酸。并保留了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所含有的多种维生系和营养物质可用于保健品。是一种适宜工业化生产的方法。(*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采用混合纯天然植物酶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的工艺技术,该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可进一步配制成口服液,胶囊、软胶囊、滴丸、饮料和其它营养保健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含有人体极易吸收的小分子活性多肽和氨基酸,还含有尼克酸、钙、磷、铁、镁,纤维素和维生素B、B1、B2、B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的方法,即用纯天然植物混合酶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种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含有小分子活性多肽和包括牛磺酸在内的多种氨基酸的纯天然生物物质。氨基酸与水的重量比可以分别为0.014-0.8∶1和0.014-0.8∶0-0.05。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中水份含量决定于干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中含有有机氮0.2-15%。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有机氮为0.2-1.5%,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干粉中含有机氮为4-15%。本专利技术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中含有机氮0.2-15%。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溶液中含有机氮为0.2-1.5%,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干粉中含有机氮为4-15%。本专利技术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中含有机分子量分布为50000-30,推荐分子量为10000-40,其中分子量>1000的为20-50%,分子量<1000的为80-50%。本专利技术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中典型的有机分子量分布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中含有氨基酸、组分如表1所示,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中氨基酸如表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中还可含有微量元素钙、磷、铁、镁,尼克酸,纤维素和维生素B、B1、B2、B12。表1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溶液中氨基酸含量 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溶液经12NHCL在110℃酶解20小时,再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进行分析。图1为酶解分离超纯脱腥大豆蛋白溶液在高效液相层析仪的分析图谱,层析柱采用α-25(sepnadex)葡聚糖凝胶;缓冲液TMS-HS10、IM7.4流量1ml/min,转速0.1cm/min;AVFS:1.0。图中204、1374、5000为标准分子量参照。横座标为时间,纵座标为标示量。本专利技术酶解分离超纯脱腥大豆蛋白制品的制备方法,采用分离超纯脱腥大豆蛋白,加1-4倍重量的水,用纯天然植物混合酶在30-70℃下反应6-48小时,搅拌酶解,所述的混合酶是试剂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凤梨酶、脂肪蛋白酶等,二者的重量比为1∶1.0-1。酶解时可在PH值5-9时进行,酶完成后,采用加温灭活处理,通常加热至沸即可,冷却后过滤,取溶液即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溶液,必要时还可进行灭菌处理。该溶液经浓缩、喷雾干燥即成酶解分离超纯脱腥大豆蛋白制品。用本专利技术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经动物试验和人群试验。证明能更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利于抗氧化,预防乳腺癌、降低胆固醇、预防直肠癌、预防髋部骨折,预防更年期燥热,提高免疫力,预防肾脏疾病、预防肝癌、预防前列腺癌、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远方转移,增进食欲、性欲,改善睡眠,防止感冒,抑制病毒;对胃肠道和外科手术患者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贫血患者,便秘患者,年老体弱多病、机体机能退化,细胞组织损伤者都有明显的康复保健效果。本专利技术不只是补充人体营养的需要,而是对人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活、生物氧化)起到激活和促进作用。这也不同于其它动物蛋白用细菌蛋白酶,霉菌量酶,动物胰酶酶解的方法,而是用纯天然植物酶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用纯天然植物酶酶解的办法,这是十分重要的进展,这是运用中国的纯天然植物制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豆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酶解所得的活性多肽。所以,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各种保健食品,包括保健饮料,口服液、胶囊、冲剂、片剂、滴丸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选用多种植物混合酶对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进行酶解,比单种酶酶解法具有专一性的广泛性,对蛋白质酶切更为彻底,尤其使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的蛋白质分解或各种小分子活性多肽和氨基酸,并能保存全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所含有的和各种纯天然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制品无毒副作用,而且是一种简便和成本较低的酶解生产工艺,所采用酶制剂也均无毒副作用,ADI不需要特殊规定(食品添加剂,1985年修订版,轻工业出版社)是一种适于工业生产的方法。通过下述实施例子将有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实例1称取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1000g,加入蒸馏水1500g,凤梨酶、木瓜蛋白酶试剂量的酶10g,在20-50℃时搅拌反应10-15小时后,加热至沸、冷却、过滤,经热压灭菌后即得到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溶液Ⅰ。该溶液外观为淡棕黄色,有青香味,按我国药典法测得机氮含量为1-0.6%,PH值为5.8±0.5。该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溶液用G-25(sephadex)柱层析方法测分子量分布,与分别为204,1347和5000的标准分子量参比,结果果图1中,其中分子量<1000的约占70%,分子量>1000的约占30%,表明是一个以小分子活性多肽为主体的多肽和氨基酸的混合物。实例2将实例的凤梨酶改为108木瓜蛋白酶,其余条件相同,得到酶解含量溶液。将实例1和2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溶液,经12NHCI、110℃水解20小时后,分析氨基酸如表2所示。 实例1氨基酸总量为43mg/ml,实例2氨基酸总量为26mg/ml,制得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冻干粉为淡黄色粉末。实例3将1000g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加入1000g蒸馏水,试剂蛋白酶5-10g,木瓜蛋白酶、凤梨酶8-12g,充分搅拌酶,在40℃PH6-7进反应12小时后,加热至沸,冷却过滤,取清液灭菌处理后装瓶,其氨基酸百分组分与血清白蛋白百分组成(实用生物化学,上册,1961、81人民卫生出版社)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表3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氨基酸百分比组比较 实例4将实施例1、2、3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溶液,经浓缩后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将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干粉,呈淡黄色末状,测得其中含有机氮含量为4.5-15%,水份为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小分子肽、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尼克酸、纤维素及钙、铁、磷、镁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其特征是含有0.2-15%的有机氮,有机物分子量为50000-30,其中分子量≥1000占20-50%。分子量<1000yhk80-50%,氨基酸与水的重量比为0.014-0.8∶1-0。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0-5-12 00107390.71.一种含有小分子肽、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尼克酸、纤维素及钙、铁、磷、镁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其特征是含有0.2-15%的有机氮,有机物分子量为50000-30,其中分子量≥1000占20-50%。分子量<1000yhk80-50%,氨基酸与水的重量比为0.014-0.8∶1-0。2.一种如权利要求所述的酶解分离超微脱腥大豆蛋白制品,其特征含有如下氨基酸牛磺酸0.05-0.20mg/ml,天冬氨酸1.15-5.55mg/ml,苏氨酸0.94-3.94mg/ml,甘氨酸0.62-3.86mg/ml,丙氨酸0.76-3.09mg/ml,胱氨酸0.65-0.54mg/ml,缬氨酸1.10-5.34mg/ml,甲硫氨酸0.82-3.58mg/ml,异亮氨酸0.66-3.96mg/ml,亮氨酸0.49-8.26mg/ml,酪氨酸0.13-2.43mg/ml,苯丙氨酸1.23-4.42mg/ml,鸟氨酸1.1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远东
申请(专利权)人:邹远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