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1860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该方法中在衬底源/漏处形成凹槽,在凹槽侧壁形成可去除侧墙,然后对凹槽进行刻蚀以形成Sigma形凹陷;在Sigma形凹陷内进行基本不掺杂的硅锗选择性外延生长时由可去除侧墙保护Sigma形凹陷靠近衬底表面不被外延,去除可去除侧墙再在Sigma形凹陷内进行掺杂P型杂质的硅锗外延生长。这样,在充分增加应力的情况下保证源漏结之间有充分的距离,以免加剧短沟道效应,并且无掺杂的SiGe外延生长不给导电通道引入高阻层,避免了器件性能退化,提高了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半导体
。该方法中在衬底源/漏处形成凹槽,在凹槽侧壁形成可去除侧墙,然后对凹槽进行刻蚀以形成Sigma形凹陷;在Sigma形凹陷内进行基本不掺杂的硅锗选择性外延生长时由可去除侧墙保护Sigma形凹陷靠近衬底表面不被外延,去除可去除侧墙再在Sigma形凹陷内进行掺杂P型杂质的硅锗外延生长。这样,在充分增加应力的情况下保证源漏结之间有充分的距离,以免加剧短沟道效应,并且无掺杂的SiGe外延生长不给导电通道引入高阻层,避免了器件性能退化,提高了器件性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先进技术中,提出嵌入式硅锗(Embedded SiGe,eSiGe)工艺,以增大MOS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沟道区的应力(Stress),增强其载流子迁移率;其中使用嵌入式硅锗来形成源区或漏区,从而对沟道区施加应力。为达到更好的应力效果,一般在源/漏外延SiGe (娃锗)前需要先进行凹陷(Recess)刻蚀,刻蚀后形成Sigma(“ Σ ”)形凹陷,然后在Sigma形凹陷内外延生长硅锗,以增强施加应力的效果,提高半导体器件性能。SiGe外延生长需充分靠近沟道以增加应力,但是如果外延一开始就原位掺杂很高浓度的P型杂质,将加剧器件的短沟效应。为了解决上面这个问题,目前通常先外延生长基本无掺杂的SiGe层,然后再外延高浓度P型掺杂的SiGe。但是,基本无掺杂的SiGe层位于侧墙下方,无法被后续的源漏注入充分掺杂,将增加源漏串联电阻。【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并因此针对所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源漏串联电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衬底,衬底上形成有栅结构;刻蚀衬底以在衬底源/漏处形成凹槽;在凹槽侧壁形成可去除侧墙;对凹槽进行刻蚀以形成Sigma形凹陷;在Sigma形凹陷内进行基本不掺杂的娃锗选择性外延生长;去除可去除侧墙;在Sigma形凹陷内进行掺杂P型杂质的硅锗外延生长。可选地,凹槽为U型凹陷;通过刻蚀衬底在衬底源/漏处形成凹槽包括:通过自对准刻蚀衬底在衬底源/漏处形成U型凹陷。可选地,在凹槽侧壁形成可去除侧墙包括:通过化学气相淀积和各向异性刻蚀在在凹槽侧壁形成可去除侧墙;或去除可去除侧墙包括:通过湿法腐蚀或者各向同性的干法刻蚀去除可去除侧墙。可选地,凹槽的深度为5nnT20nm。可选地,在形成凹槽前还包括:形成栅结构的偏移间隔物(offset spacer);进行LDD注入和退火;在Sigma形凹陷内进行掺杂P型杂质的硅锗外延生长后还包括:进行源/漏离子注入。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LDD注入后形成凹槽前形成侧墙;或者在Sigma形凹陷内进行掺杂P型杂质的硅锗外延生长后进行源/漏离子注入前形成侧墙。可选地,基本不掺杂的硅锗选择性外延生长包括与沟道类型相同掺杂的硅锗选择性外延生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的衬底上形成有栅结构,在衬底中栅结构侧方形成有Sigma形凹陷;在Sigma形凹陷的内表面外延生长有基本不掺杂的硅锗层,基本不掺杂的硅锗层上外延生长有掺杂P型杂质的硅锗体;其中,基本不掺杂的硅锗层位于Sigma形凹陷内衬底表面预定深度下。可选地,预定深度为5nnT20nm。可选地,栅结构两侧形成有偏移间隔物,偏移间隔物两侧形成有侧墙。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在于,在无掺杂SiGe外延时通过可去除侧墙保护衬底表面层使它不被外延,然后外延原位掺杂的SiGe,原位掺杂的SiGe会降低源漏串联电阻,提高器件性能。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A至图1G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各个阶段的截面图。图2A至图2J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各个阶段的截面图。图3A至图3J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各个阶段的截面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A至图1G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各个阶段的截面图。如图1A所示,提供衬底100,衬底100上形成有栅结构102。栅结构102的形成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方式,具体栅结构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可选地,栅结构102两侧还形成有偏移间隔物(Offset Spacer) 103,偏移间隔物103的主要成份可以是二氧化硅或氮化硅。如图1B所示,刻蚀衬底100以在衬底100的源/漏处形成凹槽104。在衬底100中例如通过干法刻蚀在栅结构两侧的源/漏处形成凹槽104。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凹槽104的深度大约为沟道深度的1/4~1/3。例如,凹槽104的深度为5nm (纳米)~20nm。如图1C所示,在凹槽104侧壁形成可去除侧墙105。可以过通过CVD (Chemical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淀积)和各向异性刻蚀在在凹槽104的侧壁形成可去除侧墙105。可去除侧墙105的主要成份可以是氮化硅或二氧化硅,并且与偏移间隔物103具有刻蚀选择比。如图1D所示,对凹槽104进行刻蚀以形成Sigma形凹陷106。例如,采用具有晶向选择性的湿法蚀刻剂,例如包含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的蚀刻剂,通过凹槽104对衬底进行蚀刻以形成Sigma形凹陷106。如图1E所示,在Sigma形凹陷106内进行基本不掺杂的硅锗选择性外延生长(SEG, Selective Epitax ial Growth)生成基本不掺杂的娃锗层107 ;该基本不掺杂的娃锗选择性外延生长也可以包括与沟道类型相同掺杂的硅锗选择性外延生长。如图1F所示,去除可去除侧墙105。例如,通过用湿法腐蚀或者各向同性的干法刻蚀去除可去除侧墙105。如图1G所示,在Sigma形凹陷106内进行掺杂P型杂质的硅锗外延生长获得掺杂P型杂质的硅锗体。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210406039.html" title="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上形成有栅结构;刻蚀所述衬底以在所述衬底源/漏处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侧壁形成可去除侧墙;对所述凹槽进行刻蚀以形成Sigma形凹陷;在所述Sigma形凹陷内进行基本不掺杂的硅锗选择性外延生长;去除所述可去除侧墙;在所述Sigma形凹陷内进行掺杂P型杂质的硅锗外延生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伟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