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1369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通过朝周向槽内形成凹凸形状来发挥优异的排水性能,并且通过形成这样的凹凸形状使接地部的周向刚性变均匀,能够将路面噪声抑制为较小。在一条以上周向槽(3)内,以朝向胎面宽度方向从该周向槽(3)的槽底(3a)延伸到至少一侧的槽壁面(3b)的方式设有从该周向槽(3)的内表面鼓起的隆起部(6),并且,在胎面周向上以彼此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设于该周向槽(3)内的多个上述隆起部(6),在与上述周向槽(3)的上述隆起部(6)所延伸的槽壁面(3b)侧相邻的接地部(4)设有多条在各隆起部(6)的配设区域开口到该周向槽(3)的刀槽花纹(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通过朝周向槽内形成凹凸形状来发挥优异的排水性能,并且通过形成这样的凹凸形状使接地部的周向刚性变均匀,能够将路面噪声抑制为较小。在一条以上周向槽(3)内,以朝向胎面宽度方向从该周向槽(3)的槽底(3a)延伸到至少一侧的槽壁面(3b)的方式设有从该周向槽(3)的内表面鼓起的隆起部(6),并且,在胎面周向上以彼此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设于该周向槽(3)内的多个上述隆起部(6),在与上述周向槽(3)的上述隆起部(6)所延伸的槽壁面(3b)侧相邻的接地部(4)设有多条在各隆起部(6)的配设区域开口到该周向槽(3)的刀槽花纹(7)。【专利说明】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有时用于在湿路面上行驶的充气轮胎中,一般通过设置一条以上在胎面周向上连续的周向槽并利用该周向槽排除接地面内的水来确保所需的排水性能。在此,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利用上述的周向槽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的内容。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5741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轮胎中,以在胎面周向上以彼此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的“槽内副槽”从周向槽的槽底延伸至一侧的槽壁面而与该“槽内副槽”所延伸的槽壁面侧相邻,例如,肋状的接地部的刚性在形成有“槽内副槽”的部分局部减小。于是,该接地部的刚性在胎面周向上变得不均匀,结果,存在因刚性不均的该接地部的弹性振动导致产生路面噪声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此类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通过朝周向槽内形成凹凸形状来发挥优异的排水性能,并且通过形成这样的凹凸形状,能够使接地部的周向刚性变均匀,能够将路面噪声抑制地较小。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胎面接地面上设有沿胎面周向连续并延伸的一条以上的周向槽,并利用上述周向槽划分形成有接地部,其中,在一条以上的上述周向槽内,以朝向胎面宽度方向从该周向槽的槽底延伸到至少一侧的槽壁面的方式设置从该周向槽的内表面鼓起的隆起部,并且,在胎面周向上以彼此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设于该周向槽内的多个上述隆起部,在于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上述隆起部之间划分形成有槽内槽,该充气轮胎在与上述周向槽的上述隆起部所延伸的槽壁面侧相邻的接地部设有多条在各隆起部的配设区域开口到该周向槽的刀槽花纹。这里所说的“胎面接地面”指的是,当使组装于适用轮辋并且填充了规定内压的轮胎以施加了与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负载的状态滚动时,与路面相接触的轮胎整周的外周面。另外,“刀槽花纹”表示具有相对的槽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胎面接地面内的至少一个位置、例如在胎面接地面内最大接地压力所作用的周向中央位置彼此接触的程度的槽宽的细槽。另外,上述“胎面接地面”指的是在组装于适用轮辋并且填充了规定内压的状态下将轮胎以与路面垂直的姿态静止配置于路面上并施加了与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负载时的、轮胎的与路面接触的接触部分、即胎面接地面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在此,所谓“适用轮辋”指的是与轮胎大小相对应且符合下述标准的标准轮辋、或者称作Design Rim或者Measuring Rim,“规定内压”指的是在下述标准中与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规定空气压,“最大负载能力”指的是下述标准中所容许的对轮胎施加负载的最大质量。而且,该标准是由在生产或者使用轮胎的地区域内有效的产业标准所决定的,例如,在美利坚共和国为 “THE TIRE AND RIM ASSOCIATION INC.的 YEAR BOOK”,在欧洲为 “The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zation 的 STANDARDS MANUAL,,,在日本为“日本汽车轮胎协会的JATMA YEAR BOOK”。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将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述隆起部的两个侧表面设为在胎面周向上呈圆弧状,另外,优选的是,将上述隆起部的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表面设为,在沿着与设有该隆起部的周向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剖视观察时呈向该隆起部所延伸的槽壁面侧凹陷的凹形状。另外,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以与多条上述刀槽花纹的沿胎面周向配设的配设间距相同的间距配置多个上述隆起部,并且,在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述隆起部的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将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该隆起部之间的胎面周向距离设为该隆起部的胎面周向长度的一半以下。另外,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使一端部开口到上述周向槽的上述刀槽花纹的另一端部在设有该刀槽花纹的接地部内终止。由于“在接地部内终止”指的是刀槽花纹的另一端部不开口到周向槽,因此刀槽花纹的另一端部也可以开口到周向槽以外的、设于其接地部内的其他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周向槽内设置朝向胎面宽度方向从该周向槽的槽底延伸到至少一侧的槽壁面的隆起部,并且在胎面周向上以彼此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多个该隆起部,从而尤其能够使接地面内的水在沿胎面周向相邻的隆起部之间流动而发挥优异的排水性能。在此基础上,在本专利技术中,在与周向槽的上述隆起部所延伸的槽壁面侧相邻的接地部设有多条在各隆起部的配设区域开口到该周向槽的刀槽花纹,从而能够通过形成上述刀槽花纹而将配设隆起部所导致的、相邻的接地部的刚性的局部增加抑制为较小。因此,能够使接地部的周向刚性变均匀,能够将路面噪声抑制为较小。在此,在将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述隆起部的两个侧表面设为在展开观察胎面图案时呈在离开该隆起部的配设区域的位置具有曲率半径的圆弧状时,由于水在隆起部之间更加顺畅地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另外,在此,在将上述隆起部的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表面设为,在沿着与设有该隆起部的周向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剖视观察时呈朝向该隆起部所延伸的槽壁面侧的接地部凸起的圆弧状时,能够将因配设隆起部所导致的周向槽的槽容积的减少抑制为较小,能够充分确保所需的排水性能。在此,在以与多条上述刀槽花纹的胎面周向配设的配设间距相同的间距配置多个上述隆起部、并且在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述隆起部的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将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该隆起部之间的胎面周向距离设为该隆起部的胎面周向长度的一半以下时,以恰当的间距在胎面周向上配置各隆起部以及刀槽花纹,从而能够实现水在隆起部之间的流动变顺畅所带来的排水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并且,通过使接地部的周向刚性变均匀而能够进一步减轻路面噪声。另外,在此,在使一端部开口到上述周向槽的上述刀槽花纹的另一端部在设有该刀槽花纹的接地部内终止时,与刀槽花纹的另一端部开口到另一周向槽的情况相比,通过充分确保接地部的刚性,使得接地部的变形量变小,由此能够将接地部的变形所导致的能量损失抑制为较小,能够减小滚动阻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的局部展开图。图2是沿图1的I1-1I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胎面接地面;2、3:周向槽;3a:周向槽的槽底;3b:周向槽的槽壁面;4:中心侧接地部;5:胎肩侧接地部;6:隆起部;6a、6b:隆起部的侧表面;6c:隆起部的表面;7:刀槽花纹;8:纵槽;9:凹部;10:宽度方向细槽;11:间断周槽;C:轮胎赤道面;E:胎面接地面端部;M:隆起部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Pr:隆起部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胁幸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