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降噪元件施加至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工艺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64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降噪元件施加至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工艺和设备(1)。该工艺包括在可沿预定供给方向(A)移动的供给带(20)上布置多个降噪元件(100)。随后使该降噪元件(100)沿所述供给方向(A)对准并相互接触,以接着被转移到沿所述供给方向(A)布置在所述供给带(20)下游并且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支撑粘合材料层(5a)的连续膜(5)的服务平面(10)上。将所述粘合材料层(5a)施加到每个所述降噪元件(100)的下表面上,从所述连续膜(5)中获取所述降噪元件。然后将降噪元件(100)一个接一个地转移到沿所述进给方向(A)布置在所述服务平面(10)下游的传送带(30)上。最后将降噪元件(100)逐个地定位在轮胎的径向内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将降噪元件施加至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降噪元件施加至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工艺和设备。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和设备允许将前述降噪元件自动地或基本上自动地施加到轮胎上。
技术介绍
术语“自动”用来表示在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干预的情况下由机械装置执行的操作。表述“机械装置”用来整体表示机械、机电、液压或气动装置,这些装置可以由控制单元通过适当的软件控制。表述“基本上自动”用来表示大多数操作由前述机械装置执行,操作人员的手动干预局限于少数特定操作。在本专利技术的特定情况下,操作人员的手动干预最多局限于降噪元件的初始布置,例如局限于降噪元件在传送带上的定位。表述“降噪元件”用来表示在与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相关联时具有衰减轮胎在使用中产生的噪音的能力的元件。这种能力优选地通过制成前述元件的材料类型而提供给前述元件。适用于这种目的的材料例如是吸音多孔材料,像例如膨胀聚合材料,像例如开孔发泡聚氨酯。术语“弹性体”用于指代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加强填料的组合物。优选地,这种组合物还包括添加剂,像例如交联剂和/或增塑剂。由于存在交联剂,这样的材料可通过加热而交联,以形成最终制造产品。术语“径向”和“轴向”以及表述“径向内部/外部”和“轴向内部/外部”参照轮胎的径向方向(即,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和轮胎的轴向方向(即,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使用。另一方面,术语“周向”和“周向地”参照轮胎的环形延伸使用。表述“供给方向”用来表示平行于供给带的纵向方向的方向。因此,供给方向对应于供给带的前进方向。表述“低”、“在……下方”、“下部”或“在……之下”以及“高”、“在...…之上”、“上部”或“在……上方”用来表示相对于前述供给带的相对位置。表述“下游”或“头部”以及“上游”或“尾部”参照前述供给方向使用。因此,假设例如供给方向从左向右,则相对于任何参照元件的“下游”或“头部”位置表示所述参照元件的右边的位置,“上游”或“尾部”位置表示所述参照元件的左边的位置。使两个或更多个降噪元件沿所述供给方向相互接触的操作也用“压实”来表示。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一般包括胎体结构,该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由结合在弹性体材料基体中的加强帘线形成。胎体帘布层具有分别与环形锚固结构接合的端部边缘。环形锚固结构布置于轮胎的通常称作“胎圈”的区域中,并且每个环形锚固结构通常由大体周向环形插入件形成,至少一个填充插入件在该大体周向环形插入件的径向外部位置中施加到该大体周向环形插入件上。这样的环形插入件通常称作“胎圈芯”,并且具有保持轮胎牢固地固定在具体设置于车轮的轮辋中的锚固座的作用,由此防止在操作中轮胎的径向内部端部边缘从该锚固座脱出。用于提高至轮胎的转矩传递的功能的特定加强结构可以设置在胎圈处。胎冠结构联接在相对于胎体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胎冠结构包括带束结构和位于相对于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的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胎面带。带束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束层,所述一个或多个带束层径向地叠置并且具有与轮胎的周向延伸方向交叉取向和/或与轮胎的周向延伸方向基本上平行取向的织物或金属加强帘线。称作“下部带束”的弹性体材料层可设置在胎体结构和带束结构之间,所述弹性体材料层具有使胎体结构的径向外表面尽可能均匀的功能,以用于随后带束结构的施加。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所谓的“下部层”可布置于胎面带和带束结构之间,下部层具有适用于确保胎面带与带束结构稳定结合的性质。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相应侧壁施加在胎体结构的侧表面上,每个侧壁从胎面带的一个侧边缘延伸直至胎圈的相应环形锚固结构。同一申请人名下的WO2016/067192公开了一种用于将降噪元件施加至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工艺和设备。降噪元件布置在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一传送带沿着供给方向移动并且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支撑粘合材料层的连续膜。随后将降噪元件压靠在连续膜上,以便使其牢固地粘附在粘合材料层的一部分上。通过第一传送带沿着供给方向的运动,降噪元件随后被转移到沿前述供给方向布置在第一传送带下游的第二传送带。在该转移期间,连续膜被保持在第一传送带上,并且一旦降噪元件已经离开第一传送带,粘附至降噪元件的粘合材料层的部分就从位于第一传送带上的粘合材料层上脱离。脱离的发生可以是由于第二传送带相对于第一传送带的相对运动(在粘合材料具有弱的内部结合的情况下)或通过由在两个传送带之间设置的适当刀片施加的切割作用(在粘合材料具有非常强的内部结合的情况下)。最后,从第二传送带拾取降噪元件并将其定位在轮胎的径向内表面上的预定位置中。本申请人观察到,WO2016/067192中描述的专利技术使得可以获得降噪元件粘合到轮胎的胶合过程的高度自动化,从而实现专用于制造设置有降噪元件的轮胎的生产线的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已经考虑了获得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与粘合材料层粘附到每个降噪元件的操作的可重复性的组合的问题。本申请人已经发现,通过在将粘合材料层布置在每个降噪元件上之前对准和压实降噪元件,并且特别是通过适当地操纵至少在两个方向上起作用的各个独立降噪元件以使它们基本上自动地变成前述相互对准和压实状态,并且通过在已经将相应粘合材料层施加到各个独立降噪元件中的每个上之后沿着各个独立降噪元件自身的供给方向适当地移动所述各个独立降噪元件,可以获得粘附到一降噪元件的粘合材料层与粘附到沿着降噪元件的供给方向紧接其后的降噪元件的粘合材料层的完全和精确的分离。以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并且获得了粘合材料层在每个降噪元件上的分布的可重复性。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降噪元件施加至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工艺。优选地,将多个降噪元件布置在可沿预定供给方向移动的供给带上,优选地,所述多个降噪元件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优选地,使所述降噪元件中的至少两个所述降噪元件沿所述供给方向对准。优选地,使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沿所述供给方向相互接触。优选地,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从所述供给带转移到服务平面上,所述服务平面沿所述供给方向布置在所述供给带下游并且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支撑粘合材料层的连续膜。优选地,将所述粘合材料层施加到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中的每个的下表面上,从而从所述连续膜中获取所述粘合材料层。优选地,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一个接一个地从所述服务平面转移到沿所述供给方向布置在所述服务平面下游的传送带。优选地,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一个接一个地定位在轮胎的径向内表面上。本申请人认为,由于降噪元件沿前述供给方向的在先对准和压实,前述方法产生了粘附到沿着其供给方向相继布置的两个降噪元件的粘合材料层的完全且精确的脱离,有效地解决了有关专用于制造设置有降噪元件的轮胎的生产线的生产率的前述问题,同时获得了粘合材料层在每个降噪元件上的分布操作的可重复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降噪元件施加至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设备。优选地,设置供给带,所述供给带构造成供给降噪元件并且可沿预定供给方向移动。优选地,设置第一推动元件,该第一推动元件可沿垂直于所述供给方向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降噪元件中的至少两个降噪元件沿所述供给方向对准。优选地,设置第二推动元件,该第二推动元件可沿所述供给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降噪元件施加至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工艺,包括:‑将多个降噪元件布置在能够沿预定供给方向(A)移动的供给带(20)上;‑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对准所述多个降噪元件中的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使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相互接触;‑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从所述供给带(20)转移到服务平面(10)上,所述服务平面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布置在所述供给带(20)下游并且在其上表面(10a)上具有连续膜(5),所述连续膜支撑粘合材料层(5a);‑将所述粘合材料层(5a)施加到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中的每个的下表面上,从而从所述连续膜(5)获取所述粘合材料层;‑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一个接一个地从所述服务平面(10)转移至传送带(30),所述传送带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布置在所述服务平面(10)下游;‑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一个接一个地定位在轮胎(500)的径向内表面(501)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2 IT 1020160001179371.一种用于将降噪元件施加至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工艺,包括:-将多个降噪元件布置在能够沿预定供给方向(A)移动的供给带(20)上;-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对准所述多个降噪元件中的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使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相互接触;-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从所述供给带(20)转移到服务平面(10)上,所述服务平面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布置在所述供给带(20)下游并且在其上表面(10a)上具有连续膜(5),所述连续膜支撑粘合材料层(5a);-将所述粘合材料层(5a)施加到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中的每个的下表面上,从而从所述连续膜(5)获取所述粘合材料层;-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一个接一个地从所述服务平面(10)转移至传送带(30),所述传送带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布置在所述服务平面(10)下游;-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一个接一个地定位在轮胎(500)的径向内表面(50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将所述多个降噪元件布置在所述供给带(20)上包括将所述降噪元件相继地定位在装载带(40)上,所述装载带沿着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布置在所述供给带(20)上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包括:在将所述降噪元件定位在所述装载带(40)上期间或之后并且在对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之前:-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移动所述装载带(40),同时保持所述供给带(20)静止,直到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中的第一降噪元件(100a)的端部部分布置在所述供给带(20)上方,并且然后-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同步地移动所述装载带(40)和所述供给带(20),直到所述第一降噪元件(100a)整个地布置在所述供给带(20)上方。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对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包括推动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抵靠平行于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的基准壁(3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具有预定宽度,并且对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包括通过第一推动元件(300)推动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抵靠所述基准壁(310),所述第一推动元件沿垂直于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的方向移动预定行程,所述预定行程被定义为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的所述宽度的函数。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使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在它们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保持对准的同时相互接触。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使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相互接触包括推动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中的第一降噪元件(100a)抵靠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的第二降噪元件(100b),所述第二降噪元件(100b)在所述供给带(20)上布置在所述第一降噪元件(100a)下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具有预定长度,并且所述第一降噪元件(100a)通过第二推动元件(400)推动抵靠所述第二降噪元件(100b),所述第二推动元件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移动预定行程,所述预定行程被定义为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的所述长度的函数。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工艺,其中,在所述第二降噪元件(100b)已经与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服务平面(10)上的第三降噪元件(100c)对准并且与之直接地或间接地接触之后,所述第一降噪元件(100a)被推动抵靠所述第二降噪元件(100b)。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第二降噪元件(100b)与所述第三降噪元件(100c)对准并且与之直接地或通过插置之前对准并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相互接触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降噪元件(100d)间接地接触。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从所述供给带(20)转移到所述服务平面(10)上包括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同步地移动所述供给带(20)和所述连续膜(5)。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施加所述粘合材料层(5a)包括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压靠在所述服务平面(10)的上表面(10a)上。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将所述至少两个降噪元件(100a,100b)一个接一个地从所述服务平面(10)转移至所述供给带(30)包括:-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同步地移动所述连续膜(5)和所述传送带(30),直到所述第一降噪元件(100a)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传送带(30)上方,并且然后-沿所述预定供给方向(A)移动所述传送带(30),同时保持所述连续膜(5)静止。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G·博斯卡伊诺M·马尔基尼A·吉罗托
申请(专利权)人: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