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507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衬套压入工装,公开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用于定位上盖的固定架,固定架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盖的圆柱凸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压紧上盖的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的数量至少三个;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将衬套压入到上盖内的压入装置,压入装置布置在固定架的四周。本装置设置有压入装置,可以实现衬套的自动压人,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上盖通过圆柱凸台安装在固定架上,定位准确,同时工作台上还设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用于压紧上盖端部,防止上盖移动,提高衬套装配的稳定性。

An automatic pressure entry device used in the upper cover of the battery box of an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shing into tooling, open lid application i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box automatic pr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orktable, a fixed frame fixed on the work table for positioning of the upper cover, the fix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end face of a plurality of cylindrical convex positioning of the upper cover, the worktable is provided with pressing for device to press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number of pressing device at least three; the working table is also provided for the bushing is pressed into a pressing device on the cover, a press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fixed frame around.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device, people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pressure bushing,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cost is reduced; the upper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frame accurate positioning, through the cylindrical boss, and the working tabl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device, pressing device for pressing the upper cover at the end, prevent the cover move,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bush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衬套压入工装,尤其涉及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枯竭和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电动汽车因其使用电动能源作为动力来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石油能源的消耗,收到了各国人名的青睐,由此也推动了电动汽车技术的大踏步发展。电池箱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固定和承载装置,影响着整个电池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池箱一般主要由上盖、绝缘板、下箱体、吊耳等组成,上盖主要起到固定作用。电池箱上盖与下箱体主要通过螺栓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需要在电池箱上盖的连接孔中压人衬套。以往压衬套的工作大都是工人用锤子敲进孔内,效率非常低下,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衬套装配效率低的缺点,提供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用于定位上盖的固定架,固定架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盖的圆柱凸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压紧上盖的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的数量至少三个,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气缸、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压杆,第一底座安装在固定架四周,第一底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设定第一凹槽左右两侧壁为左侧板和右侧板,设定第一凹槽后侧壁为后侧板,第一气缸垂直固定在后侧板上,第一气缸内伸缩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伸入到第一凹槽内,第一伸缩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连杆一端伸入到第二凹槽内与第一固定块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一连杆的两侧都设有第二连杆,左侧板上端端部与右侧板上端端部之间安装有销轴,销轴穿过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安装在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第二连杆中部垂直固定有压杆,压杆顶部为压头;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将衬套压入到上盖内的压入装置,压入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压入装置布置在固定架周边,工作台端面设有供压入装置安装用的安装孔,压入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二气缸、连杆组件、压板和压入杆,固定板包括竖板和横板,竖板与横板相互垂直,竖板与横板一体式,竖板通过安装孔伸出工作台,横板和第二气缸安装在安装孔内,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横板上,第二气缸内伸缩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顶端端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连杆组件铰接连接,连杆组件另一端与压板铰接,压入杆数量至少为两个,压入杆固定在压板上并垂直向下延伸,所有压入杆排成一列,连杆组件包括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第七连杆外形为L形连杆,第六连杆一端与第二固定块铰接,第六连杆另一端与第七连杆铰接,第七连杆拐角处通过销轴与固定板连接,第七连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三连杆另一端与压板铰接,第四连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第三支杆一端与第一支杆连接,第三支杆另一端与第二支杆连接,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平行,第四支杆同时与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固定连接,并设定连接处为汇集部,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为一体式,第一支杆的端部通过销轴与固定板连接,第二支杆的端部也通过销轴与固定板连接,第三连杆的中部与汇集部铰接,第五连杆一端第四支杆铰接,第五连杆另一端与压板铰接,第五连杆平行于第三连杆。作为优选,固定架包括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第四凸条、第五凸条、第六凸条、第七凸条和第八凸条,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第四凸条、第五凸条、第六凸条、第七凸条和第八凸条首尾相连接形成凸字形,第二凸条与第三凸条长度相等,第二凸条和第三凸条都垂直固定在第一凸条,第四凸条与第五凸条长度相等,第四凸条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凸条,第四凸条另一端垂直固定在第六凸条,第五凸条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三凸条,第五凸条另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七凸条,第六凸条与第七凸条分别垂直固定在第八凸条的两端部。作为优选,还包括给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提供气源的气泵,工作台内部安装有气压表、气压调节器和空气过滤器,气压调节器设在气压表的下部,气压表的两侧都设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与气泵连接,气泵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之间通过气路管道连接,工作台上设有控制气路管道通断的通气阀,通气阀伸出工作台端面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通气阀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气阀设在固定架前后两侧。作为优选,工作台上设有防护窗,防护窗设在工作台的两侧,防护窗顶端固定有给工作台照明的照明灯,防护窗包括窗架和窗板,窗板为不锈钢板,窗板侧边与窗架侧边铰接,窗架上固定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到窗板安装位置,第三固定块一侧面镶嵌有磁性块,窗板关闭时,窗板上端部与磁性块吸合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装置设置有压入装置,可以实现衬套的自动压人,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上盖通过圆柱凸台安装在固定架上,定位准确,同时工作台上还设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用于压紧上盖端部,防止上盖移动,提高衬套装配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压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第四连杆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工作台、11—固定架、12—圆柱凸台、13—压紧装置、14—压入装置、15—气泵、16—气压表、17—气压调节器、18—空气过滤器、19—通气阀、20—防护窗、21—照明灯、101—安装孔、111—第一凸条、112—第二凸条、113—第三凸条、114—第四凸条、115—第五凸条、116—第六凸条、117—第七凸条、118—第八凸条、131—第一底座、132—第一气缸、133—第一连杆、134—第二连杆、135—压杆、136—第一固定块、137—销轴、141—固定板、142—第二气缸、143—连杆组件、144—压板、145—压入杆、146—第二固定块、201—窗架、202—窗板、203—第三固定块、1311—第一底座的上端面、1312—第一凹槽、1313—左侧板、1314—右侧板、1315—后侧板、1321—第一伸缩杆、1351—压头、1361—第二凹槽、1411—竖板、1412—横板、1421—第二伸缩杆、1431—第六连杆、1432—第七连杆、1433—第三连杆、1434—第四连杆、1435—第五连杆、14341—第一支杆、14342—第二支杆、14343—第三支杆、14344—第四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固定有用于定位上盖的固定架11,固定架11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盖的圆柱凸台12,圆柱凸台12的数量与上盖衬套孔的数量相同,工作台10上设有用于压紧上盖的压紧装置13,压紧装置13的数量至少三个,本实施例压紧装置13的数量为四个,压紧装置13包括第一底座131、第一气缸132、第一连杆133、第二连杆134和压杆135,第一底座131安装在固定架11四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技术保护点】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包括工作台(10),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0)上固定有用于定位上盖的固定架(11),固定架(11)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盖的圆柱凸台(12),工作台(10)上设有用于压紧上盖的压紧装置(13),压紧装置(13)的数量至少三个,压紧装置(13)包括第一底座(131)、第一气缸(132)、第一连杆(133)、第二连杆(134)和压杆(135),第一底座(131)安装在固定架(11)四周,第一底座(131)与工作台(10)固定连接,第一底座的上端面(1311)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1312),设定第一凹槽(1312)左右两侧壁为左侧板(1313)和右侧板(1314),设定第一凹槽(1312)后侧壁为后侧板(1315),第一气缸(132)垂直固定在后侧板(1315)上,第一气缸(132)内伸缩有第一伸缩杆(1321),第一伸缩杆(1321)伸入到第一凹槽(1312)内,第一伸缩杆(132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36),第一固定块(136)上设有第二凹槽(1361),第一连杆(133)一端伸入到第二凹槽(1361)内与第一固定块(136)铰接,第一连杆(133)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34)铰接,第一连杆(133)的两侧都设有第二连杆(134),左侧板(1313)上端端部与右侧板(1314)上端端部之间安装有销轴(137),销轴(137)穿过第二连杆(134),第二连杆(134)安装在左侧板(1313)与右侧板(1314)之间,第二连杆(134)中部垂直固定有压杆(135),压杆(135)顶部为压头(1351);工作台(10)上还设有用于将衬套压入到上盖内的压入装置(14),压入装置(1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压入装置(14)布置在固定架(11)周边,工作台(10)端面设有供压入装置(14)安装用的安装孔(101),压入装置(14)包括固定板(141)、第二气缸(142)、连杆组件(143)、压板(144)和压入杆(145),固定板(141)包括竖板(1411)和横板(1412),竖板(1411)与横板(1412)相互垂直,竖板(1411)与横板(1412)一体式,竖板(1411)通过安装孔(101) 伸出工作台(10),横板(1412)和第二气缸(142)安装在安装孔(101)内,第二气缸(142)固定安装在横板(1412)上,第二气缸(142)内伸缩有第二伸缩杆(1421),第二伸缩杆(1421)顶端端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46),第二固定块(146)与连杆组件(143)铰接连接,连杆组件(143)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压入杆(145)数量至少为两个,压入杆(145)固定在压板(144)上并垂直向下延伸,所有压入杆(145)排成一列,连杆组件(143)包括第六连杆(1431)、第七连杆(1432)、第三连杆(1433)、第四连杆(1434)和第五连杆(1435),第七连杆(1432)外形为L形连杆,第六连杆(1431)一端与第二固定块(146)铰接,第六连杆(1431)另一端与第七连杆(1432)铰接,第七连杆(1432)拐角处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七连杆(1432)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433)铰接,第三连杆(1433)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第四连杆(1434)包括第一支杆(14341)、第二支杆(14342)、第三支杆(14343)和第四支杆(14344),第三支杆(14343)一端与第一支杆(14341)连接,第三支杆(14343)另一端与第二支杆(14342)连接,第一支杆(14341)与第二支杆(14342)平行,第四支杆(14344)同时与第二支杆(14342)、第三支杆(14343)固定连接,并设定连接处为汇集部,第一支杆(14341)、第二支杆(14342)、第三支杆(14343)和第四支杆(14344)为一体式,第一支杆(14341)的端部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二支杆(14342)的端部也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三连杆(1433)的中部与汇集部铰接,第五连杆(1435)一端第四支杆(14344)铰接,第五连杆(1435)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第五连杆(1435)平行于第三连杆(1433)。...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包括工作台(10),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0)上固定有用于定位上盖的固定架(11),固定架(11)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盖的圆柱凸台(12),工作台(10)上设有用于压紧上盖的压紧装置(13),压紧装置(13)的数量至少三个,压紧装置(13)包括第一底座(131)、第一气缸(132)、第一连杆(133)、第二连杆(134)和压杆(135),第一底座(131)安装在固定架(11)四周,第一底座(131)与工作台(10)固定连接,第一底座的上端面(1311)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1312),设定第一凹槽(1312)左右两侧壁为左侧板(1313)和右侧板(1314),设定第一凹槽(1312)后侧壁为后侧板(1315),第一气缸(132)垂直固定在后侧板(1315)上,第一气缸(132)内伸缩有第一伸缩杆(1321),第一伸缩杆(1321)伸入到第一凹槽(1312)内,第一伸缩杆(132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36),第一固定块(136)上设有第二凹槽(1361),第一连杆(133)一端伸入到第二凹槽(1361)内与第一固定块(136)铰接,第一连杆(133)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34)铰接,第一连杆(133)的两侧都设有第二连杆(134),左侧板(1313)上端端部与右侧板(1314)上端端部之间安装有销轴(137),销轴(137)穿过第二连杆(134),第二连杆(134)安装在左侧板(1313)与右侧板(1314)之间,第二连杆(134)中部垂直固定有压杆(135),压杆(135)顶部为压头(1351);工作台(10)上还设有用于将衬套压入到上盖内的压入装置(14),压入装置(1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压入装置(14)布置在固定架(11)周边,工作台(10)端面设有供压入装置(14)安装用的安装孔(101),压入装置(14)包括固定板(141)、第二气缸(142)、连杆组件(143)、压板(144)和压入杆(145),固定板(141)包括竖板(1411)和横板(1412),竖板(1411)与横板(1412)相互垂直,竖板(1411)与横板(1412)一体式,竖板(1411)通过安装孔(101)伸出工作台(10),横板(1412)和第二气缸(142)安装在安装孔(101)内,第二气缸(142)固定安装在横板(1412)上,第二气缸(142)内伸缩有第二伸缩杆(1421),第二伸缩杆(1421)顶端端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46),第二固定块(146)与连杆组件(143)铰接连接,连杆组件(143)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压入杆(145)数量至少为两个,压入杆(145)固定在压板(144)上并垂直向下延伸,所有压入杆(145)排成一列,连杆组件(143)包括第六连杆(1431)、第七连杆(1432)、第三连杆(1433)、第四连杆(1434)和第五连杆(1435),第七连杆(1432)外形为L形连杆,第六连杆(1431)一端与第二固定块(146)铰接,第六连杆(1431)另一端与第七连杆(1432)铰接,第七连杆(1432)拐角处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七连杆(1432)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433)铰接,第三连杆(1433)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第四连杆(1434)包括第一支杆(1434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林平雷良育李雪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拂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