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假肢的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386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假肢的衬套(1),该衬套具有内侧和外侧,其中,在内侧与外侧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流动通道(16),该流动通道具有至少一个入口(10)和至少一个出口,其中,单通阀(14)如此设置在至少一个流动通道(16)的延伸中,使得该流动通道仅仅可由至少一个入口(10)流到至少一个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假肢的衬套,该衬套具有内侧和外侧。
技术介绍
在病人的残肢被导入到刚性的假肢筒中之前,这种衬套被拉到残肢上。由现有技术已知不同可能性方案:即,如何将假肢筒进而假肢自身固定在病人的残肢(或固定在残肢上所载有的衬套)上。广泛流行的是如下方法:即,在衬套与假肢筒之间限定尽可能以空气密封的方式封闭的体积,并且在该体积内部形成负压,该负压用于将假肢筒固定吸附在衬套上。这种衬套例如由文献WO2009/062489A1已知。在此,内侧贴靠在残肢上,而外侧例如与假肢筒接触。通过构造具有内衬套和外衬套的衬套,使残肢上的和假肢筒上的吸附得以改善。特别是,外衬套的近端部分可以绕着假肢筒的近端边缘进行折叠。因为基于泄露和微小的不密封性而可能会导致空气总是再流入到已排空的体积中,因此重要的是,要不断维持衬套与假肢筒之间的体积中的负压。对此,对于残肢的不同运动模式和操作形式有意义的是,在该体积中产生且维持不同强度的负压。因此例如必要的是,与假肢的穿戴者例如坐着时相比,在以小腿假肢走路时,在该体积中产生出显著更强的负压。由现有技术已知一系列维持负压的可能性方案。首先,所述体积例如通过电运行的泵被排空。这然而具有一系列缺点。由此,一方面假肢的穿戴者必须一起随身携带该泵的附加重量和体积,并且另一方面必须例如通过电池给该泵不断供电。此外,该泵导致了干扰的噪声生成,这降低了假肢的一般穿着舒适度。因此,在多个实施形式中,将单独的电动泵通过机械泵代替,在该机械泵的情况下,衬套(或位于该衬套中的残肢)的运动被用于排空位于衬套与假肢筒之间的体积。这种实施形式例如由文献US8,197,555B2和US2012/0191217已知。在这两个文献中描述了如下假肢:在该假肢的情况下,在衬套与假肢筒之间在衬套的远端范围内设有如下体积,该体积在负载状态下(即例如在站立时)挤压在一起并且压缩。处于该体积中的空气以这种方式被挤压通过单通阀,该单通阀位于假肢筒中。通过这种方式导致了该体积内部中的压力降低进而导致了负压的维持。由文献DE102006054891A1已知一种杯形假肢筒,其中,在后方区域中,由薄膜所形成的柔性腔设置在假肢筒的内部空间中。这些柔性腔也在行走运动时被挤压在一起,从而包含在腔中的空气通过为此设定的、引导穿过假肢筒的排气导管以及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单通阀而从假肢筒挤压出来。不同于上述实施形式,在此,泵腔然而没有设置在残肢的远端区域中。将残肢运动用于排空体积的这种泵的运行方式例如在文献EP1771659B1中描述。例如,可弹性变形的材料位于泵腔内部中,该材料施加回复力并且由此用于泵腔在卸载状态下又展开并且接收来自要排空的体积的空气。由文献US8,357,206B2和US2012/0191218A1分别已知如下衬套,该衬套在衬套的外侧上设有分布或引导层。该分布或引导层由多孔的且引导气体的材料制成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分布在几乎全部残肢上的泵腔。备选地,也可以连接有单独的外部泵,该外部泵将空气和如果可能的湿气从所述分布或引导层中抽走。在文献US2012/0191218A1中,衬套在残肢的远端区域中还是多孔的,或设有多个孔以及通孔,以便通过这种方式将湿气从残肢中导出。在这些实施形式中,然而也需要出口阀和出口通道,该出口通道引导穿过假肢筒,以便将空气从衬套与假肢筒之间要排空的体积中送出。对于导走通过泵从所述体积中所除去的空气而言所需的单通阀和出口管路或通道通常设置在假肢筒的远端区域中,该假肢筒的结构高度由此被提高并且该假肢筒的构型由此变得复杂。因为假肢筒被个别地适配于假肢的穿戴者,因此值得期望的是:能够给执行适配的矫形外科技术人员提供假肢筒的此外尽可能简单的构型。特别是,在例如在腿的膝盖稍上方截肢的情况下必要的是:假肢的膝盖直接连接至假肢筒的远端端部上,从而在这些情况下对于耗费的阀装置而言位置并不足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假肢的衬套,借助该衬套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用于假肢的衬套解决所提出的任务,该衬套具有内侧和外侧,并且其特征在于,在内侧与外侧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流动通道,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具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其中,单通阀如此设置在至少一个流动通道的延伸范围内,使得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仅能够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被穿流至所述至少一个出口。通过这种方式例如能够将衬套的远端与假肢的假肢筒之间的体积简单地排空,其方式是,利用残肢的运动,而单通阀和流动通道无需设置在假肢筒的远端区域中。也不再需要引导穿过假肢筒,从而特别是不再需要用于维持衬套与假肢筒之间区域中的真空的复杂密封结构。由此,在结构上简化了假肢筒,从而也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地,在内侧与外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泵腔,该至少一个泵腔与所述至少一个流动通道流体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所有对于排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衬套与其上所承载的假肢筒之间的体积所必要的组件能够在衬套自身中设置在内侧与外侧之间。因此不再需要将结构或装置集成或安装在假肢筒中。流动通道的入口建立了泵腔与要排空的体积的连接。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泵腔形成了所述至少一个流动通道的远端,从而入口优选直接通到泵腔中。在衬套的负载状态下(例如以大腿假肢站立时)泵腔被压缩。如果假肢筒穿戴者此时执行一个行走周期,则衬套的远端区域在摆动阶段中从假肢筒壁的远端区域上升。在该情况下,位于要排空的体积中的空气流经流动通道的入口进入到衬套内侧与外侧之间的泵腔中。在随后的站立阶段中,入口被假肢筒的筒壁以空气密封的方式封闭,假肢筒壁压抵该入口,从而位于泵腔中的空气不可能通过入口泄出。作为泵腔然而也可以应用衬套与假肢筒之间的区域。在泵腔被压缩时,位于泵腔中的空气通过流动通道和出口流出,该流动通道如泵腔一样设置在衬套的内侧与外侧之间。在流动通道的、与泵腔对置的端部上(该端部有利地位于衬套的近端边缘上),空气可以离开衬套。如果假肢穿戴者此时执行另外的行走周期,则随着每一步使得假肢筒与衬套之间的空气从位于其间的体积中排空。在残肢与假肢筒之间产生了主动式真空进而产生了期望的吸附力。从所述体积离开的空气的量在每一步中越来越小,直至在所述体积中形成如下负压水平,在该负压水平的情况下阻止了在此被拉到残肢上的衬套从假肢筒的假肢筒内壁脱离。通过这种方式不会导致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泵送效应或者挤压效应(Melkeffekt)。这能够在具有或者不具有集成到衬套中的泵腔的情况下实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衬套可以被假肢穿戴者简单地卷到残肢上。紧接着,假肢穿戴者站到假肢筒中。基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衬套的上述功能方式不必要的是:首先例如通过单独的外部泵来调节设定衬套与假肢筒之间的体积中的预真空或者说初始负压。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至少一个流动通道与单通阀连接,该单通阀阻止了空气流经所述流动通道的至少一个出口。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因为特别是在衬套与假肢筒或者泵腔之间的区域膨胀时(在膨胀的情况下,空气应从要排空的体积经由入口进入到泵腔或者流动通道中)阻止了空气也附加地通过出口而流入到流动通道中。在此证实特别有利的是,单通阀同样设置在衬套的内侧与外侧之间。因此,在该设计方案中,所有对于假肢筒与衬套之间的体积排空而言必要的组件都设置在内侧与外侧之间,从而无需使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假肢的衬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假肢的衬套(1),该衬套具有内侧和外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流动通道(16),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具有至少一个入口(10)和至少一个出口,其中,单通阀(14)如此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流动通道(16)的延伸范围内,使得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仅仅能够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10)被穿流至所述至少一个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22 DE 102014010683.71.一种用于假肢的衬套(1),该衬套具有内侧和外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流动通道(16),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具有至少一个入口(10)和至少一个出口,其中,单通阀(14)如此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流动通道(16)的延伸范围内,使得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仅仅能够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10)被穿流至所述至少一个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泵腔(12),该至少一个泵腔与所述至少一个流动通道(16)流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衬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1)至少区段地具有内衬套(8)和外衬套(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衬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8)和/或所述外衬套(6)由聚氨酯或者硅酮制成。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衬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通阀(14)构造成振动阀。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衬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米勒D·施密特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博克保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