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5402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1 08:25
一种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底座和设置在其上的上层模块板,所述上层模块板的数量是至少二块,所述上层模块板正面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拐点立柱和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对外连接铁路转辙机的接线端子,每个所述上层模块板背面设置有定位立柱,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立柱相配合的立柱安装孔,所述上层模块板上的定位立柱和所述下层底座上不同的立柱安装孔之间为可插拔方式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包括下层底座和设置在其上的上层模块板,所述上层模块板的数量是至少二块,所述上层模块板正面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拐点立柱和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对外连接铁路转辙机的接线端子,所述每个所述上层模块板背面设置有定位立柱,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立柱相配合的立柱安装孔,所述上层模块板上的定位立柱和所述下层底座上不同的立柱安装孔之间为可插拔方式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配线准确、适用性广。【专利说明】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道岔设备辅助部件,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
技术介绍
转辙机是铁路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可以根据指令将道岔转换至定位或反位,然后密贴,并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转辙机还能把道岔的实际位置给出相应的表示,道岔被挤或因故“四开”(两侧尖轨均不密贴)时,及时给出报警和表示,保证行车安全。由此可见,转辙机机内配线尤其重要,而且转辙机安装位置紧邻铁轨、震动频繁,极易产生松动现象。因此对配线工艺要求严格。转辙机内部动作部件较多,配线作业难度大,所以需要一种精细有效的配线工装,以提高配线质量,确保道岔转换设备运行安全、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配线准确、适用性广的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包括下层底座和设置在其上的上层模块板,所述上层模块板的数量是至少二块,所述上层模块板正面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拐点立柱和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对外连接铁路转辙机的接线端子,每个所述上层模块板背面设置有定位立柱,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立柱相配合的立柱安装孔,所述上层模块板上的定位立柱和所述下层底座上不同的立柱安装孔之间为可插拔方式连接。还包括上层辅助板,所述上层辅助板正面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多个辅助板拐点立柱,每个所述上层辅助板背面设置有辅助板定位立柱,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辅助板定位立柱相配合的辅助板立柱安装孔,所述辅助板定位立柱和所述辅助板立柱安装孔之间为可插拔方式连接。至少二块的所述上层模块板为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层辅助板和所述上层模块板之间为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上层模块板的定位立柱的数量为三个,它们成等边三角形形状布置。所述立柱安装孔和辅助板立柱安装孔成纵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立柱安装孔设置在辅助板立柱安装孔的上部。所述接线柱为M5螺钉。所述辅助板拐点立柱和拐点立柱均为04的冷拔料制成。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多块上层模块板的并排安放、加以上层辅助板的纵向安放,构成了模块化组合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设备方便调整布线设备,增加了适用性;2.定位柱的三角形布置,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有利于布线质量的提高;3.接线柱均为M5螺钉,规格统一,接线质量有保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是该技术上层模块板的主视图;图1b是该技术上层模块板的侧视图;图2a是该技术上层辅助板的主视图;图2b是该技术上层辅助板的侧视图图3a是该技术下层底座的主视图;图3b是该技术下层底座的侧视图;图4a是该技术装配后的主视图;图4b是该技术装配后的侧视图。图中:1.上层模块板,12.拐点立柱,13.接线柱,14定位立柱2.上层辅助板,22.辅助板拐点立柱,24.辅助板定位立柱,3.下层底座31.立柱安装孔,32辅助板立柱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4,一种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包括下层底座3和设置在其上的上层模块板1,所述上层模块板I的数量是至少二块,所述上层模块板I正面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拐点立柱12和接线柱13,所述接线柱13对外连接铁路转辙机的接线端子,每个所述上层模块板I背面设置有定位立柱14,所述下层底座3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14立柱相配合的立柱安装孔31,所述上层模块板I上的定位立柱14和所述下层底座3上不同的立柱安装孔31之间为可插拔方式连接。如图2,还包括上层辅助板2,所述上层辅助板2正面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多个辅助板拐点立柱22,每个所述上层辅助板2背面设置有辅助板定位立柱24,所述下层底座3上设置有与所述辅助板定位立柱24相配合的辅助板立柱安装孔32,所述辅助板定位立柱24和所述辅助板立柱安装孔32之间为可插拔方式连接。至少二块的所述上层模块板I为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层辅助板2和所述上层模块板I之间为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本技术的多块上层模块板的并排安放、加以上层辅助板的纵向安放,构成了模块化组合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设备方便调整布线设备,增加了适用性;可满足ZD6、ZD9及其各类衍生机型的配线需求。如图3,每个所述上层模块板I的定位立柱14的数量为三个,它们成等边三角形形状布置。定位柱的三角形布置,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有利于布线质量的提高;所述立柱安装孔31和辅助板立柱安装孔32成纵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立柱安装孔设置在辅助板立柱安装孔的上部。所述接线柱13为M5螺钉。接线柱均为M5螺钉,与转辙机上的接线柱规格统一,接线质量有保障。本实施例中立柱安装孔31设置了 3组,每组所述立柱安装孔31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0-15mm。方便对两块上层模块板I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所述辅助板立柱安装孔32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15_120mm。所述辅助板拐点立柱和拐点立柱均为04的冷拔料制成。该尺寸适合转辙机的安装环境,且冷拔料强度、韧性符合设备要求。本专利是专门为转辙机机内线束的制作而设计的布线工装,该工装是以布线板模拟转辙机的实物,按1:1比例将机内各接线柱及接线端子测绘到布线板上,各导线改变方向处用0 4的冷拔料实现。其采用双层结构,下层作为底座,上层为多个可拆卸的布线模块。上层模块正面铆焊有M5螺钉接线柱、拐点立柱,反面有三个插针立柱用于与底座连接。底座上有很多安装孔,供安装上层模块用,并且安装后各模块水平高度保持一致。通过改变布线模块在底座上的安装位置,即能实现对不同型号转辙机进行配线。(见图4)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底座和设置在其上的上层模块板,所述上层模块板的数量是至少二块,所述上层模块板正面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拐点立柱和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对外连接铁路转辙机的接线端子,每个所述上层模块板背面设置有定位立柱,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立柱相配合的立柱安装孔,所述上层模块板上的定位立柱和所述下层底座上不同的立柱安装孔之间为可插拔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辅助板,所述上层辅助板正面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多个辅助板拐点立柱,每个所述上层辅助板背面设置有辅助板定位立柱,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辅助板定位立柱相配合的辅助板立柱安装孔,所述辅助板定位立柱和所述辅助板立柱安装孔之间为可插拔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转辙机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转辙机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底座和设置在其上的上层模块板,所述上层模块板的数量是至少二块,所述上层模块板正面设置有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拐点立柱和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对外连接铁路转辙机的接线端子,每个所述上层模块板背面设置有定位立柱,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立柱相配合的立柱安装孔,所述上层模块板上的定位立柱和所述下层底座上不同的立柱安装孔之间为可插拔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莲齐东星刘吉业姜海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