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0109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包括用于套置在转辙机一侧上的套体,套体上开设有用于穿置转辙机上检测杆和动作杆的通孔,套体的中间段具有呈波浪状的褶皱纹,套体前端开口口径小于套体后端开口口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采用褶皱纹式结构的设计,能够使转辙机上的动作杆在运动时,能够使套体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目的,能够有效地保护转辙机内的控制电路部分,避免出现故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转辙机的领域,尤其是一种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
技术介绍
当轨道线的两个轨道汇合至一个单轨道时,必须要有转换机机构来为铁路车辆所要求的路线选择两个汇合轨道中的哪个单个轨道对正,转换机构通过移动一对被称为道岔的轨道端部来实现这一目的,使该单个轨道的两根轨对正该两个汇合轨道中的一个或另一个轨道的两根轨。转换机机构由可反转电机驱动,电机线性移动操作杆或推杆,在横切于轨道的方向移动道岔,通过转动螺纹螺杆部件,电机轴的旋转运动能转换成该推行的线性移动,滑动的螺母或滑块可沿该螺纹螺杆部件移动。当滑动的螺母或滑块沿该螺纹螺杆部件移动时,移动推杆,来移动道岔,除移动道岔之外,滑动的螺母常在其移动的端部与在这些端部断开电机或反转电机方向的机构配合。目前转换机机构采用的是转辙机,转辙机在与轨道之间通过连接有动作杆和检测杆,由于转辙机都是安装在外面的,如果遇到下雨天、下雪天等,容易造成雨水进入动作杆和检测杆上,从而进入转辙机上的控制盒内,造成转辙机的失灵等现象,目前在动作杆和检测杆外部罩的防护罩都是采用固定式结构的,在转辙机上的动作杆和检测杆需要检修时,需要拆除原来的防护罩,才能够进行检修,其拆卸麻烦,而且这样的防护罩容易造成灰尘进入,造成动作杆和检测杆的操作误差,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其防水、防尘效果好,能够有效的保护转辙机内控制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包括用于套置在转辙机一侧上的套体,所述的套体上开设有用于穿置转辙机上检测杆和动作杆的通孔,所述的套体的中间段具有呈波浪状的褶皱纹,所述的套体前端开口口径小于套体后端开口 口径。所述的套体的前端边缘上具有向内凹的折边,套体的尾端具有与转辙机一侧相贴合的包边。所述的套体呈锥形结构。为了能够在将套体套置在转辙机的台阶上更加方便,所述的包边外侧壁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方便安装套体的安装耳。为了能够将套体套置在转辙机的台阶上更加方便,所述的安装耳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耳分别连接在包边的两外侧壁上。为了能够具有耐氧化性、抗臭氧和抗侵蚀性以及硫化特性,并且绝缘性能好,所述的套体的材质为三元乙丙合成橡胶,三元乙丙合成橡胶是主要由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这三种共聚物组成,此种橡胶具有最低的比重,能够吸收大量的填料和油而不会影响特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采用褶皱纹式结构的设计,能够使转辙机上的动作杆在运动时,能够使套体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目的,能够有效地保护转辙机内的控制电路部分,避免出现故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体,2.通孔,3.褶皱纹,4.折边,5.包边,6.安装耳,7.转辙机。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包括用于套置在转辙机一侧上的套体1,套体I的材质为三元乙丙合成橡胶,套体I呈锥形结构,套体I上开设有用于穿置转辙机7上检测杆和动作杆的通孔2,套体I的中间段具有呈波浪状的褶皱纹3,套体I前端开口口径小于套体I后端开口口径,套体I的前端边缘上具有向内凹的折边4,套体I的尾端具有与转辙机一侧相贴合的包边5,在包边5外侧壁上连接有两个方便安装套体I的安装耳6,两个安装耳6分别连接在包边5的两外侧壁上。如图2所示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安装在铁路一侧的用于进行控制轨道的汇合的转辙机7,首先需要拆卸转辙机7上的动作杆上的连接段和检测杆上的连接段,然后将此防尘套的套体I套在转辙机7侧面的台阶上,然后利用抱箍抱在套体I尾端的包边5上并形成密封结构,此时动作杆和检测杆从套体I的尾端穿入从套体I的前端穿出,褶皱纹11能够随意拉伸长度。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套置在转辙机一侧上的套体(1),所述的套体(I)上开设有用于穿置转辙机上检测杆和动作杆的通孔(2),所述的套体(I)的中间段具有呈波浪状的褶皱纹(3),所述的套体(I)前端开口 口径小于套体(I)后端开口 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其特征是:所述的套体(I)的前端边缘上具有向内凹的折边(4 ),套体(I)的尾端具有与转辙机一侧相贴合的包边(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其特征是:所述的套体(I)呈锥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其特征是:所述的包边(5)外侧壁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方便安装套体(I)的安装耳(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耳(6)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耳(6 )分别连接在包边(5 )的两外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其特征是:所述的套体(I)的材质为三元乙丙合成橡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包括用于套置在转辙机一侧上的套体,套体上开设有用于穿置转辙机上检测杆和动作杆的通孔,套体的中间段具有呈波浪状的褶皱纹,套体前端开口口径小于套体后端开口口径。本技术的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采用褶皱纹式结构的设计,能够使转辙机上的动作杆在运动时,能够使套体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目的,能够有效地保护转辙机内的控制电路部分,避免出现故障。文档编号F16J15/52GK202937819SQ20122028376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伟钢 申请人:常州市武进顺达铁路工程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转辙机专用防尘套,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套置在转辙机一侧上的套体(1),所述的套体(1)上开设有用于穿置转辙机上检测杆和动作杆的通孔(2),所述的套体(1)的中间段具有呈波浪状的褶皱纹(3),所述的套体(1)前端开口口径小于套体(1)后端开口口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顺达铁路工程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