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比例继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440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01:05
一种汽车比例继动阀,包括继动阀(8)和比例阀(3),继动阀(8)和比例阀(3)分别相邻设置,继动阀(8)和比例阀(3)以上阀体(1)、下阀体(2)为基体,上阀体(1)、下阀体(2)构成控制口4口,进气口1口,出气口2口和排气口3口,其特征在于:继动阀(8)在上阀体(1)内设有可纵向运动的继动活塞(4),在下阀体(2)内设有橡胶阀门(5)、回位弹簧(6)和弹簧座(7),回位弹簧(6)设在弹簧座(7)上,回位弹簧(6)顶在橡胶阀门(5)下,橡胶阀门(5)与继动活塞(4)相对应,所述的继动活塞(4)纵向运动可使所述的橡胶阀门(5)一起随动;比例阀(3)在上阀体(1)内设有线圈(31)和电磁阀体(32),在线圈内设有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动铁芯(35)与顶针(37)连接一体,顶针(37)下设有阀门一(39),对应阀门一(39)的下面设有阀杆(40),阀杆(40)下设有阀门二(41),顶针(37)纵向运动通过阀门一(39)传递至阀杆(40)从而使阀门二(41)随动,阀门二(41)下方设有比例调压气室(b),比例调压气室(b)经过通道(d)与继动活塞(4)的上腔相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比例继动阀,包括继动阀和比例阀,继动阀在上阀体内设有可纵向运动的继动活塞,在下阀体内设有橡胶阀门、回位弹簧和弹簧座,继动活塞纵向运动可使所述的橡胶阀门一起随动;比例阀设有线圈和电磁阀体,在线圈内设有动铁芯和静铁芯,动铁芯与顶针连接一体,顶针下设有阀门一,顶针纵向运动通过阀门一传递至阀杆从而使阀门二随动,阀门二下方设有比例调压气室,比例调压气室经过通道与继动活塞的上腔相通。本技术采用了电信号比例控制制动气压,取代了传统的气压控制传输过程,使汽车各车轮同步制动。【专利说明】一种汽车比例继动阀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业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比例继动阀。
技术介绍
汽车的种类很多,有的汽车轴距较长,其制动管路也相应较长,制动过程中的气压滞后,严重地影响了行车的安全。目前在装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车辆中,对于高速行驶的长轴距车辆,气压制动的反应时间滞后问题仍然是主要问题,由此需要更为精确控制的电子制动系统,实现缩短制动距尚和改善制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与汽车电子控制气压系统配套使用的汽车比例继动阀,能更为精确控制的电子制动系统,实现缩短制动距离和改善制动稳定性,并在在电控失效故障时,能实现普通继动阀的功能。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比例继动阀,包括继动阀8和比例阀3,继动阀8和比例阀3分别相邻设置,继动阀8和比例阀以上阀体1、下阀体2为基体,上阀体1、下阀体2构成控制口 4 口,进气口 I 口,出气口 2 口和排气口 3 口,继动阀8在上阀体I内设有可纵向运动的继动活塞4,在下阀体2内设有橡胶阀门5、回位弹簧6和弹簧座7,回位弹簧6设在弹簧座7上,回位弹簧6顶在橡胶阀门5下,橡胶阀门5与继动活塞4相对应,所述的继动活塞4纵向运动可使所述的橡胶阀门5 —起随动;比例阀3在上阀体I内设有线圈31和电磁阀体32,在线圈内设有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动铁芯35与顶针37连接一体,顶针37下设有阀门一 39,对应阀门一 39的下面设有阀杆40,阀杆40下设有阀门二 41,顶针37纵向运动通过阀门一 39传递至阀杆40从而使阀门二 41随动,阀门二 41下方设有比例调压气室b,比例调压气室b经过通道d与继动活塞4的上腔相通。具体使用时,动铁芯35和阀门一 39通过顶针37互相连接一体,可纵向运动将电磁力转化为比例调压气室b的控制气压。具体实施时,动铁芯35与静铁芯38之间设有弹簧36,在线圈未通电时使阀门一39与阀杆40之间存在开度,控制口 4 口通过阀杆40内孔和通道d与继动活塞4的上腔相通。具体实施时,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相对应处分别设有平行的斜面,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间形成斜面电磁气隙。斜面电磁气隙可增加电磁吸力。具体实施时,静铁芯38的上面设有封头33,封头33和静铁芯38之间有隔磁环34。隔磁环34保证磁力有效集中在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斜面之间。具体实施时,在阀门二 41下方设有调压弹簧42和调压螺钉(43),通过调压螺钉43可以改变调压弹簧42的压缩弹力,使在线圈通电时可对应调定电流与比例调压气室b的控制气压的对应关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采用了电信号比例控制制动气压,取代了传统的气压控制传输过程,使汽车各车轮同步制动。(2)本技术比例阀中调压弹簧的力是可调节的,可更加精确控制电信号与制动气压的对应关系,缩短制动时间。(3)本技术即使在电控失效故障时,能实现普通继动阀的功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阀体 2、下阀体3、比例阀4、继动活塞5、橡胶阀门6、回位弹簧 7、弹簧座 8、继动阀31、线圈 32、电磁阀体33、封头 34、隔磁环 35、动铁芯36、弹簧37、顶针38、静铁芯39、阀门一 40、阀杆41、阀门二 42、调压弹簧 43、调压螺钉 I 口:进气口 ;2 口:出气口 ;3 口:排气口 ;4 口:控制口 ;a、C、d、e:通道;b、比例调压气室。【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一种汽车比例继动阀,包括继动阀8和比例阀3,继动阀8和比例阀3分别相邻设置,继动阀8和比例阀3以上阀体1、下阀体2为基体,上阀体1、下阀体2构成控制口 4 口,进气口 I 口,出气口 2 口和排气口 3 口,继动阀8在上阀体I内设有可纵向运动的继动活塞4,在下阀体2内设有橡胶阀门5、回位弹簧6和弹簧座7,回位弹簧6设在弹簧座7上,回位弹簧6顶在橡胶阀门5下,橡胶阀门5与继动活塞4相对应,所述的继动活塞4纵向运动可使所述的橡胶阀门5 —起随动;比例阀3在上阀体I内设有线圈31和电磁阀体32,在线圈内设有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动铁芯35与顶针37连接一体,顶针37下设有阀门一 39,对应阀门一 39的下面设有阀杆40,阀杆40下设有阀门二 41,顶针37纵向运动通过阀门一 39传递至阀杆40从而使阀门二 41随动,阀门二 41下方设有比例调压气室b,比例调压气室b经过通道d与继动活塞4的上腔相通。动铁芯35和阀门一 39通过顶针37互相连接一体,可纵向运动将电磁力转化为比例调压气室b的控制气压,动铁芯35与静铁芯38之间设有弹簧36,在线圈未通电时使阀门一 39与阀杆40之间存在开度,控制口 4 口通过阀杆40内孔和通道d与继动活塞4的上腔相通,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相对应处分别设有平行的斜面,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间形成斜面电磁气隙,斜面电磁气隙可增加电磁吸力。静铁芯38的上面设有封头33,封头33和静铁芯38之间有隔磁环34。隔磁环34保证磁力有效集中在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斜面之间。在阀门二 41下方设有调压弹簧42和调压螺钉43,通过调压螺钉43可以改变调压弹簧42的压缩弹力,使在线圈通电时可对应调定电流与比例调压气室b的控制气压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该进气口 I 口接贮气筒,控制口 4 口接制动总阀的输出口,出气口 2口接车桥左右侧制动气室或弹簧制动气室的膜片腔,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电子控制系统根据驾驶员踩踏板的速度和踏板的行程计算出此减速度对应的每个制动气室需要的制动压力,从而控制输入电流到达线圈31,使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之间产生电磁吸力,与阀门一 39制成一体的动铁芯35向下运动,由此带动与阀门二 41制成一体的阀杆40向下运动,从而打开阀门通道a,使进气口 I 口的压缩空气进入气比例控制气室b,并经过通道d到达继动活塞上腔,使继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橡胶阀门5向下运动,从而打开阀门通道e,使进气口 I 口的压缩空气通过通道c进入继动活塞4下腔,并通过出气口 2 口到达制动气室。同时,调压弹簧42和比例控制气室b的压差力与电磁力的大小达到平衡,使阀门通道a关闭,此时活塞上下腔的气压也达到平衡,使阀门通道d关闭,从而实现了输入定电流值对应的制动气压输出,第一时间达到最佳制动力控制的目的。当电路出现故障时,比例阀电磁控制部分失效,则能完成普通继动阀的功能。制动总压输出的气压通过控制口 4 口经过阀杆40内孔到达比例控制气室b,再经过通道d到达继动活塞上腔,使继动活塞向下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比例继动阀,包括继动阀(8)和比例阀(3),继动阀(8)和比例阀(3)分别相邻设置,继动阀(8)和比例阀(3)以上阀体(1)、下阀体(2)为基体,上阀体(1)、下阀体(2)构成控制口4口,进气口1口,出气口2口和排气口3口,其特征在于:继动阀(8)在上阀体(1)内设有可纵向运动的继动活塞(4),在下阀体(2)内设有橡胶阀门(5)、回位弹簧(6)和弹簧座(7),回位弹簧(6)设在弹簧座(7)上,回位弹簧(6)顶在橡胶阀门(5)下,橡胶阀门(5)与继动活塞(4)相对应,所述的继动活塞(4)纵向运动可使所述的橡胶阀门(5)一起随动;比例阀(3)在上阀体(1)内设有线圈(31)和电磁阀体(32),在线圈内设有动铁芯(35)和静铁芯(38),动铁芯(35)与顶针(37)连接一体,顶针(37)下设有阀门一(39),对应阀门一(39)的下面设有阀杆(40),阀杆(40)下设有阀门二(41),顶针(37)纵向运动通过阀门一(39)传递至阀杆(40)从而使阀门二(41)随动,阀门二(41)下方设有比例调压气室(b),比例调压气室(b)经过通道(d)与继动活塞(4)的上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马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