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及电动轮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6292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及电动轮自卸车,包括筒状的后桥壳体,所述后桥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周向布置的环向加强筋及至少一个轴向布置的轴向加强筋,所述轴向加强筋与所述环向加强筋交错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及电动轮自卸车,通过设置交错布置的轴向加强筋及环向加强筋,可提高后桥壳刚度及抗疲劳强度,使后桥壳不容易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电动轮自卸车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及电动轮自卸车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轮自卸车后桥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及电动轮自卸车。
技术介绍
后桥壳是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的主承力件之一,其内部安装有主轴减速器、半轴等零件,它承受车辆的重力并将车轮上的各种作用力通过悬架系统传给车架或车身。现有技术中,由于矿用电动自卸车作业环境恶劣,而且矿用自卸车有效装载量不断加大,对后桥壳的刚度及疲劳强度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矿用电动自卸车用后桥壳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后桥壳受力情况复杂,容易导致变形,从而使整个后桥寿命下降,影响矿用自卸车的正常安全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及电动轮自卸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后桥壳容易变形,导致整个后桥寿命下降,从而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包括筒状的后桥壳体,所述后桥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周向布置的环向加强筋及至少一个轴向布置的轴向加强筋,所述轴向加强筋与所述环向加强筋交错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包括有如上所述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及电动轮自卸车,通过设置交错布置的轴向加强筋及环向加强筋,可提高后桥壳刚度及抗疲劳强度,使后桥壳不容易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电动轮自卸车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中环向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中加强筋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如图1所示,该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包括筒状的后桥壳体1,该后桥壳体I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周向布置的环向加强筋2及至少一个轴向布置的轴向加强筋3,环向加强筋2与轴向加强筋3具体可通过焊接固定在后桥壳体I的内壁上,环向布置的环向加强筋2与轴向布置的轴向加强筋3交错,可在轴向和周向方向上对后桥壳进行加强,提高后桥壳的刚度,使后桥壳在装配时及自卸车满载运行时不容易变形。本实施例中,由于环向加强筋2与轴向加强筋3交错布置,为便于装配,每个轴向加强筋3可由多个加强筋段组合而成,具体如图2所示,轴向加强筋3包括多个加强筋段31(各个加强筋段31的长度可不同,根据环向加强筋2的间隔距离来确定),加强筋段31固定在端部及各环向加强筋2之间,在一个长度方向上的多个加强筋段31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的轴向加强筋3。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不,在后桥壳体I如端设直有两个方形的通风孔4,后端设置有一个圆形的通风孔5,用于通风散热。其中,在此所指的前端、后端是指后桥壳安装于车辆上时,相对车辆的前端和后端,环向加强筋2及轴向加强筋3的设置需避开通风孔4及通风孔5。本实施例中,在后桥壳体I上间隔设置有四个环向加强筋2,多个轴向加强筋3均匀排布在弧形内壁上,相邻两个轴向加强筋3之间的弧形角度为18° (两轴向加强筋3之间的弧形角度不限于18°,环向加强筋2的数量也不限于四个,加强筋的布置密度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环向加强筋2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环向加强筋2为外径与后桥壳体I内壁直径相适配的环形体,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清理进入到后桥壳体I内部的铁屑、砂石等杂质,在环向加强筋2与后桥壳体I相固定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拱形槽201,第一拱形槽201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第一拱形槽201优选设置在后桥壳体I的下部位置,可便于通过第一拱形槽201将杂质等排出;本实施例中,组成轴向加强筋3的加强筋段31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各个加强筋段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长度不同),为便于清理后桥壳体I内部的砂石等杂质,加强筋段31与后桥壳体I固定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拱形槽301,每个加强筋段31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拱形槽301,后桥壳体I内部的砂石等杂质可通过第一拱形槽201及第二拱形槽301排出。另外,为安装方便,将加强筋段31与第二拱形槽301同侧的两个相对角设置为倒角。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后桥壳进行装配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后桥壳体I放置于工作台上;将四个环向加强筋2定位在后桥壳体I的内壁上,其中,第一拱形槽201位于后桥壳体I下部的位置,便于清理铁屑、砂石和污水等;[0021 ] 将加强筋段31定位在环向加强筋2之间,在轴向方向连成一整条轴向加强筋3,相邻的两轴向加强筋3之间的弧形角度为18°,在布置环向加强筋2及轴向加强筋3时避开后桥壳体I上开设的通风孔;待所有加强筋定位好之后即可开始焊接,对定位好加强筋的后桥壳进行焊接,可减少焊接变形,保证后桥壳的圆柱度。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通过设置交错布置的轴向加强筋及环向加强筋,可提高后桥壳刚度及抗疲劳强度,使后桥壳不容易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在各加强筋上设置拱形槽,可便于清理后桥壳内部的砂石等杂质,保证牵引电动机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该电动轮自卸车包括有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后桥壳体,所述后桥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周向布置的环向加强筋及至少一个轴向布置的轴向加强筋,所述轴向加强筋与所述环向加强筋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后桥壳体,所述后桥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周向布置的环向加强筋及至少一个轴向布置的轴向加强筋,所述轴向加强筋与所述环向加强筋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加强筋与所述后桥壳体固定的一侧设置有拱形槽,所述轴向加强筋与所述后桥壳体固定的一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伯男刘少权孙冰慧吴勇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