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伸缩式机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271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伸缩式机翼。具体说,是能在高山、峡谷等复杂地域起降的小型飞行器上的伸缩式机翼。它包括呈竖向布置的机身,机身重心中部后侧固定有翼罩,所述翼罩左右两端均有出口,其内腔的中心有蜗轮箱,蜗轮箱的左右两侧均有伸缩翼,所述伸缩翼与所述出口间呈滑动配合。所述两伸缩翼的外端下边均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内均有翼块。蜗轮箱内有蜗轮蜗杆机构等,通过蜗轮蜗杆机构等实现伸缩翼的伸缩和翼块角度的调节。安装有这伸缩式机翼的飞行器,油耗小,飞行速度块,航程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伸缩式机翼。具体说,是能在高山、峡谷等复杂地域起降的小型飞行器上的伸缩式机翼。它包括呈竖向布置的机身,机身重心中部后侧固定有翼罩,所述翼罩左右两端均有出口,其内腔的中心有蜗轮箱,蜗轮箱的左右两侧均有伸缩翼,所述伸缩翼与所述出口间呈滑动配合。所述两伸缩翼的外端下边均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内均有翼块。蜗轮箱内有蜗轮蜗杆机构等,通过蜗轮蜗杆机构等实现伸缩翼的伸缩和翼块角度的调节。安装有这伸缩式机翼的飞行器,油耗小,飞行速度块,航程长。【专利说明】飞行器伸缩式机翼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机翼。具体说,是能在高山、峡谷等复杂地域起降的小型飞行器上的伸缩式机翼。
技术介绍
中国 号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能在高山、峡谷等狭小复杂地形起降的小型飞行器。这种小型飞行器含有主架、两个涵道、横向摆翼、纵向摆翼、方向控制机构、发动机和支架,所述两涵道的轴线相平行。所述涵道内腔的中心有轴座,轴座与涵道的内壁四周间均布有支撑。轴座内有桨轴且二者间呈可旋转状配合。桨轴上端有螺旋桨,所述两涵道的外壁间借助连接架相连。所述主架连接在连接架的底部,主架的前侧有座椅。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借助第一传动机构与两桨轴相连。所述方向控制机构处于主架上,方向控制机构通过左右操作手柄机构分别与横向摆翼和纵向摆翼相连。起降时,由发动机产生动力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两个涵道内的桨轴及桨叶旋转,从而使飞行器产生上升力。飞行时,由两套手柄操作机构分别带动横向摆翼和纵向摆翼旋转,以满足飞行器的前行、左转弯或右转弯需要。由于这种小型飞行器可在高山、峡谷之类的狭小复杂地形起降,可应用于抗洪救灾和地震救灾以及其他民用和防护领域,满足其它大型飞行器如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无法达到的要求。但由于这种飞行器的起飞完全依靠两个涵道内的螺旋桨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升力来实现,耗油量较多,大部分功耗都用在了提升飞行器的自重上,真正用在飞行器向前飞行的功耗较小,使得这种飞行器油耗大,飞行速度慢,航程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飞行器伸缩式机翼。安装有这伸缩式机翼的飞行器,油耗小,飞行速度块,航程长。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飞行器伸缩式机翼包括在静态下呈竖向布置的机身,其特点是所述机身重心的中部后侧固定有翼罩,所述翼罩竖直两边的连线构成的平面与机身的轴线相平行,其横向长度大于机身的横向宽度,其左右两端均有出口,其内腔的中心有蜗轮箱,蜗轮箱的左右两侧均有伸缩翼,所述伸缩翼与所述出口间呈滑动配合。所述两伸缩翼的外端下边均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内均有用来进行机身平衡调节的翼块。所述蜗轮箱的两侧壁上均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所述蜗轮箱内有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的两端均分别呈可旋转状安装在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内。与第一轴孔相对的两伸缩翼上均有纵向螺孔,所述纵向螺孔内均有螺杆,所述两螺杆的螺纹分别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螺孔与对应螺杆相配合。所述两第一螺杆的里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轮轴的两端。所述第一轮轴上固定有第一蜗轮,蜗轮箱内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哨合在一起。与所述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对应的两个所述伸缩翼上和相应翼块上均有杆孔,杆孔内均有连杆1101,所述两连杆1101为可伸缩连杆,两连杆1101 —端通过万向节分别与所述第二轮轴和第三轮轴一端相固连,所述连杆1101另一端分别呈滑动状穿过一个所述伸缩翼上的杆孔后固定在相应翼块上的杆孔内。所述第二轮轴上固定有第二蜗轮,所述蜗轮箱内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三轮轴上和第二轮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一端分别连有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蜗杆两端相对的蜗轮箱箱壁上均有轴孔,所述第一蜗杆两端分别借助轴承安装在所述相应轴孔内。所述第二蜗杆两端相对的蜗轮箱箱壁上均有轴孔,所述第二蜗杆两端分别借助轴承安装在所述相应轴孔内。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是电动机。所述翼罩外端的出口上下边均有内凸边,使得出口的尺寸小于翼罩的内腔;相应地,所述伸缩翼的里端有与翼罩内腔尺寸相匹配且能防止伸缩翼滑出翼罩的上下凸台。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在所述机身重心的上部后侧固定有翼罩,所述翼罩左右两端均有出口,其内腔的中心有蜗轮箱,蜗轮箱的左右两侧均有伸缩翼,所述伸缩翼与所述出口间呈滑动配合。所述两伸缩翼的外端下边均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内均有用来进行机身平衡调节的翼块。通过蜗轮箱内的一套蜗轮蜗杆系统可实现两伸缩翼的同步伸缩,伸缩翼伸出时,钢丝绳随着慢慢伸出,当机翼完全伸出时,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这样加强机翼的刚度,防止机翼的刚度不够发生变形,机翼收缩时,钢丝绳也慢慢卷入收缩卷筒里。当飞行器起飞时,依靠两个涵道内的螺旋桨产生向上的升力,使飞行器垂直向上起飞。当飞行器向上起飞到所需高度需要向前飞行时,借助动力机构带动蜗轮蜗杆系统中的蜗杆旋转,再由蜗杆带动蜗轮及第一轮轴及螺杆旋转,从而使两个伸缩翼向外伸出,通过调节舵板,使飞行器由竖直飞行状态转入水平飞行状态,从而成为固定翼飞行器,通过机翼给飞行器带来较大的浮力,涵道螺旋桨向上的升力转为向前的推力,推动飞行器快速的向前飞行。从而降低了直升型飞行器的油耗,提高了飞行速度,延长了航程。使得本技术同时具备直升机不需要跑道可以垂直起降的优点,固定翼飞机飞行速度快,航程远,功效高的优点,同时克服了直升机飞行速度慢,功效低,航程短,固定翼飞机需要很长的跑道的缺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飞行器伸缩式机翼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I点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4的C-C剖视示意图;图7是翼罩与伸缩翼配合示意图;图8是图7的D-D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f图8所示,本技术的飞行器伸缩式机翼包括在静态下呈竖向布置的机身4,所述机身4重心的上部后侧固定有翼罩2,所述翼罩2竖直两边的连线构成的平面与机身4的轴线相平行,其横向长度大于机身4的横向宽度,其左右两端均加工有出口,其内腔的中心设置有蜗轮箱6,蜗轮箱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伸缩翼1,所述伸缩翼I与所述出口间呈滑动配合。所述两伸缩翼I的外端下边均加工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内均设置有用来进行机身4平衡调节的翼块5。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内均有轴承14,所述第一轮轴9、第二轮轴10和第三轮轴11的两端分别借助所述轴承14安装在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内。所述蜗轮箱6的两侧壁上均加工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所述蜗轮箱6内设置有第一轮轴9、第二轮轴10和第三轮轴11,所述第一轮轴9、第二轮轴10和第三轮轴11的两端均分别呈可旋转状安装在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内。与第一轴孔相对的两伸缩翼I上均加工有纵向螺孔,所述纵向螺孔内均安装有螺杆8,所述两螺杆8的螺纹分别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螺孔与对应螺杆8相配合。所述两螺杆8的里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轮轴9的两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飞行器伸缩式机翼,包括在静态下呈竖向布置的机身(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4)重心的中部后侧固定有翼罩(2),所述翼罩(2)竖直两边的连线构成的平面与机身(4)的轴线相平行,其横向长度大于机身(4)的横向宽度,其左右两端均有出口,其内腔的中心有蜗轮箱(6),蜗轮箱(6)的左右两侧均有伸缩翼(1),所述伸缩翼(1)与所述出口间呈滑动配合;所述两伸缩翼(1)的外端下边均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内均有用来进行机身(4)平衡调节的翼块(5);所述蜗轮箱(6)的两侧壁上均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所述蜗轮箱(6)内有第一轮轴(9)、第二轮轴(10)和第三轮轴(11),所述第一轮轴(9)、第二轮轴(10)和第三轮轴(11)的两端均分别呈可旋转状安装在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内;与第一轴孔相对的两伸缩翼上均有纵向螺孔,所述纵向螺孔内均有螺杆(8),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分别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螺孔与对应螺杆相配合,所述两螺杆(8)的里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轮轴(9)的两端;所述第一轮轴(9)上固定有第一蜗轮(13),蜗轮箱(6)内有第一蜗杆(12),第一蜗杆(12)与第一蜗轮(13)啮合在一起;与所述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对应的两个所述伸缩翼(1)上和相应翼块(5)上均有杆孔,杆孔内均有连杆(1101),所述连杆(1101)为可伸缩连杆,两连杆(1101)的一端通过万向节分别与所述第二轮轴(10)和第三轮轴(11)一端相固连,所述连杆(1101)另一端分别呈滑动状穿过一个所述伸缩翼(1)上的杆孔后固定在相应翼块(5)上的杆孔内;所述第二轮轴(10)上固定有第二蜗轮(16),所述蜗轮箱(6)内有第二蜗杆(15),所述第二蜗杆(15)与第二蜗轮(16)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三轮轴(11)上和第二轮轴(10)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所述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蜗杆(12)和第二蜗杆(15)一端分别连有第一动力机构(19)和第二动力机构(19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振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