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机翼转动装置,是用于无人飞行器机翼结构可相对移动的部件,特别涉及无人飞行器机翼变后掠蜗杆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无人飞行器要求根据执行任务的不同,能够自动改变外形,适应飞行需求。可根据质量、速度及飞行轨迹自动调节机翼后掠角,以达到飞行中性能最优,提高航程;可通过减小后掠角,增加翼展,提高升阻比,以提高升限及飞行时间;可通过增大后掠角,提高飞行速度。传统变后掠结构多采用燃气活塞加撑杆(拉杆)结构,尺寸、重量较大,且不能实现连续无级改变后掠角,也不可多次改变后掠角,锁死机构复杂且可靠性低,极大的限制了变后掠结构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翼变后掠蜗杆传动机构,根据无人飞行器需要, 任意变机翼后掠角,大幅度提升飞行性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无人飞行器机翼变后掠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蜗杆传动齿轮、电机、电机传动齿轮、机盒、机翼、蜗轮轴、固定支架、蜗杆轴,机盒内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传动轴安装有电机传动齿轮,电机传动齿轮与蜗杆轴一顶端的蜗杆传动齿轮啮合连接,蜗杆安装于蜗杆轴上,蜗杆轴的中段装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机盒固定连接,二个蜗轮分 ...
【技术保护点】
1.无人飞行器机翼变后掠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1]、蜗杆[2]、蜗杆传动齿轮[3]、电机[4]、电机传动齿轮[5]、机盒[6]、机翼[7]、蜗轮轴[8]、固定支架[9]、蜗杆轴[10],其特征在于,机盒[6]内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传动轴安装有电机传动齿轮[5],电机传动齿轮[5]与蜗杆轴[10]一顶端的蜗杆传动齿轮[3]啮合连接,蜗杆[2]安装于蜗杆轴[10]上,蜗杆轴[10]的中段装有固定支架[9],固定支架[9]与机盒[6]固定连接,二个蜗轮[1]分别置于蜗杆[2]两边并与蜗杆[2]啮合连接,蜗轮[1]与蜗轮轴[8]固定连接,蜗轮轴[8]的一端与机盒[ ...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飞行器机翼变后掠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1]、蜗杆[2]、蜗杆传动齿轮[3]、 电机[4]、电机传动齿轮[5]、机盒[6]、机翼[7]、蜗轮轴[8]、固定支架[9]、蜗杆轴[10],其特征在于,机盒[6]内固定安装有电机W],电机[4]的传动轴安装有电机传动齿轮[5],电机传动齿轮[5]与蜗杆轴[10] —顶端的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宝瑞,刘涛,李永盛,周学武,杨会林,鄢琴涛,高辉,魏树孝,李坤,欧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