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嘴外置式无内胎车轮轮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224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门嘴外置式无内胎车轮轮辐,所述的轮辐为锥台筒形,大直径端为敞口,小直径端为轮辐平面,轮辐平面中心为车轴孔,轮辐平面中上分布有螺栓孔,轮辐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包括常规散热孔、气嘴散热孔,气嘴散热孔设置在对应气门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轮辋上的气门嘴需要从散热孔处伸出来而散热孔又不能干涉,因此只需把气门嘴处的气嘴散热孔做成长椭圆形状;其余的常规散热孔由于只起到散热作用即可,因此把常规散热孔的位置在制造时,把其向轮辐平面方向移动,从而增加散热孔至轮辐合成配合焊接部位距离,这样可使轮辐与轮辋配合面增大,从而增强该处的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门嘴外置式无内胎车轮轮辐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门嘴外置式无内胎车轮轮辐。
技术介绍
车轮是车辆行走时传递车身与路面的力的支撑件,而轮辐又是保证车轮承受支撑载荷时的主要受力件,尤其是载重货车、客车等大型车辆,对车轮轮辐的承载力、安全性等要求更高。车辆行走时车轮会产生大量高温,若不及时散去,会引起轮胎爆破,严重时还会造成刹车不灵。因此,为了保证车辆行走时车轮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的散去,在轮辐上专门制造有散热孔。但散热孔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轮辐的强度,特别是气门嘴外置式这种无内胎车轮。由于其气门嘴位于轮辐的外部,气门嘴需要从轮辐上的散热孔处突出来,而又得保证散热孔不能干涉气门嘴,这样就需要把散热孔的位置向轮辋与轮辐合成焊接的部位移动到足够高位置,由于轮辐高度是固定尺寸,散热孔位置高(向轮辐端面位置偏移多),造成轮辐与轮辋贴合部位尺寸少,这样会引起此处强度降低,使用过程中易从该处开裂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孔经过改进,气门嘴可从轮辐上的散热孔处突出来,同时保证散热孔不干涉气门嘴的气门嘴外置式无内胎车轮轮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门嘴外置式无内胎车轮轮辐,所述的轮辐为锥台筒形,大直径端为敞口,小直径端为轮辐平面,轮辐平面中心为车轴孔,轮辐平面中上分布有螺栓孔,轮辐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包括常规散热孔、气嘴散热孔,气嘴散热孔设置在对应气门嘴的位置。作为优选,常规散热孔的位置比气嘴散热孔的位置更靠近轮辐平面。作为优选,气嘴散热孔的长度足够气门嘴全部露出。作为优选,嘴散热孔为椭圆形孔。作为优选,气嘴散热孔的长轴方向与轮辐车轴孔的水平轴线的方向相同。作为优选,常规散热孔为圆形孔或椭圆形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轮辋上的气门嘴需要从散热孔处伸出来而散热孔又不能干涉,因此只需把气门嘴处的气嘴散热孔做成长椭圆形状;其余的常规散热孔由于只起到散热作用即可,因此把常规散热孔的位置在制造时,把其向轮辐平面方向移动,从而增加散热孔至轮辐合成配合焊接部位距离,这样可使轮辐与轮辋配合面增大,从而增强该处的强度。本技术通过对轮辐上散热孔的位置的改变,安装气门嘴处的气嘴散热孔的形状的改变,既能使安装气门嘴时散热孔不干涉,常规散热孔位置的改变又能使轮辐与轮辋配合面增加,起到配合面处强度增加的目的,从而使该处不易开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轮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 A示意图;图3是气嘴散热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常规散热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敞口,2是轮辐平面,3是车轴孔,4是螺栓孔,5是常规散热孔,6是气嘴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气门嘴外置式无内胎车轮轮辐,所述的轮辐为锥台筒形,大直径端为敞口 1,小直径端为轮辐平面2,轮辐平面2中心为车轴孔3,轮辐平面2中上分布有螺栓孔4,用于与车轮整体的固定。轮辐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包括常规散热孔5、气嘴散热孔6,气嘴散热孔6设置在对应气门嘴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气嘴散热孔6为椭圆形孔,气嘴散热孔6的长度足够气门嘴全部露出。常规散热孔5为圆形孔,如图4所示,或者为椭圆形孔。常规散热孔5依车轮的大小,可设计不等的数量。散热孔的设计不但可以减轻轮辐的重量,而且起着对车轮散热的作用。气嘴散热孔6的长轴方向与轮辐车轴孔3的水平轴线的方向相同。为了保证散热性能的同时,增加轮辐与轮辋的连接面积,常规散热孔5的位置比气嘴散热孔6的位置更靠近轮辐平面2。常规散热孔5的圆周中心线与气嘴散热孔6的椭圆形中心线不在同一中心线上,气嘴散热孔6的椭圆形中心线靠轮辐端面,常规散热孔5的中心线靠近轮辐平面2。气嘴散热孔6与常规散热孔5是由两道工序制造而成。这两道工序不分先后,一般是轮辐旋压成型后在分别冲裁制造常规散热孔5、气嘴散热孔6。气嘴散热孔6的位置根据轮辋上气门嘴的位置确定,保证其高度不能与气门嘴干涉。常规散热孔5的位置位于锥形筒形的中间部位,具体位置根据不同产品确定。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门嘴外置式无内胎车轮轮辐,所述的轮辐为锥台筒形,大直径端为敞口,小直径端为轮辐平面,轮辐平面中心为车轴孔,轮辐平面上分布有螺栓孔,其特征在于,轮辐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包括常规散热孔、气嘴散热孔,气嘴散热孔设置在对应气门嘴的位置,常规散热孔的位置比气嘴散热孔的位置更靠近轮辐平面,气嘴散热孔为椭圆形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嘴外置式无内胎车轮轮辐,所述的轮辐为锥台筒形,大直径端为敞口,小直径端为轮辐平面,轮辐平面中心为车轴孔,轮辐平面上分布有螺栓孔,其特征在于,轮辐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包括常规散热孔、气嘴散热孔,气嘴散热孔设置在对应气门嘴的位置,常规散热孔的位置比气嘴散热孔的位置更靠近轮辐平面,气嘴散热孔为椭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