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及铁路货车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464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9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及铁路货车转向架,该减振器包括斜楔、常摩擦减振簧、变摩擦减振簧、摇枕外簧、顶杆,所述斜楔具有一开口向下的内腔;所述常摩擦减震簧设在该内腔中,所述常摩擦减震簧穿设在所述顶杆上,所述变摩擦减振簧穿设于所述摇枕外簧中,所述变摩擦减振簧顶部与所述顶杆底部抵触;所述顶杆上具有一用于通过工具能将所述顶杆吊起的工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及铁路货车转向架,转向架无论在空车状态下还是在重车状态下均有理想的相对摩擦系数,同时又能够使转向架具有较大的抗菱刚度,垂向和横向动力学性能更好,并且易于组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及铁路货车转向架
本技术涉及铁路机车减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及铁路货车转向架。
技术介绍
铁路货车一般由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转向架的作用是支承车体、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并承受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铁路货车上最常见的转向架是二轴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该种转向架通常由一个摇枕1、两个侧架2、两个轮对、两个弹簧减振装置和两个制动装置等组成。货车转向架上最常用的减振器为摩擦式减振器,它由斜楔3、减振簧4等零部件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减振器设置在侧架2和摇枕I所围成的空间里。摩擦式减振器是将减振簧4的垂向支承力通过斜楔3的角度作用转为斜楔3对侧架立柱的水平侧压力,侧架立柱相对位置装有磨耗板5,斜楔3与磨耗板5间存在着摩擦,车体上下振动时摇枕I也随着上下振动,从而带动斜楔3上下运动并使斜楔3与磨耗板5相互摩擦,产生摩擦力,这个摩擦力就是减振力。根据振动理论和试验测试,减振器的阻尼有一个理想的数值范围,当阻尼处于这个理想的数值范围内时,车辆具有较好的垂向动力学性能。在摩擦式减振器上,一般用相对摩擦系数来计量,相对摩擦系数就是减振力与所有弹簧承载力的比值。由于车辆在空、重车时载重不同,因而所有弹簧承载力和减振力也不尽相同,若想使相对摩擦系数在空、重车状态下均处于理想数值范围内,那么空、重车状态下减振器的减振力也应相应地随着弹簧承载力的改变而改变。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的减振器位于摇枕、侧架所形成的空间内,如图1和图2所示,减振器的斜楔3在减振簧4和摇枕I的作用下压向侧架立柱,斜楔3对侧架2产生一个外撑的作用力,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侧架2和摇枕I间产生菱形变形,也就是说,减振器可以给转向架提供一定的抗菱刚度。根据计算分析,抗菱刚度的值与斜楔3宽度的平方、斜楔3对侧架2的正压力、斜楔副摩擦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的正切值的平方成正比。理论计算和试验表明,转向架具有较大的抗菱刚度时,车辆具有较高的临界速度,且动力学性能较好。现有技术一现有摩擦式减振器技术方案一为变摩擦式减振器,如图1所示。该技术方案中,减振力取自放置于侧架2与斜楔3之间的减振簧4,它可以随着弹簧承载力的不同而相应变化。现有技术方案一变摩擦减振器的优点是阻尼(相对摩擦系数)可以随着所有弹簧承载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相对摩擦系数基本保持在理想数值范围内,使车辆具有较好的垂向动力学性能。现有技术方案一变摩擦减振器的缺点是由于结构特点所限,斜楔3的宽度较小,斜楔3对转向架侧架2菱形变形的控制能力较弱,所能够提供的抗菱刚度有限,因此车辆的横向动力学性能较差。现有技术二现有摩擦式减振器技术方案二为常摩擦减振器,如图2所示。该技术方案中,减振力取自放置于摇枕I和斜楔3内腔之间的减振簧4,由于该减振簧的压缩量是恒定不变的,与空、重车状态及所有弹簧的承载力无关,因此减振力不随着承载力的变化而变化、保持一个常量值。现有技术方案二常摩擦减振器的优点是由于结构的特点,斜楔3可以做得比变摩擦减振器斜楔宽得多,因而斜楔3对侧架2的支撑作用强,可以获得较大的转向架抗菱刚度,因此采用这种减振器的车辆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较好。现有技术方案二常摩擦减振器的缺点是由于减振力是一个常量,不会随着承载力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无法达到空、重车状态下相对摩擦系数均处于理想值范围内,不能兼顾车辆空、重车两种状态,因此车辆的垂向动力学性能较差。现有技术三中国专利号为ZL201010155671.7、名称为《转向架》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双作用摩擦式减振器,该技术双作用摩擦式减振器包括斜楔3、常摩擦减振簧4a、变摩擦减振簧4b、摇枕外簧4c、顶子6等,该减振器与转向架固有的其它零部件,包括摇枕1、侧架2等共同实现其功能;摇枕斜楔槽下部的板上带有一个孔,顶子6上部位于斜楔3内的常摩擦减振簧4a内,下部穿过摇枕斜楔槽的孔,与变摩擦减振簧4b接触。该技术技术方案的详细结构如图3所示。图3中所显示的是空车状态时斜楔3、常摩擦减振簧4a、摇枕外簧4c、变摩擦减振内簧4b、侧架2、摇枕I之间的位置关系。常摩擦减振簧4a和顶子6上部位于斜楔3中,其中顶子6从摇枕斜楔槽下部板上的孔中穿过,三者一起装在侧架2和摇枕斜楔槽所形成的空间内。由于常摩擦减振簧4a处于受压缩状态,因此该簧会给斜楔3 —个向上的力,由于摇枕斜楔槽内斜面的阻挡,使得斜楔3被压向侧架立柱,在斜楔3与侧架立柱间产生一个正压力。当车体和摇枕I因车辆走行而产生垂向运动时,斜楔3与侧架立柱上的磨耗板5之间产生摩擦力,即减振力,该力与斜楔3和磨耗板5之间的正压力和摩擦系数成正比。组装转向架时,需先将摇枕1、斜楔3、常摩擦减振簧4a组装成一个小组成再装在侧架2中央方框内,然后再安装顶子6及摇枕外簧4c、变摩擦减振簧4b,由于顶子6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沉时会影响其下方的摇枕外簧4c和变摩擦减振簧4b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及铁路货车转向架,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转向架无论在空、重车状态下均有理想的相对摩擦系数,同时又能够使转向架具有较大的抗菱刚度,垂向和横向动力学性能更好,并且易于组装。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包括斜楔、常摩擦减振簧、变摩擦减振簧、摇枕外簧、顶杆,所述斜楔具有一开口向下的内腔;所述常摩擦减震簧设在该内腔中,所述常摩擦减震簧穿设在所述顶杆上,所述变摩擦减振簧穿设于所述摇枕外簧中,所述变摩擦减振簧顶部与所述顶杆底部抵触;所述顶杆上具有一用于通过工具能将所述顶杆吊起的工艺孔。作为上述减振器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工艺孔呈阶梯状,且靠近所述顶杆顶端的孔的尺寸小于远离所述顶杆顶端的孔的尺寸。作为上述减振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工艺孔设有内螺纹。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顶杆外表面硫化有橡胶层。也可以在所述顶杆上套设有耐磨套。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一支座,所述支座底部与所述变摩擦减震簧顶部抵触,所述支座顶部与所述顶杆底部通过一锥形面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底部呈阶梯轴状,其中靠近所述支座底端的轴为内轴,远离所述支座底端的轴为外轴,所述内轴的尺寸小于所述外轴的尺寸,所述内轴穿设于所述变摩擦减震簧中,所述外轴底端抵触在所述变摩擦减震簧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至少包括摇枕、侧架和减振器,所述侧架包括位于摇枕下方的侧架承台和位于所述摇枕端部的侧架立柱,所述摇枕与所述侧架立柱围置成一上部空间,所述摇枕与所述侧架承台之间围置成一下部空间;所述减振器为上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所述摩擦减振器中斜楔置于所述上部空间,所述侧架立柱上靠近所述斜楔的部位设有磨耗板,且所述摇枕上正对所述斜楔的内腔的开口处具有一穿设孔,所述顶杆底部穿设于所述穿设孔中并向下伸出;所述摇枕外簧和变摩擦减震簧均位于所述下部空间,所述变摩擦减振簧穿设于所述摇枕外簧中,所述变摩擦减振簧底部抵触在所述侧架承重台上,所述变摩擦减振簧顶部与所述顶杆底部抵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至少包括摇枕、侧架和减振器,所述侧架包括位于摇枕下方的侧架承台和位于所述摇枕端部的侧架立柱,所述摇枕与所述侧架立柱围置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包括斜楔、常摩擦减振簧、变摩擦减振簧、摇枕外簧、顶杆,所述斜楔具有一开口向下的内腔;所述常摩擦减震簧设在该内腔中,所述常摩擦减震簧穿设在所述顶杆上,所述变摩擦减振簧穿设于所述摇枕外簧中,所述变摩擦减振簧顶部与所述顶杆底部抵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具有一用于通过工具能将所述顶杆吊起的工艺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包括斜楔、常摩擦减振簧、变摩擦减振簧、摇枕外簧、顶杆,所述斜楔具有一开口向下的内腔;所述常摩擦减震簧设在该内腔中,所述常摩擦减震簧穿设在所述顶杆上,所述变摩擦减振簧穿设于所述摇枕外簧中,所述变摩擦减振簧顶部与所述顶杆底部抵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具有一用于通过工具能将所述顶杆吊起的工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孔呈阶梯状,且靠近所述顶杆顶端的孔的尺寸小于远离所述顶杆顶端的孔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孔设有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外表面硫化有橡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套设有耐磨套。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座,所述支座底部与所述变摩擦减震簧顶部抵触,所述支座顶部与所述顶杆底部通过一锥形面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底部呈阶梯轴状,其中靠近所述支座底端的轴为内轴,远离所述支座底端的轴为外轴,所述内轴的尺寸小于所述外轴的尺寸,所述内轴穿设于所述变摩擦减震簧中,所述外轴底端抵触在所述变摩擦减震簧上。8.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至少包括摇枕、侧架和减振器,所述侧架包括位于摇枕下方的侧架承台和位于所述摇枕端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明段仕会刘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