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6937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闭合剖面状前纵梁(2)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在所述前纵梁(2)的车宽方向内侧壁面部的下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入的凹入部(23),以避免与动力传动系统的干涉,在所述前纵梁(2)内,在所述凹入部(23)的前后尺寸范围设置有加强部件(25),该加强部件(25)的上部接合于前纵梁(2)的上壁部(26)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和该上壁部的外侧部位的至少一者,并且所述加强部件(25)的侧部接合于与所述凹入部(23)对应的壁面部。根据该结构,既能够充分确保车辆前部的动力传动系统的设置空间又能够有效吸收车辆的碰撞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该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有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闭合剖面状的前纵梁。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示的车辆的前部结构,该车辆的前部结构包括由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配置的前纵梁构成的长条状的骨架部件,该前部结构中,在上述骨架部件上的长度方向上相离开的两处,分别形成有前方弯折部及后方弯折部,上述骨架部件上的各弯折部的形成位置在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上互不相同。在该以往结构中,当有沿着上述骨架部件长度方向的负荷输入上述骨架部件时,上述前方弯折部和后方弯折部分别发生压缩变形,上述骨架部件被压曲成凹凸状。由此,当因车辆的碰撞等而导致骨架部件发生变形时,能够防止变形的骨架部件干涉到发动机等,从而使碰撞时的负荷恰当地衰减。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车辆的前部结构中,在构成长条的骨架部件的前纵梁的车宽方向内侧下部形成有具备两条棱线的凹部,该两条棱线呈中央部向上方弯曲的弯曲形状,因此,能够确保由设置在车辆前部的发动机及变速驱动桥装置等构成的动力传动系统的设置空间。但是,当如上所述般在前纵梁的车宽方向内侧下部形成中央部向上方弯曲的凹部时,存在以下问题:车辆的碰撞负荷容易集中地作用于前纵梁的凹部,从而无法避免前纵梁以该凹部为基点大幅折曲变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22199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充分确保车辆前部的动力传动系统的设置空间又能有效吸收车辆的碰撞负荷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闭合剖面状的前纵梁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在所述前纵梁的车宽方向内侧壁面部的下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入的凹入部,以避免与动力传动系统的干涉,在所述前纵梁内,在所述凹入部的前后尺寸范围设置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的上部接合于前纵梁的上壁部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和该上壁部的外侧部位的至少一者,并且所述加强部件的侧部接合于与所述凹入部对应的壁面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实施方式的仰视图。图2是表示前纵梁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溃缩盒的具体结构的正视图。图4是表示前纵梁的具体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5是表示安装部件的设置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6是表示前部车身的变形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前纵梁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及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实施方式。该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有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其前端部的保险杠梁1、及以沿着前部车身的左右两侧边部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左右一对前纵梁2,在上述保险杠梁I的左右两侧端部与前纵梁2之间,设置有溃缩盒3。在上述保险杠梁I的后方侧且左右的前纵梁2间,设置有动力传动系统7,该动力传动系统7具备构成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机构的发动机5与包含电动发电机及动力分配机构等的变速驱动桥装置6。该动力传动系统7的左右两端部由上述前纵梁2予以支撑,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前纵梁2下方的副车架(未图示)来支撑动力传动系统7的下方部。上述溃缩盒3如图3所示,将通过对板厚比前纵梁2薄的钢板材进行压制加工而形成的大致左右对称形状的弯折部件10、11在彼此对接的状态下进行点焊,从而形成为正视时具备向上下左右突出的剖面状的突出部12?15的大致十字状。而且,在上述溃缩盒3的后端部,固接有安装于前纵梁2前端部的安装板16。上述前纵梁2如图4所示,包括:由构成其外壁面部的钢板材形成的外面板17 ;设置在该外面板内侧的剖面“〕”状的内面板18。并且,通过将设在该内面板18的上下缘部的安装凸缘19、20点焊焊接于上述外面板17的上下缘部等,从而构成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状的前纵梁2。而且,在该前纵梁2的前端部固接有安装基板21,在该安装基板21,通过螺栓固定等安装有上述溃缩盒3的安装板16。在位于上述变速驱动桥装置6所设置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车辆左侧)的前纵梁2上,形成有使构成其车宽方向内侧壁面部的上述内面板18的侧壁面部22的下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凹入的凹入部23。该凹入部23以在仰视时与上述变速驱动桥装置6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重叠的位置能够避免该变速驱动桥装置6与上述前纵梁2的干涉的方式形成。在上述凹入部23的后侧部分,凹入部23的上缘23a位于比前纵梁2的上下方向中心更上方的区域。并且,通过使位于比内面板18的侧壁面部22上形成的上述上缘23a更下方的部分以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从而在上述内面板18的侧壁面部22上形成向车宽方向外侧凹入的凹入部23。而且,在上述凹入部23的前侧部分,凹入部23的上缘23a如图2所示,随着从前纵梁2的比上下方向中心更上方的区域向车辆的前方侧延伸而朝前下方弯曲。由此,上述凹入部23的前侧部分的上下尺寸越往前侧越小,并且该凹入部23的前端部的上缘23a以位于前纵梁2的比上下方向中心更下方的区域的方式形成。在位于上述前纵梁2前部的内面板18的侧壁面部22中的、正视时与上述溃缩盒3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突出部14重叠的部位,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包含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的加强部24。该加强部24在正视时与上述凹入部23重叠的位置设在该凹入部23的前方侧(参照图1),并且,上述加强部24的后部下边连接于凹入部23的前部上边近傍。在上述前纵梁2内,设置有用于加强上述凹入部23的设置区域的加强部件25。该加强部件25如图4所示,具有:与上述内面板18的上壁部26接合的上面板27、从其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侧面板28、及从其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并且与设在上述内面板18下端部的安装凸缘20接合的接合凸缘29。上述加强部件25在上述凹入部23的前后尺寸范围设置。即,加强部件25具有与上述凹入部23同等的前后尺寸,且以在侧视时与凹入部23重叠的方式设置。图4及图5中的符号X表示前纵梁2及加强部件25的点焊部位。将该加强部件25的上部(上面板27)点焊焊接于前纵梁2的上壁、即上述内面板18的上壁部26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和其外侧部位中的至少一者上,并且,将上述加强部件25的侧部(侧面板28)点焊焊接于与上述凹入部23对应的壁面部(内面板18的侧壁面部22的下部),从而将上述加强部件25接合于前纵梁2的内面板18。而且,上述加强部件25的前端部在与上述加强部24同等的高度,接合于前纵梁2的车宽方向内侧壁面部、即上述内面板18的侧壁面部22 (参照图2)。在上述加强部件25的上方部,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使侧面板28的上部朝车宽方向内侧鼓出而成的鼓出部30,并且,在上述侧面板28的下部,形成有沿着内面板18的侧壁面部22呈外扩状倾斜的倾斜面部31。并且,将该加强部件25的倾斜面部31在上述前纵梁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心位置点焊焊接于与上述凹入部23对应的壁面部,从而将上述内面板18的侧壁面部22与上述加强部件25的倾斜面部31予以接合。而且,在上述前纵梁2的上壁部26上,如图2所示,车辆部件的安装孔32形成在前后两个部位,并且在其下方,如图5所示,安装有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闭合剖面状的前纵梁,在所述前纵梁的车宽方向内侧壁面部的下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入的凹入部,以避免与动力传动系统的干涉,在所述前纵梁内,在所述凹入部的前后尺寸范围设置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的上部接合于前纵梁的上壁部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和该上壁部的外侧部位的至少一者,并且所述加强部件的侧部接合于与所述凹入部对应的壁面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7.06 JP 2011-149959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闭合剖面状的前纵梁, 在所述前纵梁的车宽方向内侧壁面部的下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入的凹入部,以避免与动力传动系统的干涉, 在所述前纵梁内,在所述凹入部的前后尺寸范围设置有加强部件, 所述加强部件的上部接合于前纵梁的上壁部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和该上壁部的外侧部位的至少一者,并且所述加强部件的侧部接合于与所述凹入部对应的壁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纵梁由外面板的上下缘部与内面板的上下缘部相互接合而成,所述外面板构成所述前纵梁的车宽方向外侧壁面部,所述内面板设置在所述外面板的内侧且剖面呈-状,在所述前纵梁的内面板上形成有所述凹入部,并且所述加强部件的上部及侧部接合于所述内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纵梁上形成的所述凹入部的前侧部分,设有随着从该前纵梁的比上下方向中心更上方的区域向车辆的前方侧延伸而朝前下方弯曲的上缘,所述加强部件在前纵梁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心位置接合于所述凹入部的壁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纵梁的车宽方向内侧壁面部上,在所述凹入部的前方侧且正视时与该凹入部重叠的位置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部,而且所述加强部件的前端部在与所述加强部同等的高度接合于前纵梁的车宽方向内侧壁面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润一矢野健一中前隆行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