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生产的培养基及工业化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532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2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生产的培养基及工业化培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细脚棒束孢子实体培养通过斜面种子、摇瓶种子、发酵罐种子培养,并以小麦或大麦为培养基主料,以蚕蛹粉为培养基辅料,在蒸料罐内灭菌,冷却,制备得到固体发酵培养基,种子液加入蒸料罐内,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均匀,通过自动分装机分装至固体发酵培养盒,覆膜密封,移入培养室,控制培养过程中温度、光照、湿度、通风等条件,培养子实体,可实现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的培养方法产量高、产品品质好,产品价格相对低廉,具有较好的工业生产及医疗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细脚棒束抱(Isariatenuipes),旧称细脚拟青霉(Paecilomyces tenuipes),为高雄山虫草(Coryceps takaomantana)的无性型。细脚棒束孢培养物具有免疫调节活性、抗肿瘤、降血糖、减少血脂中胆固醇含量、抑制皮肤炎症、预防和治疗外源化学物质的侵袭和病毒侵染、抗氧化、提高常压耐缺氧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在自然条件下细脚棒束孢的寄主为鳞翅目幼虫或蛹,尽管该菌种为世界性分布,但分布数量并不多,大量采集存在困难。在中国、日本、韩国开展了细脚棒束孢的人工培养及其应用研究。陈祝安报道了细脚棒束孢培养性状(真菌学报,1989,8(3):214-220)。在日本和韩国,关于细脚棒束孢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于以家蚕或其它昆虫为活体寄主进行人工培养(Sang-Duk J1.Mycobiology, 2011,39 (3): 158-163)。但活的家蚕或其他昆虫来源受地理和季节限制,且单一的家蚕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培养,因此也难以广泛应用于下游产品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公开了能够实现细脚棒束孢子实体培养的细脚棒束孢培养基和细脚棒束孢子实体工业化培养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斜面培养基、摇瓶种子培养基、发酵罐种子培养基分别制备斜面孢子、一级种子、以及二级种子,同时以小麦或大麦为主料,以蚕蛹粉为辅料,采用蒸料罐蒸煮灭菌,将二级种子入蒸料罐,通过蒸料罐旋转混合均匀,然后采用自动分装机分装到培养盒内,再通过振动床将培养基振动平整,覆膜密封,移入培养室内进行`固体发酵培养,控制培养过程中温度、光照、湿度、通风等条件,培养获得细脚棒束孢子实体,实现蒸煮、灭菌、培养一体化和自动化,适用于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的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的工业化培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I)菌种活化:将细脚棒束孢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斜面孢子,收集斜面孢子,制备孢子液;2)种子液的制备:A.一级种子液的制备:将上一步的孢子液接入摇瓶种子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一级种子液;B.二级种子液的制备:将上一步的一级种子液接入发酵罐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获得二级种子液;3)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固体培养基原料加入蒸料罐内,灭菌,冷却,获得用于培养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的固体培养基;4)将步骤2)制备的二级种子液加入步骤3)蒸料罐内的固体培养基中,通过蒸料罐旋转的方式,将固体培养基与种子液混合均匀,通过自动分装机分装至固体发酵培养盒,覆膜密封,通过振动床将培养盒内的培养基振动平整;5)固体发酵:将步骤4)培养基振动平整的培养盒移入培养室,培养获得细脚棒束孢子实体。较优的,步骤I)所述斜面培养基配方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的工业化培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菌种活化:将细脚棒束孢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斜面孢子,收集斜面孢子,制备孢子液;2)种子液的制备:A.一级种子液的制备:将上一步的孢子液接入摇瓶种子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一级种子液;B.二级种子液的制备:将上一步的一级种子液接入发酵罐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获得二级种子液;3)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固体培养基原料加入蒸料罐内,灭菌,冷却,获得用于培养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的固体培养基;4)将步骤2)制备的二级种子液加入步骤3)蒸料罐内的固体培养基中,通过蒸料罐旋转的方式,将固体培养基与种子液混合均匀,通过自动分装机分装至固体发酵培养盒,覆膜密封,通过振动床将培养盒内的培养基振动平整;5)固体发酵:将步骤4)培养基振动平整的培养盒移入培养室,培养获得细脚棒束孢子实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的工业化培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菌种活化:将细脚棒束孢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斜面孢子,收集斜面孢子,制备孢子液; 2)种子液的制备: A.一级种子液的制备:将上一步的孢子液接入摇瓶种子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一级种子液; B.二级种子液的制备:将上一步的一级种子液接入发酵罐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获得二级种子液; 3)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固体培养基原料加入蒸料罐内,灭菌,冷却,获得用于培养细脚棒束孢子实体的固体培养基; 4)将步骤2)制备的二级种子液加入步骤3)蒸料罐内的固体培养基中,通过蒸料罐旋转的方式,将固体培养基与种子液混合均匀,通过自动分装机分装至固体发酵培养盒,覆膜密封,通过振动床将培养盒内的培养基振动平整; 5)固体发酵:将步骤4)培养基振动平整的培养盒移入培养室,培养获得细脚棒束孢子实体。2.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斜面培养基配方如下: 马铃薯10~20 wt% 廣糖1~2 wt% 蚕蛹5~10wt%琼脂1.5~2wt% 水余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斜面孢子的培养条件为:23~27°C,黑暗培养10~15天。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悠久陈祝安盖悦王玉芹孙长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泛亚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