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分析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有效部位的质量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岩黄连总生物碱的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岩黄连为S粟科植物石生黄堇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的全草,是龄、桂高寒山区珍贵的中草药材。本品味苦、性凉,具清利湿热,散瘀消肿功效。用于疮疖肿毒,肝炎,肝硬化,肝癌。迄今为止对岩黄连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不多,报道的现已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主要是生物碱,尚未有其他类化合物的报道。1980年,柯珉珉最早对岩黄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PH梯度分离,在强碱性部位分得水溶性季铵碱类生物碱小檗碱(berberine)及脱氢卡维丁 (岩黄连碱,dehydrocavidine)。K.H.Janbaz等于2003年报道,水溶性季铵碱类化合物,如小檗碱,具有肝损伤保护作用。岩黄连中主要有效成分是以脱氢卡维丁为代表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而这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HBV活性和肝保护活性。经检索,目前关于岩黄连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岩黄连生物碱的制备工艺上,没有关于质量控制的相关专利。中药长期以来,质量难以有效控制,有效控制中药产品的质量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法不完整,少数针对性不强,使用这些方法难以达到真正控制质量的目的。以上岩黄连总碱由于缺少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难以控制其质量,以致正常的临床用药及疗效无法保证。目前有关岩黄连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中,上市品种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是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脱氢卡维丁和盐酸小檗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氢卡维丁的含量。文献报道的岩黄连片和岩黄连直肠栓都是采用的与岩黄连注射液同样的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黄连总碱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岩黄连为对照药材,以脱氢卡维丁、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对岩黄连总碱进行薄层鉴别;(2)对岩黄连总碱的水分、炽灼残渣、重金属及砷盐进行检查;(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岩黄连总碱中总生物碱的含量;(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岩黄连总碱中去氢碎叶紫堇碱、脱氢甲卡维汀、药根碱、脱氢卡维丁、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黄连总碱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岩黄连为对照药材,以脱氢卡维丁、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对岩黄连总碱进行薄层鉴别; (2)对岩黄连总碱的水分、炽灼残渣、重金属及砷盐进行检查; (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岩黄连总碱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岩黄连总碱中去氢碎叶紫堇碱、脱氢甲卡维汀、药根碱、脱氢卡维丁、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黄连总碱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岩黄连总碱的薄层鉴别方法步骤为: a.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mg,加入25ml甲醇溶解,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b.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岩黄连对照药材0.lg,加5ml甲醇,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c.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脱氢卡维丁、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Iml含脱氢卡维丁 0.2mg、盐酸巴马汀0.2mg、盐酸小檗碱0.1mg的混合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 d.薄层条件及结果: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B记载的薄层色谱法进行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 μ 1,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9: 2: 5: 3的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及比例为7:1: 2的正丁醇-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吹干,置波长为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黄连总碱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岩黄连总碱水分、炽灼残渣、重金属及砷盐的检查方法步骤为: a.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H第一法记载的水分测定法对岩黄连总碱的水分进行测定,岩黄连总碱中水分不得超过5.0% ; b.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J记载的炽灼残渣测定法对岩黄连总碱的炽灼残渣进行测定,岩黄连总碱中炽灼残渣不得过2.0% ; c.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E第二法记载的重金属检查方法进行测定,砷盐的检查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F记载的第一法古蔡氏法进行测定,岩黄连总碱中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黄连总碱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岩黄连总碱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步骤为: a.对照品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德,陆兔林,池玉梅,毛春芹,谢辉,李林,殷放宙,周渊,刘会珍,李惠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