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保证燃油泵正常吸收燃油的燃油箱下箱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是可保证燃油泵正常吸收燃油的燃油箱下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振兴,汽车的使用量增加,作为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关键部件,汽车燃油箱的需求量也增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利用燃油箱中的燃油,为了抽取燃油箱中的燃油,现有汽车普遍在燃油箱的上箱体上安装有与燃油箱内部接通的燃油泵。汽车在上下坡时,现有汽车燃油箱中的燃油会因坡道的倾斜而往低处流动,若此时燃油箱中的燃油储量较少,燃油泵会因燃油的流动而吸不到燃油,这时发动机会停止工作,这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保证燃油泵正常吸收燃油的燃油箱下箱体结构,其消除了燃油箱内燃油较少时因燃油箱倾斜而导致燃油泵不能正常吸收燃油的缺陷,进而消除了因发动机停止工作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保证燃油泵正常吸收燃油的燃油箱下箱体结构,包括燃油箱下箱体、三通阀、主吸油管、第一分支吸油管及第二分支吸油管,所述燃油箱下箱体内壁内凹构成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内设置有两个与燃油箱下箱体内壁连接的集油器,两个集油器均与燃油箱下箱体构成有集油槽,两个集油槽的进油口分别正对储油槽内壁的相对两侧,所述三通阀位于储油槽内,所述主吸油管一端穿过燃油箱下箱体且与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一分支吸油管和第二分支吸油管均与三通阀连接,且第一分支吸油管和第二分支吸油管两者相对连接三通阀端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集油槽内。本专利技术在设定时,集油槽的进油口分别正对储油槽内壁的相对两侧,具体 ...
【技术保护点】
可保证燃油泵正常吸收燃油的燃油箱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箱下箱体(1)、三通阀(6)、主吸油管(3)、第一分支吸油管(4)及第二分支吸油管(5),所述燃油箱下箱体(1)内壁内凹构成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内设置有两个与燃油箱下箱体(1)内壁连接的集油器(2),两个集油器(2)均与燃油箱下箱体(1)构成有集油槽,两个集油槽的进油口分别正对储油槽内壁的相对两侧,所述三通阀(6)位于储油槽内,所述主吸油管一端穿过燃油箱下箱体(1)且与三通阀(6)连接,所述第一分支吸油管(4)和第二分支吸油管(5)均与三通阀(6)连接,且第一分支吸油管(4)和第二分支吸油管(5)两者相对连接三通阀(6)端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集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可保证燃油泵正常吸收燃油的燃油箱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箱下箱体(I)、三通阀(6)、主吸油管(3)、第一分支吸油管(4)及第二分支吸油管(5),所述燃油箱下箱体(I)内壁内凹构成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内设置有两个与燃油箱下箱体(I)内壁连接的集油器(2),两个集油器(2)均与燃油箱下箱体(I)构成有集油槽,两个集油槽的进油口分别正对储油槽内壁的相对两侧,所述三通阀(6)位于储油槽内,所述主吸油管一端穿过燃油箱下箱体(I)且与三通阀(6)连接,所述第一分支吸油管(4)和第二分支吸油管(5)均与三通阀(6)连接,且第一分支吸油管(4)和第二分支吸油管(5)两者相对连接三通阀(6)端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集油槽内。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克武,詹和锋,王勇,荣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