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山专利>正文

用于吹塑成型的剪式拉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60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专用于吹塑成型的剪式拉伸机构,是对原有吹塑成型装置的改进,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原装置的整机高度和重量,以便降低整机的制造成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剪式拉伸机构中,长度相等的支撑杆(2)和(3)铰接于中点E、支撑杆(2)的B端和支撑杆(3)的A端分别与滚轮(6)及活塞杆(10)铰接,活塞杆(10)的往复位移通过剪式拉伸机构转换成吹塑组件(5)的垂直升降。(*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吹塑成型的剪式拉伸机构,吹塑成型模合模后,模腔内已经加热至吹塑所需温度的预制管坯,先经吹塑组件沿管坯的纵向拉伸,然后吹塑成型成瓶体。本技术的剪式拉伸机构则是用来驱动该吹塑组件。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吹塑成型装置》(专利号:ZL93209757.X,专利授权日:931107,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该装置用来驱动吹塑组件的机构竟管简单,用拉伸汽缸直接驱动吹塑组件。其不足之处在于:整机高度受拉伸机构垂直驱动缸高度和活塞杆行程的限制,吹塑成型装置整机高度无谓的增加,不仅增加整机原材料的消耗,重量增加;而且操作位置升高,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显然因为该拉伸机构设计的不合理,无谓地增加整机制造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使吹塑成型装置整机高度明显降低,用材更趋合理,操作位置较为合适的剪式拉伸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本技术的剪式拉伸机构包括与吹塑组件中吹杆相连接的、可沿垂直导向往复位移的底板,安装该底板下侧的用于驱动吹塑组件垂直方向往复位移的驱动缸,长度相等的两支撑杆铰接于中点,两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滚轮支承座和活塞杆铰接,另一端则与固定在机上的,以及安装在底板下侧的铰支点铰接,滚轮安装在工字槽-->两侧的槽内,驱动缸的活塞杆往复水平位移通过支撑杆和底板转换成吹塑组件的垂直往复位移。很显然,基于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剪式拉伸机构还可以将长度相等两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摆动驱动缸的活塞杆铰接,两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滑轮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转动支点铰接,摆动式驱动缸活塞杆的位移,通过支撑杆和底板同样可以驱动吹塑组件的垂直往复位移。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加以实现。剪式拉伸机构还可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一对支撑杆的上端与安装在底板下侧的两铰支点铰接,另一对支撑杆的下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两铰支点铰接,两对支撑杆的另一端则与双杆活塞驱动缸的两活塞杆铰接。驱动缸双活塞杆的往复位移,通过两对支撑杆的联动,转换成底板以及与安装在底板上的吹塑组件沿垂直方向往复位移,即吹杆沿预制管坯的纵向拉伸。可想而知,两对支撑杆的长度相等,且底板下侧的铰支点及机架上的铰支点位于同一垂线上,整个机构设计更趋合理。按上述的技术方案,双杆活塞驱动缸在底板垂直往复位移时,也将同步垂直往复位移。该驱动缸的缸筒是不固定的,仅由双活塞杆与两对支撑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最为明显的优点是明显降低了吹塑成型装置的整机高度,由于驱动缸立式布置时,活塞杆的行程必须要满足最大吹塑成型模的拉伸要求,受此条件限制,整机高度势必因此而增加,本技术采用驱动缸合理的配置,并且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构或杆件机构进行行程放大,整机高度和操作高度均得到了合理调整。-->本技术剪式拉伸机构另一个优点是通过降低整机高度来降低整机制造成本,并且还可利用杆件增力、降低驱动缸的工作压力。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剪式拉伸机构的总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用以反应滚轮和滚轮支承座构造以及水平导向的构造。图3是图2的K向视图,用以反应滚轮的侧面的构造。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用以反应垂直导向的构造。图5是本技术采用摆动驱动缸拉伸机构示意图(等效替换方案一)。图6是本技术采用双杆活塞驱动缸的拉伸机构示意图(等效替换方案二)。本技术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评述。实施例一:图1~图4所示的剪式拉伸机构,包括吹塑组件5与卧式驱动缸1,长度相等的两支撑杆2和3铰接于中点E,支撑杆2的B端与安装在吹塑组件底板4下侧的叉型滚轮支承座11铰接,滚轮6安装在工字槽两侧的槽内。支撑杆3的A端与卧式驱动缸1的活塞杆10铰接。支撑杆2的C端和支撑杆3的D端分别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以及安装底板下侧的铰支点铰接。当活塞杆10回缩时,与吹塑组件相连接的底板4在剪式拉伸机构的驱动下,沿垂直槽形导向9垂直上升,吹塑组件5中的吹杆进入吹塑成型模腔,先对已预热至吹塑温度的预制管坯沿轴向进行拉伸,然后再将管坯吹制成所需-->的形状。当活塞杆10向外推进时,与吹塑组件5相连接的底板4下降到初始位置,(图1中的虚线位置)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图2或图3中11为滚轮6的支承座。实施例二:如图5是所示的是剪式拉伸机构的等效替换结构,不难理解,当摆动式驱动缸13的活塞杆10向外推进时,吹塑组件5被向上顶升,拉伸管坯。到位后,活塞杆10回缩,吹塑组件5又退回到原来的准备状态。在该拉伸机构中,通常支撑杆2和3是相同长度的,支撑杆2的B端与安装工字槽7内的滚轮支承座11铰接,支撑杆3的A端则与安装在机架上的转动支点12铰接,支撑杆2和3的端部在K点与活塞杆10铰接。可想而知为了保证吹塑组件5按照吹塑成型装置的设计要求和节拍顺序动作,吹塑组件5是由该吹塑成型装置的顺序动作控制开关组件控制的,进行适时预定动作的。可想而知,为了保证吹塑组件5垂直升降,并且保证吹塑组件5的吹杆与成型模腔的管坯轴线同轴,本技术的两种拉伸机构中均设置有垂直槽形导向9。可想而知,图2和图3所示的支撑杆2的B端滚轮6,通过支承座11安装在工字槽7内的这种构造,以及垂直的槽形导向9还可有其它的等效结构,这对本专业技术人员显然是不难推知的。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的本技术采用双杆活塞驱动缸的拉伸机构。同样包括与吹塑组件5中吹杆连接的,可沿垂直导向9上下位移的底板4,一对刚性的支撑杆2上端与安装在底板4下侧的两铰支点1-->4铰接。另一对支撑杆3的下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两转动支点12铰接,两对支撑杆2和3的另一端则与双杆活塞驱动缸15的两活塞杆16铰接,驱动缸15的双活塞杆16的往复位移,通过两对支撑杆2和3的联动,转换成底板4沿垂直槽形制成所导向9的往复位移,以预制管坏进行拉伸后再吹需的瓶体。为了设计合理,两对支撑杆2和3的长度是相等的。并且铰支点14和12位开同一垂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专用于吹塑成型的剪式拉伸机构,包括与吹塑组件中吹杆连接的可沿垂直导向往复位移的底板、安装在该底板下侧的,用于驱动吹塑组件往复位移的驱动缸,其特征在于,长度相等的支撑杆(2)和(3)铰接于中点(E),支撑杆(2)的B端和支撑杆(3)的A端分别与滚轮支承座(11)和活塞杆(1)铰接,支撑杆(2)C端和支撑杆(3)的D端分别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以及安装底板(4)下侧的铰支点铰接,滚轮(6)安装在工字槽(7)两侧的槽内,驱动缸(1)的活塞杆(10)的往复位移,通过支撑杆(2)、(3)以及底板(4)转换成吹塑组件(5)沿垂直导向(9)的往复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于吹塑成型的剪式拉伸机构,包括与吹塑组件中吹杆连接的可沿垂直导向往复位移的底板、安装在该底板下侧的,用于驱动吹塑组件往复位移的驱动缸,其特征在于,长度相等的支撑杆(2)和(3)铰接于中点(E),支撑杆(2)的B端和支撑杆(3)的A端分别与滚轮支承座(11)和活塞杆(1)铰接,支撑杆(2)C端和支撑杆(3)的D端分别与固定在机架上的以及安装底板(4)下侧的铰支点铰接,滚轮(6)安装在工字槽(7)两侧的槽内,驱动缸(1)的活塞杆(10)的往复位移,通过支撑杆(2)、(3)以及底板(4)转换成吹塑组件(5)沿垂直导向(9)的往复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拉伸机构,其特征在于:长度相等的支撑杆(2)和(3)的端部与摆动驱动缸(12)的活塞杆(10)在K点铰接,支撑杆(2)的B端与滚轮(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