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淮专利>正文

吹膜机的薄膜冷却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106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膜机的薄膜冷却成型装置,其包括有进气盘、内冷却分水桶、外冷却水环、刮水桶、接水桶和吸水罐,所述进气盘设置在内冷却分水桶的上方,所述进气盘与一进气管接通,所述外冷却水环其上端为开放式,套于内冷却分水桶外,所述内冷却分水桶的上方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延伸有进水管,所述刮水桶和接水桶依次设置在内冷却分水桶的下方,且三者相通,所述接水桶连接有一抽水管,所述吸水罐设置在接水桶的下方,所述吸水罐具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罐连接有吸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外冷水直接与膜坯相接触,达到快速、均匀冷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不足及膜坯厚度不均匀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吹膜机的薄膜冷却成型装置的改进专利技术,特别涉 及的是一种双向同步拉伸吹膜机的冷却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BOPP (管膜法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类的薄膜机,以平膜法为 主,但平膜法机结构复杂、成本很高,给厂家购置机器带来经济上的困难;另 一种管膜法的吹膜机,其采用的冷却罐间接冷却,管坯外光电稳泡的方法,设 计难度很大,制造成本也很高,而且冷却效果并不理想,而且PP料出模口后会 迅速结晶,而使下步的拉伸无法进行,另外,该种机器是利用冷气来定型、冷 却并控制膜坯管的厚度,因而还存在膜坯管厚度的误差,使得膜坯管厚薄不均 匀,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其生产BOPP类的薄膜机的薄膜冷却成型装置还需 要改进来满足厂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公知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快速冷却膜坯管、有效控制结晶,并使膜坯管 纵向厚度均匀的膜坯管冷却成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由如下方式来实现的该薄膜冷却 成型装置包括有进气盘、内冷却分水桶、外冷却水环、刮水桶、接水桶和吸水 罐,所述进气盘设置在内冷却分水桶的上方,所述进气盘与一进气管接通,所 述外冷却水环其上端为开放式,套于内冷却分水桶外,两者之间存在膜坯管通 道,所述内冷却分水桶的上方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延伸有进水管,所述刮水 桶和接水桶依次设置在内冷却分水桶的下方,且三者相通,所述接水桶连接有一抽水管,所述吸水罐设置在接水桶的下方,所述吸水罐具有吸水海绵,所述 吸水罐底部成锥形且其底端设有吸气孔,所述吸水罐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刮水桶的侧面设有刮水孔和刮水盘,所述刮水盘设置在刮水孔的下方, 且刮水盘的外径小于外冷却水环的内径,所述刮水桶上还设有补气孔,该补气 孔与一补气管相连通。所述外冷却水环可上下移动地套于内冷却分水桶外,所述外冷却水环包括 有定径套和水槽,所述定径套安装在水槽的内环,所述水槽的下端设有进水口, 所述水槽内设有挡水板,该挡水板将水槽分层且水槽上下相通。所述内冷却分水桶的上端还设有分流盘和设置在分流盘外的均水套,该分 流盘的上端设有挡水盖,所述进水孔设置在分流盘内,所述分流盘上设有出水 孔,所述内冷却分水桶的底面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上设有通水管;所述分 流盘内设有分流环,所述分流环上设有通孔。所述进气盘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内冷却分水桶的上方具有排气孔,该排气 孔设置在一排气管上。本技术首先由进气盘的空气对膜坯管进行定型,接着由外冷却水环和 内冷却分水桶相结合,使膜坯管与冷水直接接触,内外冷水同时进行降温、冷 却、定型,冷却速度快且均匀,解除了膜坯因冷却不均匀号致膜坯产生结晶变 形,使下步的拉伸无法进行的问题。而且冷水均匀地与膜坯管接触,使膜坯管 的厚度均匀,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采用冷却罐降温不足和膜坯管厚度不均匀的问 题。刮水桶和接水管分别对残余的水或使用过的冷水进行收集和排除,并可以 重新利用,而吸水罐的吸水海绵则吸收膜坯管内壁上的雾气和残余的水,另外 可能存在于吸水罐表面的雾气也会随着锥形底面流向吸水孔,最后终由吸水孔 将其吸入吸水罐内,由吸水管排出,如此充分保证了膜坯管内壁的水分被彻底 吸干。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低,但是其冷却 效果更好,生产的产品质量更高。因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有关细节。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l一抽水管;2—补气管;3—进水管;4一进气管;5—吸水管; 6—出水孔;7—进气盘;8—出气口; 9—分流盘;IO—通孔;ll一分流环;12 一刮水孔;13—刮水桶;14一刮水盘;15—补气孔;16—有机玻璃罩;17—吸 水罐;18—吸水海绵;19—隔板;20—吸水罐内腔;21—口模;22—排气孔; 23—排气管;24—挡水盖;25—回水孔;26—均水套;27—外冷却水环;28—第二挡水板;29—第一挡水板;30—进水孔;31—水槽;32—定径套;33—膜 坯管通道;34—内冷却分水桶;35—通水管;36—通水孔;37—膜坯管;38— 接水桶;39—吸水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种吹膜机的薄膜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有进气盘7、内冷却分水 桶34、外冷却水环27、刮水桶13、接水桶38及吸水罐17,所述进气盘7设置 在内冷却分水桶34的上方,所述进气盘7与一进气管4连通,所述进气盘7上 设有出气口 8,所述内冷却分水桶34的上方具有排气孔22,该排气孔22设置 在一排气管23上;所述外冷却水环27其上端为开放式,套于内冷却分水桶34 外,两者之间存在膜坯管通道33,所述外冷却水环27可上下移动,这样在膜坯 刚开始进入冷却时,可将外冷却水环27移离内冷却分水桶3.4,避免外冷却水环 27挡住膜坯下降,待膜坯头下降至接水桶38部位时,再将外冷却水环27提升, 使其与均水套26相平。所述外冷却水环27包括有定径套32和水槽34,所述定 径套32安装在水槽的内环,所述水槽34的外径下端设有进水口,图中未画出, 水槽内设有挡水板,本实施例中设有第一挡水板29和第二挡水板28,且挡水板 的宽度短于水槽的内径,第一、第二挡水板分别与水槽的内壁和定径套的内壁相连接,这样第一、第二挡水板将水槽31分为三层并使水槽内上下相通,如此 冷水可以迂回方式、循序渐进地充满水槽31,使得水流更平缓。所述内冷却分 水桶34的上方设有进水孔30,该进水孔延伸有进水管3,所述内冷却分水桶34 的上端设有回水孔25、分流盘9和设置在分流盘外的均水套26,所述分流盘9 的上端设有挡水盖24,所述进水孔30设置在与分流盘9内,所述分流盘9上设 有出水孔6;所述回水孔25设置在分流盘9和均水套26之间,且回水孔25的 高度高于均水套26的高度,当内外水同时流出,其流出的高度是相平的,如此 才能保证膜坯管厚薄均匀,若从均水套26漫出的水可能高于定径套32漫出的 冷水,则水就流入回水孔内,回水孔具有两个,以免一个孔堵塞时可由另外一 个孔进去,这样就充分保证内外水流的高度持平。所述分流盘9内设有分流环 11,该分流环11上设有48个通孔10,冷水经过分流盘9由分流环11将水流的 速度减缓,然后由均水套26存储后,该冷水再平稳地绕过均水套26溢出,因 而分流盘9和均水套26同样起到将水流变平缓的作用。所述内冷却分水桶34 的底面设有通水孔36,所述通水孔36上设有通水管35,这样由回水孔25回流 到内冷却分水桶34内的冷水,可积存到通水管35的高度,从而可间接的冷却 膜坯管37的内壁,水过多也会漫过通水管35,由通水管进入流向刮水桶13, 到达接水桶38。所述刮水桶13和接水桶38依次设置在内冷却分水桶34的下方, 三者相通,所述接水桶38连接有一抽水管1。所述刮水桶13的侧面设有上下两 层刮水孔12和刮水盘14,且每层为24个,所述刮水盘14设置在刮水孔12的 下方,且刮水盘14的外径小于外冷却水环27的内径,所述刮水桶13上还设有 补气孔15,该补气孔15与补气管2相连通。所述接水桶38的表面设有有机玻 璃罩16,从而可以观察接水桶38内积存水的水位。所述吸水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膜机的薄膜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薄膜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有进气盘(7)、内冷却分水桶(34)、外冷却水环(27)、刮水桶(13)、接水桶(38)和吸水罐(14),所述进气盘(7)设置在内冷却分水桶(34)的上方,所述进气盘(7)与一进气管(4)接通,所述外冷却水环(27)其上端为开放式,套于内冷却分水桶(34)外,两者之间存在膜坯管通道(33),所述内冷却分水桶(34)的上方设有进水孔(30),该进水孔延伸有进水管(3),所述刮水桶(13)和接水桶(38)依次设置在内冷却分水桶(34)的下方,且三者相通,所述接水桶(38)连接有一抽水管(1),所述吸水罐(17)设置在接水桶(38)的下方,所述吸水罐具有吸水海绵(18),所述吸水罐(17)底部成锥形且其底端设有吸气孔(39),所述吸水罐连接有吸水管(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淮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