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型电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319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绕线型电子部件,其使用了即使将多个芯部放入相同的容器进行保管、搬运也难以产生啮入的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包括具有绕线芯部(1)、第一凸缘部(2)、第二凸缘部(3)的芯部(200)、和线圈导体(4),在从第一凸缘部的上方俯视观察芯部的情况下,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从绕线芯部的大致中心(P)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绕线芯部而缩小,在引出通过绕线芯部的大致中心且与上述两个方向平行的第一假想线(X)的情况下,在第一假想线与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间隔(A),比第一凸缘部或第二凸缘部在该部分的厚度(B)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绕线型电子部件,其使用了即使将多个芯部放入相同的容器进行保管、搬运也难以产生啮入的芯部。本技术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包括具有绕线芯部(1)、第一凸缘部(2)、第二凸缘部(3)的芯部(200)、和线圈导体(4),在从第一凸缘部的上方俯视观察芯部的情况下,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从绕线芯部的大致中心(P)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绕线芯部而缩小,在引出通过绕线芯部的大致中心且与上述两个方向平行的第一假想线(X)的情况下,在第一假想线与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间隔(A),比第一凸缘部或第二凸缘部在该部分的厚度(B)小。【专利说明】绕线型电子部件
本技术涉及电感线圈、变压器等绕线型电子部件,更详细而言,涉及具备具有绕线芯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芯部的绕线型电子部件。
技术介绍
以往,在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的领域中,广泛使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4394号公报)中公开的绕线型电子部件,该绕线型电子部件具备具有绕线芯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鼓型的芯部,并将线圈导体卷绕于绕线芯部。在图10中示出了上述绕线型电子部件所使用的现有的鼓型的芯部的一个例子。鼓型的芯部500由铁素体等材质形成,并具有绕线芯部101、形成于绕线芯部101的一端的板状的第一凸缘部102、以及形成于绕线芯部101的另一端的板状的第二凸缘部103。在芯部500,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恒定。另外,上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相同,都为厚度N。此外,有时还会使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厚度不相同,使它们形成为不同的尺寸。在第二凸缘部103的底面形成有未图示的一对电极。使用了芯部500的绕线型电子部件构成为,将由实施了绝缘被覆的铜等构成的线圈导体(未图示)卷绕于绕线芯部101,并将其两端与上述一对电极连接。此外,有时还会在卷绕于绕线芯部101的线圈导体上进一步涂覆环氧树脂等树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4394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鼓型的芯部500中,在对制造出的多个芯部500放入相同的容器中进行保管、或进行搬运时,有时芯部500会彼此啮入。S卩,通常将制造出的多个芯部500放入相同的容器中进行保管、或者搬运至下一个工序即绕线工序等,但此时若被施加振动等,则有时某芯部500的第一凸缘部102或者第二凸缘部103会啮入其它的芯部500的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在图11中示出了芯部500与芯部500啮合的状态。若芯部500啮入芯部500,则另外需要解除该啮入的操作,所以存在生产率降低的问题。或者,在解除啮入的操作中,存在芯部500破损导致合格率降低的问题。此外,例如在不同的场所(工厂)进行制造芯部500的工序、和将线圈导体卷绕于芯部500的工序而必须通过卡车等输送机构搬运芯部500的情况下,存在由于输送机构的振动而导致芯部500啮入芯部500的情况。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例如有下述方法,即:如图12所示的芯部600那样,通过维持高度尺寸不变并减小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从而增大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能够防止芯部600啮入芯部600的情况。然而,根据该方法,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较小,所以会限制卷绕于绕线芯部101的线圈导体的卷绕数,从而存在无法将绕线型电子部件的特性(电感值等)形成为所希望的特性的问题。另外,作为解决该问题的其它的方法,例如有下述方法,S卩:如图13所示的芯部700那样,通过维持高度尺寸不变并减小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从而增大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大,所以能够增加卷绕于绕线芯部101的线圈导体的卷绕数,并且即使芯部700啮入芯部700也能够容易地解除。然而,根据该方法,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较小,所以第一凸缘部102以及第二凸缘部103不具备足够的强度,因而例如在芯部500彼此碰撞的情况下、芯部700与其它部件碰撞的情况下,在制造工序中用工具等处置芯部700时,存在破裂或缺损的问题。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例如有下述方法,SP:如图14所示的芯部800那样,通过增大高度尺寸来增大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并且还增大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较大,所以具备足够的强度,而且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较大,所以能够增加卷绕于绕线芯部101的线圈导体的卷绕数,并且即使芯部800啮入芯部800也能够容易地解除。然而,根据该方法,由于芯部800的高度尺寸较大,所以存在使用了该芯部800的绕线型电子部件的高度尺寸变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产生的,作为其方式,本技术的绕线型电子部件具备:芯部,其包括具有中心轴的绕线芯部、设置于绕线芯部的一端的板状的第一凸缘部、以及设置于绕线芯部的另一端的板状的第二凸缘部;以及线圈导体,其卷绕于绕线芯部,在从中心轴方向俯视观察芯部的情况下,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从中心轴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绕线芯部而缩小,在从中心轴方向俯视观察芯部的情况下,在引出通过中心轴且与上述两个方向平行的第一假想线的情况下,在第一假想线与第一凸缘部的端面以及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比第一凸缘部或者第二凸缘部在该部分的厚度小。由于本技术的绕线型电子部件由所涉及的构造构成,所以即使在制造过程中将多个芯部放入相同的容器中进行保管、搬运,也不易产生芯部啮入芯部的情况。此外,随着从中心轴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绕线芯部而缩小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能够形成为连续地缩小。例如,以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远离绕线芯部而缩小的方式,将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锥状(倾斜面状)、R状(曲面状),从而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能够形成为连续地缩小。芯部例如是通过如下方式制造而成,即:将由铁素体等构成的原料粉体填充于具有规定形状的金属模具中,进行加压而成型为一体,然后从金属模具中取出,并以规定的轮廓进行烧制,但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远离绕线芯部而非连续地缩小的情况下,例如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阶梯状而非连续地缩小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将成型的芯部从金属模具中取出的问题。与此相对,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锥状、R状而连续地缩小的情况下,容易将成型的芯部从金属模具中取出。另外,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阶梯状的情况下,在将线圈导体卷绕于制造出的芯部的绕线芯部的工序中,存在线圈导体被阶梯部分钩住的问题。与此相对,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锥状、R状的情况下,在将线圈导体卷绕于制造出的芯部的绕线芯部的工序中,线圈导体不会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芯部,其包括具有中心轴的绕线芯部、设置于所述绕线芯部的一端的板状的第一凸缘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绕线芯部的另一端的板状的第二凸缘部;以及?线圈导体,其卷绕于所述绕线芯部,?在从所述中心轴方向俯视观察所述芯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从所述中心轴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所述绕线芯部而缩小,?在从所述中心轴方向俯视观察所述芯部的情况下,在引出通过所述中心轴且与所述两个方向平行的第一假想线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的间隔,比所述第一凸缘部或所述第二凸缘部在该部分的厚度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东政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