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1304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7 13:15
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方法,包括在汽油加氢脱硫反应条件下将汽油馏分油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含有含水合氧化铝的成型载体、负载在该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选自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至少一种选自第VIB族的金属组分,以催化剂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VIII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0.1-6重量%,以氧化物计的第VI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1-25重量%,载体含量为69-98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汽油加氢脱硫活性明显提高,且具有很好的加氢脱硫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包括在汽油加氢脱硫反应条件下将汽油馏分油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含有含水合氧化铝的成型载体、负载在该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选自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至少一种选自第VIB族的金属组分,以催化剂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VIII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0.1-6重量%,以氧化物计的第VI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1-25重量%,载体含量为69-98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汽油加氢脱硫活性明显提高,且具有很好的加氢脱硫选择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氢脱硫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的方法。
技术介绍
空气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大量的发动机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为保护环境,世界各国对发动机燃料的组成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目前,我国成品汽油的硫有90%~99%来自催化裂化汽油,因此,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是降低成品汽油硫含量的关键所在。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通常可采用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前加氢)或者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后加氢)两种技术方案。其中,催化裂化原料预处理可以大幅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但需要在温度和压力都很苛刻的条件下操作,同时因为装置处理量大,导致氢耗也比较大,这些都将提高装置的投资或运行成本。尽管如此,由于世界原油的重质化,越来越多的催化裂化装置开始处理含有常、减压渣油等的劣质原料,因此催化裂化原料加氢装置量也在逐年增加。同时,随着催化裂化技术的革新,催化裂化脱硫助剂和/或降烯烃助剂的逐渐应用,我国部分企业的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可以达到500 μ g/g以下,甚至是150 μ g/g以下。但如果要进一步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使之小于50 μ g/g (满足欧IV排放标准对汽油硫含量的限制),甚至小于10 μ g/g (满足欧V排放标准对汽油硫含量的限制),就仍需再建立汽油加氢装置。相比前加氢而言,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在装置投资、生产成本和氢耗方面均低于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但是采用传统的催化剂及工艺,在加氢脱硫的同时,烯烃大幅度加氢饱和会造成产品辛烷值损失很大。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性较好的汽油加氢脱硫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内容包括:1、,包括在汽油加氢脱硫反应条件下将汽油馏分油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含有含水合氧化铝的成型物载体、负载在该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选自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至少一种选自第VIB族的金属组分,以催化剂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VIII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0.1-6重量%,以氧化物计的第VI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1_25重量%,载体含量为69-98重量%。2、根据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加氢脱硫催化剂中以氧化物计的VIII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1-5重量%,以氧化物计的第VI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5-20重量%,载体含量为75-94重量%。3、根据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脱硫催化剂中的所述含水合氧化铝的成型物载体含有水合氧化铝和纤维素醚,所述成型物的径向压碎强度大于等于12N/mm,吸水率为0.4-1.5,δ值为小于等于10% ;其中,δ = ((Q1-Q2)/Q1) X100%,Q1为成型物的径向压碎强度,Q2为成型物经水浸泡30分钟、经120°C加热烘干4小时后的径向压碎强度。4、根据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物的径向压碎强度为15-30N/mm,吸水率为0.6-1,δ小于等于5%。5、根据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成型物为基准,所述纤维素醚的质量分数为 0.5-8%。6、根据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成型物为基准,所述纤维素醚的质量分数为1-6%。7、根据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成型物为基准,所述纤维素醚的质量分数为2-5%。8、根据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醚选自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一种或几种。9、根据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醚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及它们的混合物。10、根据I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合氧化铝选自拟薄水铝石、薄水铝石、氢氧化铝、三水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11、根据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合氧化铝为拟薄水铝石。12、根据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含有选自醇、有机酸和有机胺中一种或几种的有机物,所述有机物与第VDI族金属组分的摩尔比为0.5-2.5。13、根据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与第VDI族金属组分的摩尔比为1-2。14、根据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汽油馏分油原料和氢气一起与加氢脱硫催化剂接触时,还包括引入一种重质馏分油与催化剂接触,所述重质馏分油的初馏点大于所述汽油馏分油终馏点,以液时体积空速计,重质馏分油的引入量为0. 15、根据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质馏分油选自柴油馏分油和/或润滑油馏分油,所述重质馏分油的初馏点与所述汽油馏分油的终馏点的温差不小于rc,以液时体积空速计,重质馏分油的引入量为0.^1-L Sh'16、根据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质馏分油的初馏点与所述汽油馏分油的终馏点的温差不小于10°c,以液时体积空速计,重质馏分油的引入量为0.Br1-L Sh'17、根据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质馏分油的初馏点与所述汽油馏分油的终馏点的温差不小于20°C。18、根据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质馏分油的初馏点与所述汽油馏分油的终馏点的温差不小于40°C。19、根据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质馏分油源自石油、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几种。20、根据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油选自烯烃齐聚合成油、费托合成油和生物合成油。。21、根据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馏分油选自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裂解汽油、直馏汽油、焦化汽油、热裂解汽油和热裂化汽油中的一种或几种。22、根据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馏分油的馏程为30-220°C。23、根据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加氢脱硫反应条件包括:压力0.8MPa~3.2MPa、温度200 V~320 °C、汽油馏分油液时体积空速3h-1~8h-1、氢油比200Nm3/m3 ~600Nm3/m3。24根据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加氢脱硫反应条件包括:反应压力lMPa-2.8MPa、反应温度220°C -270°C、汽油馏分油液时体积空速氢油比300Nm3/m3-500Nm3/m3。25、根据I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油加氢脱硫反应条件下将汽油馏分油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生成油进行分离的步骤。26、根据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包括汽提和分馏的步骤。其中,所述含水和氧化铝成型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水合氧化铝和纤维素醚混合、成型并干燥,其中,各组分的用量和成型及干燥条件使所述成型物的径向压碎强度大于等于 12N/mm,吸水率为 0.4-1.5,δ 值为小于等于 10% ;其中,δ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方法,包括在汽油加氢脱硫反应条件下将汽油馏分油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含有含水合氧化铝的成型物载体、负载在该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选自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至少一种选自第VIB族的金属组分,以催化剂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VIII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0.1?6重量%,以氧化物计的第VI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1?25重量%,载体含量为69?98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丰褚阳曾双亲王奎李会峰聂红朱玫屈锦华李大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