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密度焊接组装机器本专利技术是申请日为2009年5月12日、申请号为200910140595.X、专利技术名称为“高密度焊接组装机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对于相关申请的交互参考本申请要求在2008年5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052,764的权益。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制造,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机动车车身的组装元件的制造的高密度焊接机器。
技术介绍
在装配线基础上机动车的批量生产中,必须使各种组装元件以高效和有序方式来到一起以进行最后组装过程。当前组装过程,尽管总体是满意的,但往往是人力密集的,往往要求大量工厂占地面积,有时存在维护复杂性,要求过大资金花费,并会存在安全性和/或环境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用途的改进高密度焊接组装机器。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旨在一种高密度焊接组装机器,该高密度焊接组装机器要求最小工厂占地面积、要求最小操作人力,要求较低初始资金投资,提供容易的维护,并使安全性和/或环境影响最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焊接站处焊接机动车元件的方法。方法包括:设置托台,该托台具有用于接纳元件组件的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组装机动车元件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沿纵向延伸的脚手架结构(19),所述脚手架结构包括顶部壁结构(22)和从所述顶部壁结构(22)向下延伸的支撑结构(23);多个机器人(20),所述多个机器人包括第一倒置机器人(20),所述第一倒置机器人被支撑在所述顶部壁结构(22)上、并从所述顶部壁结构(22)向下延伸到所述顶部壁结构(22)下方;以及机器人控制装置(24),所述机器人控制装置被承载在所述脚手架结构(19)的顶部壁结构(22)上,并且与多个所述机器人(20)可操作地连接,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焊接站(12),所述焊接站用于焊接机动车元件,所述多个机器人(20) ...
【技术特征摘要】
2008.05.13 US 61/052,764;2008.11.13 US 12/269,9551.一种用来组装机动车元件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焊接站,所述焊接站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脚手架结构,所述第一和第二脚手架结构沿横向相互间隔开,以便在它们之间限定敞开的焊接区域,每个脚手架结构包括顶部壁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从所述顶部壁向下延伸并限定敞开的工作空间,所述敞开的工作空间由所述顶部壁和所述支撑结构限定,所述焊接站包括在所述焊接区域中的至少第一和第二焊接子站;多个第一倒置机器人,其具有从其延伸的可操作工作端,所述多个第一倒置机器人沿纵向相互间隔开,被所述顶部壁支撑,并且从所述顶部壁向下延伸到所述工作空间中,相应的可操作工作端能够选择性地延伸进入所述敞开的焊接区域中以便组装多个机动车元件;由相应脚手架结构的顶部壁支撑的多个机器人控制面板;以及至少两个托台,用以选择性地支撑要在所述焊接站中被组装的所述多个机动车元件,每个托台能够选择性地移动进入焊接站以及所述敞开的焊接区域中以便组装所述机动车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还包括多个第二机器人,所述多个第二机器人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脚手架结构中的每个脚手架结构的工作空间中,所述多个第二机器人沿着相应的纵向延伸的脚手架结构沿纵向相互间隔开,并且能够延伸进入所述焊接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倒置机器人包括被支撑在所述顶部壁上的三个倒置的机器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顶部壁的面向上的表面上,与所述多个第一倒置机器人相背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加载/卸载站,并且其中,所述托台能够在焊接区域和所述至少一个加载/卸载站之间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移动系统,所述移动系统与所述加载/卸载站相邻,能够操作在所述加载/卸载站处定位的托台。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对于每一个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脚手架结构,至少一个第一倒置机器人或至少一个向上延伸进入所述工作空间的第二机器人承载定位工具,并且至少一个第一倒置机器人或至少一个向上延伸进入所述工作空间的第二机器人承载焊接枪。8.根据权利要求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