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形袋泡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1486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颗粒形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茶鲜叶原料依次通过摊放、杀青、拼料、粉碎、造粒、筛分、初烘和足干处理后,装袋至成品,在足干之后还可以进行提香处理。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控性好,自动化程度高,适合于方便、快捷的袋泡形式包装;制得的颗粒形袋泡茶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茶质好,浸出均匀,不易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袋泡茶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颗粒形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制备颗粒茶的方法常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将茶叶粉末与粘合剂混合后造粒,再用固化剂固化后烘干制得颗粒茶;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液压动力进模成型制得的颗粒茶。如果为了克服粉末茶装袋成袋泡茶的不足,直接将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颗粒茶装袋制备成袋泡茶又存在如下问题:1、第一种方法制得的颗粒茶含有添加剂成分,易发生卫生质量问题;2、第二种方法制得的颗粒茶。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产品往往颗粒大而紧,冲泡浸出低,不适合用于袋泡茶;而直接冲饮,后期颗粒容易分散成粉末状,悬浮于茶汤而影响感官和饮用。袋泡茶以其方便卫生深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市场上的袋泡茶各式各样,各类袋泡茶由于所选用的原料不一样,因而具备不同的功能;但是各类袋泡茶的制备方法最终都是将原料加工成碎型或粉末形态后装袋,为满足袋泡形式包装,一般不用颗粒茶原料。所以,目前这种袋泡茶制备方法存在着如下的不足之处:1、该方法制得的袋泡茶中粉末茶含量过高,使得产品易受潮、吸异味而变质;2、该方法制得的袋泡茶茶叶不均匀,净重不稳定;3、该制备方法可控性差;4、该制备方法直接将碎茶、末茶装袋,基本不作拼配处理,所得茶的品质不稳定,产品价值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袋泡茶的种种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质好、冲泡浸出率高而均匀的颗粒形袋泡茶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颗粒形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茶鲜叶原料依次通过摊放、杀青、拼料、粉碎、造粒、筛分、初烘和足干处理后,装袋至成品。上述摊放是将茶鲜叶均匀摊放至含水率为71~73%,优选采用室内自然摊放,摊放厚度为5~10厘米,时间视鲜叶失水情况而定。本专利技术方法对原料标准要求不高,茶鲜叶原料可采用机采原料。杀青在绿茶处理工艺中起保绿的作用,可以避免使用保绿剂;由于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杀青叶的含水率对造粒的影响不大,所以对杀青的要求不是很严格,而且后期拼料时还可以调节含水量。本专利技术方法可选用汽热杀青或者锅炒杀青。上述汽热杀青使杀青叶的含-->水量为60~65%,具体地说杀青温度120~140℃,杀青时间为50~70秒,热风脱水的热风温度为220~240℃,处理时间为70~90秒;锅炒杀青使杀青叶的含水量为58~62%,具体地说杀青温度为240~280℃,时间为150~180秒。拼料是将杀青叶与干茶和水按一定比例拼配。视上述杀青方式不同,加水量略有变化,一般控制拼料后在制品的含水量为68~71%,并根据品质等级要求及原料茶标准不同调节干茶比例;本专利技术述拼料是将杀青叶与干茶和水按杀青叶∶干茶∶水=4∶0.8~1.2∶1.6~2.0的比例拼配为佳,以重量份计。干茶优选常规绿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碎、末茶,也可选用经杀青、揉捻,烘干,切碎等简单工艺生产部分碎形绿茶;通过调节杀青叶与干茶比例来调节成品茶香气、滋味品质物质基础,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可控性强,易于实现标准化、自动化生产,原料可以反复利用,不产生副茶,原料利用率高;另一方面通过拼料,在茶鲜叶中添加干茶,可以提高粉碎效率和细度,提高颗粒绿茶的成粒性和标准度。上述粉碎是将拼料后在制品粉碎至35~40目,优选采用LTP锤切机将拼料后在制品粉碎至35~40目;由于杀青叶中添加了干茶作为拼料,所以杀青叶的粉碎效果比较好;采用LTP锤切机粉碎时,投叶速度视出叶情况调节,当出叶粉末较粗时,减速投叶,当出叶很少时,适当加快投叶速度。上述造粒采用颗粒机对粉碎后的茶叶粉末进行造粒;根据粒径大小要求选用不同网号,本专利技术从袋泡茶对颗粒粒径的要求考虑,优选3号网。由于采用颗粒机进行造粒,通过调节造粒网径和圆筛筛号来控制颗粒粒度,可控性强,产品成颗性好且均匀,无需添加任何添加剂,保证了卫生质量。筛分一方面可以使造粒工序基本成形的颗粒通过滚动筛分而变得更为紧实、圆滑,提高颗粒茶的防潮和防吸异味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颗粒粒度大小均匀,便于袋泡形式的包装,从而提高包装的成功率和效率,还能使包装净重一致性更好。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平面园筛机进行筛分;由于袋泡茶对茶颗粒的粒径要求比较高,颗粒太大不易包装,颗粒太小净重不好控制,还容易吸潮、吸异味,所以需要对茶颗粒进行精细筛分;本专利技术方法筛分所采用的平面园筛机的筛号从上到下分别是:12号和16号,取16号筛面上的茶颗粒进入下一道工序(干燥),而其他部分茶颗粒集中收集后回到造粒工序,重复利用;为了便于收集16号筛面下的比较细碎的茶颗粒,可以在16号筛面以下再放置一个网径更小的60号筛。上述初烘是将茶颗粒烘干至含水量为10~15%,具体地可以采用链板式连续烘干机-->在温度为120~130℃时处理5~7分钟,下茶后快速冷却放置1~2小时。上述足干是将茶颗粒烘干至含水量至5~7%,具体地可以采用链板式连续烘干机在温度100~110℃,时间6~8分钟,下茶后快速冷却。为了稳定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品质,使得本专利技术产品颗粒形袋泡茶的香型一致,可以在足干处理之后,增加提香处理工艺。所述提香是用茶叶烘焙机恒温烘焙提香,提香的温度为80~85℃,时间为110~130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袋泡茶为颗粒形,由于其颗粒粒度小而均匀,较为紧实,因而净重可控性好,能满足袋泡形式的包装,且不易受潮、吸异味,保质期长,冲泡浸出均匀。2、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产品具有绿茶“三绿”与醇和滋味等基本特征,且品质风格的可调性和可控性较高,能满足标准化,自动化生产需要。3、本专利技术的拼料工艺,在杀青叶中添加干茶,可以提高粉碎效率和粉碎细度,提高颗粒茶的成粒性和标准度;通过调节杀青叶与干茶比例来调节成品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制得的产品风味品质可调性高,且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可控性强,易于实现标准化、自动化生产;原料可以反复利用,不产生副茶,原料利用率高。4、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平面园筛机进行筛分,通过设置两道网面,有效的筛选出适合袋泡包装的颗粒茶;通过筛分处理,还可以使造粒工序基本成形的颗粒通过滚动而变得更为尚紧实、圆滑,提高颗粒茶的防潮和防吸异味的能力。5、本专利技术方法对原料标准要求不高,鲜叶原料可采用机采原料,大大降低了采茶劳动强度和提高了采茶效率,同时也能解决当前传统茶叶生产过程中采工严重不足的矛盾;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原料利用率高,可反复造粒以充分利用茶树资源,不产生茶副产品。6、通过调节造粒网径和园筛筛号调节颗粒粒度,可控性强,产品成颗性好且均匀,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粘结剂、保绿剂等添加剂,卫生质量有保障;通过设备的组装配套,能够形成连续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一种颗粒形袋泡茶的制备方法:-->摊放:取茶鲜叶,采用室内自然摊放,摊放厚度为5厘米,时间为2小时,摊放后含水率为72~73%;锅炒杀青:温度为240℃,时间为150秒,杀青叶的含水量为60~62%;拼料:将杀青叶与干茶、水按杀青叶∶干茶∶水=4∶0.8∶1.6的比例拼配(以重量份计);粉碎:采用LTP锤切机将上述拼配后的杀青叶与干茶粉碎至35~40目;造粒:采用YK-160A型颗粒机进行造粒,选用3号网;筛分:采用6CSY-766平面园筛机进行筛分,筛号从上到下分别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形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茶鲜叶原料依次通过摊放、杀青、拼料、粉碎、造粒、筛分、初烘和足干处理后,装袋至成品:其中所述摊放是将茶鲜叶均匀摊放至含水率为71~73%;所述拼料为将杀青叶与干茶、水按照杀青叶∶干茶∶水=4∶0.8~1.2∶1.6~2.0的比例拼配,以重量份计,拼料后在制品含水量为68~71%;所述粉碎为将拼料后在制品粉碎至35~40目;所述初烘为将茶颗粒烘干至含水量为10~15%;所述足干为将茶颗粒烘干至含水量为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形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茶鲜叶原料依次通过摊放、杀青、拼料、粉碎、造粒、筛分、初烘和足干处理后,装袋至成品:其中所述摊放是将茶鲜叶均匀摊放至含水率为71~73%;所述拼料为将杀青叶与干茶、水按照杀青叶∶干茶∶水=4∶0.8~1.2∶1.6~2.0的比例拼配,以重量份计,拼料后在制品含水量为68~71%;所述粉碎为将拼料后在制品粉碎至35~40目;所述初烘为将茶颗粒烘干至含水量为10~15%;所述足干为将茶颗粒烘干至含水量为5~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形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摊放是采用室内自然摊放,摊放厚度为5~10厘米,时间为2~4小时;所述杀青为汽热或锅炒杀青,汽热杀青使杀青叶含水量为60~65%,锅炒杀青使杀青叶含水量为58~62%;所述拼料的干茶为常规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碎茶、末茶;所述粉碎为采用LTP锤切机将拼料后在制品粉碎;所述造粒为采用颗粒机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林钟应富周正科袁林颖刘素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