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8904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2:16
减震装置10包括被传递来自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的动力的驱动构件11、经由第一弹簧SP1被传递来自驱动构件11动力的第一中间构件12、经由第二弹簧SP2被传递来自第一中间构件12动力的第二中间构件14、经由第三弹簧SP3被传递来自第二中间构件14动力的从动构件15,并且第一弹簧SP1的刚性设定得比第二弹簧SP2的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包括被传递来自原动机的动力的输入元件、经由第一弹性体被传递来自输入元件的动力的第一中间元件、经由第二弹性体被传递来自第一中间元件的动力的第二中间元件、经由第三弹性体被传递来自第二中间元件的动力的输出元件。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这种减震装置中,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其设置在锁止装置的活塞上;第二弹性构件,其设置于在液力变矩器的涡轮上固定的从动板上;中间构件,其经由第一弹性构件在旋转方向上与活塞相连接,并且经由第二弹性构件在旋转方向上与从动板相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减震装置中,第二弹性构件由一对螺旋弹簧和配置在该一对螺旋弹簧之间的中间滑体构成,使一对螺旋弹簧串联作用来使扭转角度大(长行程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25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以往的减震装置中,在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之间配置有作为中间元件的中间构件以及中间滑体,因此中间构件和中间滑体能够进行共振。并且,若在锁止装置的活塞的转速(发动机转速)较低且减震装置整体的震动等级较高时发生多个中间元件的共振,则因该多个中间元件的共振减震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2.15 JP 2011-029715;2011.06.13 JP 2011-131491.一种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为具有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中的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具有:被传递来自原动机的动力的输入元件,上述输入元件经由上述锁止离合器连接在与上述原动机相连接的输入构件上,被传递来自该输入元件的动力的第一弹性体,被传递来自该第一弹性体的动力的第一中间元件,被传递来自该第一中间元件的动力的第二弹性体,被传递来自该第二弹性体的动力的第二中间元件,被传递来自该第二中间元件的动力的第三弹性体,被传递来自该第三弹性体的动力的输出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比上述第二弹性体以及上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高,上述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为螺旋弹簧,上述第三弹性体是弧形弹簧,上述第三弹性体配置在上述第一弹性体以及上述第二弹性体的内周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比上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在上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元件具有与上述第一弹性体的一端相抵接的抵接部,上述第一中间元件具有配置在上述第一弹性体的另一端和与该第一弹性体相邻的上述第二弹性体的一端之间且与两者相抵接的抵接部,上述第二中间元件支撑上述第三弹性体并使其能够自由滑动,并且具有与上述第二弹性体的另一端相抵接的抵接部和与上述第三弹性体的一端相抵接的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川由浩辻博喜伊藤一能枞山尚久大井阳一笠原英明石川雅裕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