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旭专利>正文

倒角刀手柄及其倒角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208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在机械加工行业中使用的对工件的尖角进行倒角的倒角刀以及与倒角刀配合使用的手柄,名称为倒角刀手柄及其倒角刀。为解决现有的手工倒角工具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倒角刀手柄,它包括刀柄5、弹簧6、圆球7和滑动套8。刀柄5的一端具有一个沿轴向开设的用于套装刀杆1的圆孔9,刀柄5的侧面具有一个与圆孔9贯通的圆孔10。圆孔10分为两段,外面的一段的内表面为圆柱面11,内部的一段的内表面为圆锥面12,圆锥面12的小端与圆孔9贯通。圆球7位于圆孔10内,滑动套8套装在刀柄5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对工件的尖角进行倒角,可以方便地调节刀刃4与工件的尖角的接触角度,操作简单。(*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机械加工行业中使用的对工件的尖角进行倒角 的倒角刀手柄以及与倒角刀手柄配合使用的倒角刀。技术背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经过切削加工的金属工件在圆孔的孔端、方孔的孔 端、轴端、轴肩、槽、肩等处会形成锐利的尖角。尖角的存在不但给零部件 之间的装,成一定的困难,而且很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因此,对尖角 一般还要进行切削加工,即将尖角切削掉使原来的尖角处变钝,通常将切削 尖角的工艺称为倒角。目前对圆孔的孔端、轴端、轴肩等处一般采用车床倒 角,但车床不t^f方孔的孔端、方型槽的槽口、肩等,行倒角。对不會狭用车床倒角的其它形状的尖角一般采用刃具手工进行倒角,常用的手工倒角 工具是三棱刮刀。尽管采用三棱刮刀可以对不同形状的尖角进行倒角,但是, 刀刃与尖角的接触角度不易掌握,使用不方便,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手工倒角工具使用不方便。为 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倒角刀手柄,它的特^fct 处是,包括刀柄5、弹簧6、圆球7和滑动套8。刀柄5的一端具有一个沿轴向开设的用于套装刀杆1的圆孔9,刀柄5的侧面具有一个与圆孔9贯通的 圆孔IO。圆孔10分为两段,外面的一段的内表面为圆柱面ll,内部的一段 的内表面为圆锥面12,圆柱面11与圆锥面12同轴,圆锥面12的大端的直 径与圆柱面11的直径相等,圆锥面12的小端与圆孔9贯通。圆球7位于圆 孔10内,滑动套8套装在刀柄5的外侧。滑动套8的中部具有向内侧凸起的 环形的凸台13,凸台13的两侧分别是环形的槽14和环形的槽15。弹簧6 套在刀柄5的外侧,位于滑动套8的槽15内。弹簧6的一端与刀柄5接触, 另一端与滑动套8接触。滑动套8的凸台13位于刀柄5的圆孔10处。弹簧6用于使滑动套8复位。弹簧6的一端与刀柄5接触,可以是直接 接触,也可以通过其它零部件间,触。圆孔9用于与后面介绍的刀杆1配 合,它的内表面与刀杆1的外表面相适应,使刀杆1能够套装到圆孔9内, 并能够在圆孔9内转动。圆孔9的内表面一般采用圆锥面或者圆柱面,最好 采用圆柱面。圆球7与后面介绍的刀杆1上的圆环形槽3配合,使圆球7能 够将刀杆1在刀柄5的圆孔9内的轴向位置锁定。刀柄5的夕卜表面可以制造 成便于用手握住的形状,也可以将整个刀柄5套装在其它便于用手握住的手 柄中。本技术的滑动套8的凸台13具有圆锥面22和圆柱面23,圆柱面 23位于刀柄5的圆孔10处。本技术的刀柄5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挡圈16,弹簧6采用压簧。弹簧 6的一端与挡圈16接触,另一端与滑动套8的凸台13的一侧接触。挡圈16的一部分卡在刀柄5的环形槽内,另一部分高出刀柄5的外表 面。弹簧6的一端与挡圈16的高出刀柄5的外表面的部分接触,即弹簧6 的一端ii31挡圈16与刀柄5间皿触。本技术的圆柱面11与圆锥面12同轴,其轴线与圆孔9的轴线垂直 相交。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与,倒角刀手柄配合使用的倒角刀, 包括刀杆1和与刀杆1成一体的刀体2。它的特殊之处是刀杆1的,面 为圆形,刀杆1上具有圆环,3。刀体2位于刀杆1的前端并偏离刀杆1 的轴线L,刀体2的刀刃4在靠近刀杆1的轴线L的一侧。刀杆1一般采用圆锥形或者圆柱形,最好采用圆柱形,它与前面介绍的 刀柄5的圆孔9配合。刀杆1的一端延伸并偏离其轴线L形成刀体2。圆环 形槽3用于与前面介绍的手柄中的圆球7配合,使圆球7能够锁定刀杆1的 轴向位置,而且不影响刀杆l转动。刀刃4用于对工件的尖角进行切削,完 成倒角。本技术的刀杆1为圆柱形,它的前端向一侧延伸形成弯曲部,该弯 曲部上具有切削形成的刀刃面17和刀刃面18,刀刃面17与刀刃面18的相交线形成刀刃4。刀刃面17与刀刃面18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具体选择,夹角 越大,强度越高,,lj程度越小;反之,夹角越小,强度越低,锋利程度越大。本技术的刀体2的刀刃4为弧形。 刀体2的刀刃4的弧形弯曲程度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确定。 本技术倒角刀的刀刃4可以对工件的尖角进行切削,从而完自尖 角的倒角。由于本技术倒角刀的刀杆1可以套装到倒角刀手柄的圆孔9 内,圆球7与刀杆1上的圆环形槽3配合,既可以锁定刀杆1在倒角刀手柄 的圆孔9内的轴向位置,又不影响刀杆1在圆孔9内转动。当用手握住倒角 刀手柄对工件的尖角进行切削时,由于刀杆1可以在圆孔9内转动,可以方 便地调节刀刃4与工件的尖角的接触角度,操作简单,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要求较低。由于本技术的刀体2偏离刀杆1的轴线L,特别是刀体2的 刀刃4为弧形时,对各种皿的尖角都可以进行手工倒角,使用范围较广。 另外,由于本技术倒角刀和倒角刀手柄是可以分离的,并且倒角刀与倒 角刀手柄之间安装和拆卸方便,可以采用一只倒角刀手柄与许多不同形状的 倒角刀配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倒角刀19与倒角刀手柄20的配合关系图; 图2为图1中倒角刀19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倒角刀19的右视图(省略刀杆1的一部分); 图4为图2中A-A视图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倒角刀手柄20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刀柄5的主视图(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B部放大图; 图8为图5中滑动套8的主视图(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工件的尖角进行倒角的倒角刀手柄和与倒角刀手柄配合使用的倒角刀,它包括倒角刀19和倒角刀 手柄20。如图2至图4所示,倒角刀19包括刀杆1和刀体2。刀杆l为圆柱形, 它的前端向一侧延伸形成弯曲部,该弯曲部为刀体2。刀体2上具有切削形 成的刀刃面17和刀刃面18,刀刃面17与刀刃面18的相交线形成刀刃4。刀 体2偏离刀杆1的轴线L,刀体2的刀刃4为弧形,刀刃4在靠近刀杆1的 轴线L的一侧。刀杆1的中部具有圆环形槽3。如图5至图8所示,倒角刀手柄20包括刀柄5、弹簧6、圆球7、滑动 套8和挡圈16。刀柄5的一端具有一个、沿轴向开设的圆孔9,刀柄5的侧面 具有一个与圆孔9贯通的圆孔10。圆孔9用于套装刀杆1,它的内表面为圆 柱面,直径比刀杆l的直径略大。圆孔10分为两段,外面的一段的内表面为 圆柱面ll,内部的一段的内表面为圆锥面12,圆柱面11与圆锥面12同轴, 圆锥面12的大端的直径与圆柱面11的直径相等,圆锥面12的小端与圆孔9 贯通。圆柱面11与圆锥面12同轴,其轴线与圆孔9的轴线垂直相交。圆球 7位于圆孔10内,它的直径比圆孔10的直径略小,比圆锥面12的小端的直 径大。滑动套8的中部具有向内侧凸起的环形的凸台13,凸台13的两侧分 别是环形的槽14和环形的槽15。凸台13具有圆锥面22和圆柱面23,圆柱 面23位于刀柄5的圆孔10处。滑动套8套装在刀柄5的外侧,弹簧6套在 刀柄5的外侧,位于滑动套8的槽15内。刀柄5的外表面上具有环形槽21, 挡圈16的一部分卡在环形槽21内,另一部分高出刀柄5的外表面。弹簧6 采用压簧,它的一端与挡圈16接触,另一端与滑动套8的凸台13的一侧接图8是滑动套8的零件图,它与图1和图5中所示的滑动套8的形状略 有不同。图8中滑动套8的槽15的端口是敞开的,图1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倒角刀手柄,其特征是:包括刀柄(5)、弹簧(6)、圆球(7)和滑动套(8);刀柄(5)的一端具有一个沿轴向开设的用于套装刀杆(1)的圆孔(9),刀柄(5)的侧面具有一个与圆孔(9)贯通的圆孔(10);圆孔(10)分为两段,外面的一段的内表面为圆柱面(11),内部的一段的内表面为圆锥面(12),圆柱面(11)与圆锥面(12)同轴,圆锥面(12)的大端的直径与圆柱面(11)的直径相等,圆锥面(12)的小端与圆孔(9)贯通;圆球(7)位于圆孔(10)内,滑动套(8)套装在刀柄(5)的外侧;滑动套(8)的中部具有向内侧凸起的环形的凸台(13),凸台(13)的两侧分别是环形的槽(14)和环形的槽(15);弹簧(6)套在刀柄(5)的外侧,位于滑动套(8)的槽(15)内;弹簧(6)的一端与刀柄(5)接触,另一端与滑动套(8)接触;滑动套(8)的凸台(13)位于刀柄(5)的圆孔(10)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旭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