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旭专利>正文

一种刚柔两用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072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刚柔两用压板,包括一具有压头的压板体,所述压头包括第一压紧面和第二压紧面,所述第一压紧面或第二压紧面上设有软质保护层,所述压头与压板体转动连接。压板设计为可以反转的反正面,一面为正常压紧面,另一面铺设软质材料,在遇到压持不同材料或粗加工、精加工时,只需转动一下压头,转轴即可在旋转限位槽及定位销的配合下带动压头旋转,使软质材料压持精加工面或硬质材料压持粗加工面,使用方便,避免了以往加工时需要另外垫上软质材料的繁琐,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床上压紧工件的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可保护工件的精加工面不受夹紧力及夹具损坏的刚柔两用压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加工领域中,机械加工时必须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固定,不同的机械加工设备,其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夹具各不相同,但均是将工件固定使其不能活动,车床上一般采用三爪或四爪卡盘,铣床上一般采用台式夹具,这些夹具直接接触工件并夹紧或压紧,但毛坯在经过多次粗加工及精加工后,其工件的表面已经非常精密,再进行后续加工的过程中,工件的夹紧或压紧很容易将工件的精密表面压伤,现在普通的方法是在夹紧面处垫上软质材料后,进行夹具夹紧或压紧,这种方法虽然能保护工件不被损伤,但往往夹持过程比较麻烦,影响加工效率,并且容易发生工件滑移或飞出的情况,损伤机床刀具,造成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保证夹持稳定性的同时有效保护工件精密表面不受损伤的刚柔两用压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刚柔两用压板,包括一具有压头的压板体,所述压头包括第一压紧面和第二压紧面,所述第一压紧面或第二压紧面上设有软质保护层,所述压头与压板体转动连接。上述的刚柔两用压板,所述软质保护层为铝质层、橡胶层或尼龙层。上述的刚柔两用压板,在压头与压板体上设置有可控制压头沿压板体轴线旋转的转动机构。上述的刚柔两用压板,所述转动机构由转轴、轴孔、旋转限位槽和定位销组成,所述转轴与压头连接,轴孔设于压板体上并与转轴插接配合,旋转限位槽设于转轴表面并向转轴轴线方向内凹设置,在压板体上设有与所述旋转限位槽相配合的、与所述转轴轴线垂直的定位销。上述的刚柔两用压板,所述定位销与压板体过盈配合,与旋转限位槽间隙配合。本技术刚柔两用压板的优点是压板设计为可以反转的反正面,一面为正常压紧面,另一面铺设软质材料,在遇到压持不同材料或粗加工、精加工时,只需转动一下压头,转轴即可在旋转限位槽及定位销的配合下带动压头旋转,使软质材料压持精加工面或硬质材料压持粗加工面,使用方便,避免了以往加工时需要另外垫上软质材料的繁琐,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全剖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刚柔两用压板,包括一具有压头I的压板体2,该压头I包括第一压紧面11和第二压紧面12,在第一压紧面11或第二压紧面12其中一面上设有软质保护层2,另一面为普通材料,压头I与压板体转动连接,其中,软质保护层2可以为铝质层、橡胶层或尼龙层等与普通加工工件使用的45钢、合金钢等材料相比硬度较小的材料。在压头I与压板体2上设置有可控制压头I沿压板体2的轴线旋转的转动机构3,该转动机构3由转轴31、轴孔32、旋转限位槽33和定位销34组成,其中转轴31与压头I过盈配合或者焊接,也可与压头I 一体成型,轴孔32设于压板体2上,转轴31插入轴孔32内,轴孔32的孔径略大于转轴31的直径,保证转轴31可在轴孔32内无障碍的旋转,旋转限位槽33设于转轴31的表面并向转轴31的轴线方向内凹设置,在压板体2上设有与旋转限位槽33相配合的、与转轴31的轴线垂直的定位销34,定位销34卡接在旋转限位槽33内,当手动转动压头I时,压头I带动转轴31的旋转限位槽33沿定位销34滑动,起到定位及导向的作用。定位销与压板体过盈配合,与旋转限位槽间隙配合。作为变型,压头I也可与压板体2之间直接采用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固定,或者采用隼式插接结构方式连接,凡是能保证压头可自由、方便的旋转的连接方式,均可作为本技术的结构。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刚柔两用压板,包括一具有压头的压板体,所述压头包括第一压紧面和第二压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面或第二压紧面上设有软质保护层,所述压头与压板体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柔两用压板,其特征是所述软质保护层为铝质层、橡胶层或尼龙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柔两用压板,其特征是在压头与压板体上设置有可控制压头沿压板体轴线旋转的转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刚柔两用压板,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机构由转轴、轴孔、旋转限位槽和定位销组成,所述转轴与压头连接,轴孔设于压板体上并与转轴插接配合,旋转限位槽设于转轴表面并向转轴轴线方向内凹设置,在压板体上设有与所述旋转限位槽相配合的、与所述转轴轴线垂直的定位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刚柔两用压板,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销与压板体过盈配合,与旋转限位槽间隙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刚柔两用压板,包括一具有压头的压板体,所述压头包括第一压紧面和第二压紧面,所述第一压紧面或第二压紧面上设有软质保护层,所述压头与压板体转动连接。压板设计为可以反转的反正面,一面为正常压紧面,另一面铺设软质材料,在遇到压持不同材料或粗加工、精加工时,只需转动一下压头,转轴即可在旋转限位槽及定位销的配合下带动压头旋转,使软质材料压持精加工面或硬质材料压持粗加工面,使用方便,避免了以往加工时需要另外垫上软质材料的繁琐,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23Q3/00GK202825276SQ20122042275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云旭 申请人:张云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柔两用压板,包括一具有压头的压板体,所述压头包括第一压紧面和第二压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面或第二压紧面上设有软质保护层,所述压头与压板体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旭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