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回转机构和工程机械。双回转机构包括:第一回转单元、第二回转单元和驱动单元,第一回转单元与第二回转单元可枢转地连接;驱动单元驱动第二回转单元相对第一回转单元在与第一回转单元的第一回转平面相交的第二回转平面内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双回转机构可以使第二回转单元除了具有受第一回转单元的驱动沿第一回转轴转动的自由度和在第二回转平面的内运动的自由度外,还具有绕其自身的第二回转轴转动的自由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双回转机构可使工程机械的臂架很容易就绕开障碍物,并增加了臂架运动方式的灵活性,使臂架很容易靠近一些非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工作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回转机构和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对于通过臂架作业的工程机械(例如消防车等)来说,其臂架一般通过回转(臂架整体或部分绕某一回转中心转动)、变幅(主臂与水平面角度改变)、臂伸缩(臂长度调整)、折臂摆动(折臂与主臂或多节折臂间角度改变)来完成瞄准和作业动作。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具有臂架的工程机械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工程机械包括车架50、第一回转单元10和臂架40,其中,第一回转单元10安装在车架50上,且可沿图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绕竖直方向的转轴转动。臂架40的下端安装在第一回转单元10上,且可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臂架40包括主臂41、伸缩臂42和折臂43,伸缩臂42可沿箭头C的方向进行伸缩,以改变臂架40的长度。折臂43可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相对伸缩臂42转动。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具有臂架的工程机械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工程机械包括车架50、第一回转单元10和臂架40,其中,第一回转单元10安装在车架50上,且可沿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绕竖直方向的转轴转动。臂架40的下端安装在第一回转单元10上,且可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臂架40包括主臂41和多个折臂43,折臂43可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转动。可见,图1和图2中的工程机械的臂架均只能在竖直平面内沿箭头B的方向运动,因此,绕开障碍物的能力不强,臂架运动方式也不够灵活,不容易靠近一些非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工作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使臂架绕开障碍物的双回转机构和工程机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回转机构,包括:第一回转单元、第二回转单元和驱动单元,第一回转单元与第二回转单元可枢转地连接;驱动单元驱动第二回转单元相对第一回转单元在与第一回转单元的第一回转平面相交的第二回转平面内转动。进一步地,第一回转单元包括转台、第一回转齿圈和用于驱动第一回转齿圈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台与第一回转齿圈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回转齿圈啮合。进一步地,第二回转单元包括托架、第二回转齿圈和用于驱动第二回转齿圈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回转齿圈与托架可枢转地连接,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托架上,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回转齿圈啮合;托架与转台可枢转地连接。进一步地,驱动单元为油缸,油缸的一端与托架连接,油缸的另一端与转台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为马达。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为马达。进一步地,第一回转平面与第二回转平面正交。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臂架和车架,该工程机械还包括上述的双回转机构,双回转机构的第一回转单元安装在车架上,臂架的一端与双回转机构的第二回转单元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回转单元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回转齿圈上的臂架连接法兰,臂架通过臂架连接法兰与第二回转齿圈连接。进一步地,工程机械为消防车。第一回转单元沿第一回转轴转动,第二回转单元沿第二回转轴转动,同时,第二回转单元还可相对于第一回转单元进行转动。可见,本技术中的双回转机构可以使第二回转单元除了具有受第一回转单元的驱动沿第一回转轴转动的自由度和在第二回转平面的内运动的自由度外,还具有绕其自身的第二回转轴转动的自由度。因此,本技术中的双回转机构可使工程机械的臂架很容易就绕开障碍物,并增加了臂架运动方式的灵活性,使臂架很容易靠近一些非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工作面。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 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具有臂架的工程机械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具有臂架的工程机械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具有臂架的工程机械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中的工程机械在臂架伸展时的示意图;以及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双回转机构与臂架的局部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第一回转单元;11、转台;12、第一回转齿圈;13、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回转单元;21、托架;22、第二回转齿圈;23、第二驱动机构;30、驱动单元;40、臂架;41、主臂;42、伸缩臂;43、折臂;50、车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作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回转机构。如图3至图5所示,该双回转机构包括:第一回转单元10、第二回转单元20和驱动单元30,第一回转单元10与第二回转单元20可枢转地连接;驱动单元30驱动第二回转单元20相对第一回转单元10在与第一回转单元10的第一回转平面相交的第二回转平面内转动。优选地,第一回转平面与第二回转平面正交。特别地,第一回转平面和第二回转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非垂直的,以适应于倾斜的工况。请参考图3至图5,第一回转单元10沿第一回转轴以箭头A的方向转动,第二回转单元20沿第二回转轴以箭头E的方向转动,同时,第二回转单元20还可相对于第一回转单元10沿箭头B的方向进行转动。可见,本技术中的双回转机构可以使第二回转单元20除了具有受第一回转单元10的驱动沿第一回转轴转动的自由度和在第二回转平面内运动的自由度外,还具有绕其自身的第二回转轴转动的自由度。因此,本技术中的双回转机构可使工程机械的臂架40很容易就绕开障碍物,并增加了臂架运动方式的灵活性,使臂架很容易靠近一些非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工作面,以完成瞄准和作业动作。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优选地,第一回转单兀10包括转台11、第一回转齿圈12和用于驱动第一回转齿圈12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3,转台11与第一回转齿圈12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3的输出端与第一回转齿圈12啮合。当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第一回转齿圈12转动时,转台11随着与其连接的第一回转齿圈1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回转单元20按第一回转齿圈12的回转方向转动。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3为马达,显然,也可以是其它能够驱动第一回转齿圈12转动的装置。优选地,第二回转单元20包括托架21、第二回转齿圈22和用于驱动第二回转齿圈22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3 ;第二回转齿圈22与托架21可枢转地连接,第二驱动机构23安装在托架21上,第二驱动机构23的输出端与第二回转齿圈22啮合;托架21与转台11可枢转地连接。当第二驱动机构23驱动第二回转齿圈22转动时,第二回转齿圈22带动与其连接的臂架等部件按第二回转齿圈22的回转方向转动。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23为马达,显然,也可以是其它能够驱动第二回转齿圈22转动的装置。优选地,驱动单元30为油缸,油缸的一端与托架21连接,油缸的另一端与转台11连接。当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时,臂架40向上运动,反之,臂架40向下运动,从而实现臂架的变幅。作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臂架40和车架50,该工程机械还包括上述的双回转机构,双回转机构的第一回转单元10安装在车架50上,臂架40的一端与双回转机构的第二回转单元20连接。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回转单元(10)、第二回转单元(20)和驱动单元(30),所述第一回转单元(10)与所述第二回转单元(20)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驱动单元(30)驱动所述第二回转单元(20)相对所述第一回转单元(10)在与所述第一回转单元(10)的第一回转平面相交的第二回转平面内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涛,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