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717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凭烟雾信号判断着火信息不够全面的问题。本装置包括安置于发动机舱的若干个烟雾传感器、控制器、若干个温度传感器、灭火管路和存储有灭火剂的压力罐,控制器的输入口分别连接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的输出口连接有电控阀,压力罐开口通过电控阀密封连接灭火管路,灭火管路上还分布有若干个灭火喷头,控制器在判断发动机舱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极限值或出现烟雾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控阀打开,压力罐内灭火剂在灭火管路内流动通过压力罐的自身压力打开灭火喷头。该装置通过监控环境温度变化和烟雾状况,能全面监视发动机舱是否着火,并进行自动灭火。(*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汽车已作为一种普通消费品走入寻常百姓人家。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安全隐患,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之中,汽车自燃就是一种严重威胁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潜在问题,有数据统计显示在今年6、7月份之间,京珠高速粤境北段竟出现9起汽车自燃事故。另一项数据统计显示,在所有汽车自燃事故当中,有70%的自然现象发生在汽车使用当中。一旦发生了自燃事故,严重的话,火势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能将一辆汽车焚毁,因其发生的突然性和严重的破坏性,让人们对其非常恐惧。分析汽车发生自燃的原因,其中还因油路电路存在异常导致车辆自燃的情况是最主要的原因,发动机舱因存在高温,且电路、油路众多成为车辆自燃最主要的发生地。汽车机舱周围存在各种油类、橡胶类和塑料类等易燃物。且自燃发生突然,加之车上人员无相关经验,对自燃前期处理不当,往往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车辆短时间内被焚毁照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车辆自燃的防范已成为各汽车企业非常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10139923.7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系统,根据前舱阵式烟雾传感器监控前舱起火情况,在着火时使用水泵压力喷出灭火剂进行自动灭火。该系统能够在前机舱出现烟火的前期在火灾的隐患时期即能起到排除险情的作用。但是该系统只使用了烟雾传感器进行烟雾量检测,但是如果是外围失火引起的火灾,烟雾传感器就不能第一时间检测到着火信息,使该控制系统不能很好的起到作用。同时该系统长时间的开着,不够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该装置通过同时监控环境温度变化和烟雾状况,能全面监视发动机舱是否着火,并进行自动灭火。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安置于发动机舱用于监控起火烟雾信号的若干个烟雾传感器和用于根据检测信号做出灭火控制指令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灭火管路和存储有灭火剂的压力罐,所述控制器的输入口分别连接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口连接有电控阀,所述的压力罐开口通过电控阀密封连接灭火管路,所述灭火管路上还分布有若干个灭火喷头,所述控制器在判断发动机舱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极限值或出现烟雾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控阀打开,压力罐内灭火剂在灭火管路内流动通过压力罐的自身压力打开灭火喷头。设置于发动机舱易燃处的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实时检测发动机舱内的温度信号和是否出现烟雾信号,主控制器在接收温度信号超过设定值时主控制器启动,同时,主控制器接收烟雾信号和温度信号,并进行比较判断,在检测的温度值大于设定极限值时或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信号则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控阀打开,在压力罐自身压力下,压力罐内存储的灭火剂从电控阀喷出流进整个灭火管路,在灭火剂量填满整个灭火管路并压下灭火喷头,灭火喷头受灭火管路内压作用打开喷出灭火剂实现对发动机舱的自动灭火过程。该自动灭火装置检测精确且防止了外来火向发动机舱蔓延没有检测到烟雾状态下就能进行,减少发动机舱着火的各种可能。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中,所述控制器输入口还连接有碰撞气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碰撞气囊控制器接收汽车碰撞信号,并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控制上述的电控阀打开。当车辆发生重大碰撞时,碰撞气囊控制器检测到碰撞信号并输出控制指令的同时,输出碰撞信号给控制器接收,控制器在接收到达到打开安全气囊的车辆碰撞信号时控制打开电控阀实现自动灭火,预防车辆发生重大碰撞而发生火灾。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中,所述灭火管路为与发动机舱相匹配的环形密封管路。这里方便在发动机舱内进行布置,同时也减少了管道交叉转弯致使因为压力罐的自身压力从而给安装带来不便。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中,所述控制器、电控阀、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通过蓄 电池供电。这里通过蓄电池直接供电,可在车辆发动机熄火停车后,仍然能正常运行进行实时保护车辆发动机舱的着火隐患。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呈阵式布置于发动机舱内。这里通过多点、分散检测,保证对发动机舱火灾监控的全面。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中,所述的控制器还连接有设置于驾驶室内用于手动打开电控阀的手动开关。在发生火灾险情时,如果自动灭火装置失去自动功能,则可以手动使用手动开关进行紧急灭火。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中,所述的控制器还连接有安装于驾驶室仪表盘上的警示灯。在控制器检测到发动机舱温度过高或出现烟雾时则控制警示灯进行提/Jn 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便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发动机舱内分同时监控环境温度变化和烟雾状况,能全面监视发动机舱是否着火,并进行自动灭火。该控制更加准确考虑到发动机舱在温度特别过高而没有产生烟雾时就进行消除安全隐患动作。2、本技术通过连接碰撞气囊控制器实时接收汽车碰撞信号,并能在发出爆气囊碰撞时进行同一时间的灭火操作,进一步排出汽车碰撞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灭火管路;2、压力罐;3、控制器;4、电控阀;5、灭火喷头;6、手动开关;7、温度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9、碰撞气囊控制器;10、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安置于发动机舱用于监控起火烟雾信号的若干个烟雾传感器8和用于根据检测信号做出灭火控制指令的控制器3。该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7、灭火管路I和存储有灭火剂的压力罐2,控制器3的输入口分别连接烟雾传感器8和温度传感器7。这里的灭火管路I为与发动机舱相匹配的环形密封管路。温度传感器7和烟雾传感器8分别呈阵式布置于发动机舱内。控制器3的输出口连接有电控阀4,压力罐2开口通过电控阀4密封连接灭火管路1,灭火管路I上还分布有若干个灭火喷头5,控制器3在判断发动机舱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极限值或出现烟雾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控阀4打开,压力罐2内灭火剂在灭火管路I内流动通过压力罐2的自身压力打开灭火喷头5。控制器3、电控阀4、温度传感器7和烟雾传感器8分别通过蓄电池供电。同时控制器3输入口还连接有碰撞气囊控制器9,控制器3通过碰撞气囊控制器9接收汽车碰撞信号,并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控制上述的电动阀打开。控制器3的输出口还连接有设置于驾驶室内用手手动打开电控阀4的手动开关6和安装于驾驶室仪表盘上的警示灯10。设置于发动机舱易燃处的温度传感器7和烟雾传感器8分别实时检测发动机舱内的温度信号和是否出现烟雾信号,主控制器3在接收温度信号超过设定值时主控制器3启动,同时,主控制器3接收烟雾信号和温度信号,并进行比较判断,在检测的温度值大于设定极限值时或烟雾传感器8检测到烟雾信号则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控阀4打开,在压力罐2自身压力下,压力罐2内存储的灭火剂从电控阀4喷出流进整个灭火管路1,在灭火剂量填满整个灭火管路I并压下灭火喷头5,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安置于发动机舱用于监控起火烟雾信号的若干个烟雾传感器(8)和用于根据检测信号做出灭火控制指令的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7)、灭火管路(1)和存储有灭火剂的压力罐(2),所述控制器(3)的输入口分别连接烟雾传感器(8)和温度传感器(7),所述的控制器(3)的输出口连接有电控阀(4),所述的压力罐(2)开口通过电控阀(4)密封连接灭火管路(1),所述灭火管路(1)上还分布有若干个灭火喷头(5),所述控制器(3)在判断发动机舱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极限值或出现烟雾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控阀(4)打开,压力罐(2)内灭火剂在灭火管路(1)内流动通过压力罐(2)的自身压力打开灭火喷头(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煜陈杰龙陈君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