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根据ASTM?D-1238、在温度230℃下测定的MFR为30g/10分钟以上且不足200g/10分钟的丙烯聚合物树脂(I)70~90重量份;在160℃下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0)超过50mN且300mN以下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5~25重量份;以及,根据JIS?K6760的密度为850kg/m3以上且930kg/m3以下、并且在160℃下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0)不足30mN的烯烃聚合物树脂(III)5~25重量份(其中,(I)+(II)+(III)=100重量份)。该树脂组合物能够得到低温下的冲击强度优异且不产生流痕的注射成形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注射发泡成形体以及注射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适于制造低温下的冲击强度优异且无流痕的注射成型体,尤其适于制造注射发泡成形体。
技术介绍
聚丙烯系树脂的刚性、硬度及耐热性等优异,可通过注射成形法容易地制成所需形状,而且价廉。因此,广泛用于广泛的用途,例如家用电器的外壳、薄膜、容器、汽车内饰、挡板(fender)、保险杠、侧嵌条、挡泥板(mud guard)、后视镜罩等汽车外饰、一般杂货等。对应这样的各种用途,还已知在聚丙烯系树脂中配混聚乙烯或橡胶成分、例如聚异丁烯、聚丁二烯、非结晶性或低结晶性乙烯-丙烯共聚物(EPR)等而改善了耐冲击性的聚丙烯组合物。另外,还已知为了补充由于配混橡胶成分而降低的刚性而将滑石等无机填料与橡胶成分一起添加在聚丙烯中而得到聚丙烯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此外,将如上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或聚丙烯组合物注射成形时,将树脂在熔融状态下注射,因此,得到的注射成形品通常产生沿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伸展的流痕。对于注射成形品、例如汽车内外饰部件等,存在由于该流痕明显时外观劣化而其产品价值降低的问题。另外,近年来,为了汽车的燃油消耗率的改善、家用电器的通用设计化所需的轻量化,聚丙烯系树脂产品的利用发泡成形的轻量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另外,为了改良聚丙烯系树脂的注射成形品的冲击强度,已知使用乙烯与丙烯的嵌段共聚物,此外,已知在聚丙烯系树脂中配混聚乙烯、乙烯-丙烯橡胶。在聚丙烯系树脂中配混有聚乙烯的组合物、以及在聚丙烯系树脂中配混有聚乙烯和乙烯-丙烯橡胶的组合物被广泛用于改良聚丙烯系树脂的冲击强度,进而改良冲击白化、弯曲白化。但是,现状是,在注射成形品中,聚丙烯系树脂与聚乙烯的流动性不同、结晶化温度不同,因而成形品表面产生树脂的流型(flow pattern)即流痕(flow mask),极其妨碍成形品外观。特别是在实施以轻量化为目的的注射发泡成形时,存在流痕变得明显的问题。此外,虽然进行了造粒时的混炼强化作为该外观改良的对策,但未实现明显的改盡口 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4520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改良了以往使用的树脂组合物的缺点即注射成形品的外观的树脂组合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聚丙烯系树脂中配混有具有高熔融张力的乙烯-α -烯烃共聚物和具有低熔融张力的聚烯烃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能够得到低温下的冲击强度优异且不产生流痕的注射成形品,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根据ASTM D-1238在温度230°C下测定的MFR为30g/10分钟以上且不足200g/10分钟的丙烯聚合物树脂树脂⑴70 90重量份;在160°C下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tl)超过50mN且300mN以下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 5 25重量份;以及,根据JIS Κ6760的密度为850kg/m3以上且930kg/m3以下、并且在160°C下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tl)不足30mN的烯烃聚合物树脂(111)5 25 重量份(其中,(1) + (11) + (111)=100 重量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由上述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注射发泡成形体。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射发泡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注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以及二氧化碳和/或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发泡剂供给到注射成形机,接着,注射到该注射成形机附带的模具内,从而进行发泡成形。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适于制造低温下的冲击强度优异且无流痕的注射成型体,尤其适于制造注射发泡成形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根据ASTM D-1238在温度230°C下测定的MFR为30g/10分钟以上且不足200g/10分钟的丙烯聚合物树脂(1)70 90重量份;在160°C下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tl)超过50mN且300mN以下的乙烯-α -烯烃共聚物(11)5 25重量份;以及,根据JIS Κ6760的密度为850kg/m3以上且930kg/m3以下、并且在160°C下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tl)不足30mN的烯烃聚合物树脂(111)5 25重量份(其中,(Ι) + (Π) + (ΠΙ)=100 重量份)。丙烯聚合物树脂(I)作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的丙烯聚合物树脂(I),优选使用丙烯均聚物和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也可使用通常市售的丙烯聚合物树脂。优选的是,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例如由高结晶性聚丙烯嵌段成分与橡胶成分形成,该橡胶成分为由乙烯均聚物嵌段、和丙烯与乙烯无规共聚而成的嵌段形成的橡胶成分。其中,橡胶成分优选为5 25重量%、特别优选为5 20重量%。需要说明的是,该高结晶性聚丙烯成分可定义为不溶于64°C的正癸烷的成分,橡胶成分可定义为可溶于64°C的正癸烷的成分。于是,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橡胶成分即可溶于64°C的正癸烷的成分、和高结晶性聚丙烯成分即不溶于64°C的正癸烷的成分可以如下求出:将5g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试样浸溃于200cc沸腾正癸烷中5小时,使其溶解,然后冷却至64°C,将析出的固相用G4玻璃过滤器过滤之后,干燥,测定固相重量,由该固相重量算出可溶成分和不溶成分。如上所述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成分也可含有由除乙烯、丙烯以外的α-烯烃、例如1- 丁烯、1_戍烯、1_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六烯、4-甲基-1-戍烯等α-烯烃;乙烯基环戍烯、乙烯基环己烯、乙烯基降冰片烧等乙烯基化合物;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马来酸酐等不饱和有机酸或其衍生物等衍生出的单元。作为丙烯聚合物树脂(I),从注射成形时的流动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使用根据ASTMD-1238在温度230°C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30g/10分钟以上且不足200g/10分钟的物质。优选30g/10分钟以上且不足150g/10分钟的物质。乙烯-α -烯烃共聚物(II)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形用树脂组合物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是在160°C下测定的熔融张力(MS16tl)超过50mN且300mN以下、优选为IOOmN以上且300mN以下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此处,乙烯_α -烯烃共聚物(II)是MS16tl为50mN以下的乙烯-α -烯烃共聚物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熔融张力低,供给于注射发泡成形时,难以得到具有高发泡倍率的成形体。另一方面,MS160超过300mN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混合性变差,得到的注射成形体产生流痕,产品外观变差。需要说明的是,在160°C下的熔融张力(MS16tl)例如可以如下求出:在机筒直径(barrel diameter)9.55_ 的毛细管粘度计(Toyo Seiki Seisaku-sho, Ltd.(商品名)Capillograph)上安装长度为8mm、直径为2.095mm、流入角为90°的口模(dies),设定为温度160°C、活塞下降速度IOmm/分钟、拉伸比47,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成彦,铃木谦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曹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