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体制手套,由弹性体制成,所述弹性体由丙烯腈25~30重量%、丁二烯62~71重量%以及不饱和羧酸4~8重量%,总量为100重量%形成,所述不饱和羧酸所具有的至少一部分取代基进行键合而交联,不饱和羧酸所具有的至少一部分取代基的残余取代基通过2价金属而交联,不含作为交联剂的硫和作为硫化助剂的硫化合物,且所述不饱和羧酸所具有的至少一部分取代基进行键合而交联的弹性体的门尼粘度(ML(1+4)(100℃))是100~220,手套的特性如下:是弹性体薄膜手套,不含作为交联剂的硫以及作为硫化助剂的硫化合物,厚度为0.05~0.15mm,手套形成时的手套溶胀比率是240~320,拉伸应力为22~35MPa、破断时的伸长率是480~620%,伸长率500%时的拉伸应力是15~35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薄膜橡胶手套的专利技术,其是通过向添加或未添加不饱和羧酸的丙烯腈丁二烯中添加不饱和羧酸,制成丙烯腈丁二烯不饱和羧酸,然后添加氧化锌,从而通过不饱和羧酸末端基以及不饱和羧酸和氧化锌形成交联,使含有它们的组合物附着在模具或模型的表面上,使其交联固化,从而得到的。
技术介绍
橡胶制医疗用手套等浸溃而成的胶乳制造物的制造中,常年使用天然橡胶胶乳作为原料物质。已经知道了,如此制造出的天然橡胶制胶乳的医疗用手套具有卓越的伸缩性,而且是阻碍血液中含有的病原体移动的屏障。天然橡胶手套的制造方法是通过添加硫作为交联剂以及交联助剂而进行的。具体而言,将手形状的模具或模型浸溃在添加有交联剂以及助剂的天然橡胶胶乳混合物中I次或浸溃多次,使天然橡胶胶乳混合物在模具或模型表面上堆积出具有所希望厚度的层。使具有所希望的厚度的橡胶手套干燥,在加热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交联。交联是用于赋予天然橡胶膜高度的伸缩性的基本工序。如此制造出的天然橡胶手套具有优异的屏障性、机械特性以及物理特性。天然橡胶胶乳中含有由蛋白质、脂质及微量成分构成的5%以下的非橡胶成分。由于该非橡胶成分的缘故,随着天然橡胶胶乳手套在医院内使用增加,结果,其使用者发生I型过敏症的情况增加。现已经清楚了,使用者与天然橡胶胶乳的手套直接触而引起的I型过敏症,是由残留在天然橡胶中的能够提取的胶乳蛋白质引起的。马上就会出现症状的过敏症,在与手套接触后2小时以内出现。其原因物质是IgE (循环血液中的抗体),由它引起过敏性的反应。此时皮肤的表面呈现荨蔴疹(hives)的状态,是超越与胶乳接触的点混杂存在的状态。全身发生的过敏性症状有两眼发痒、嘴唇和舌头发肿、呼吸急促、头晕、肚子疼、恶心、极度的紧张状态以及较少的过敏弓I起的休克状态。对发生过天然橡胶胶乳蛋白质引起的过敏症的症状的人,应该忠告其避免与天然橡胶胶乳以及由天然橡胶胶乳制造出的产品有更多的接触。由于合成得到的氰基胶乳、羧基化氰基胶乳、聚氯丁二烯胶乳或聚丁二烯胶乳等的合成胶乳中不含所述蛋白质,所以不会引起所述过敏。对发生过蛋白质过敏的人,应该劝导其使用由氰基胶乳、羧基化氰基胶乳、聚氯丁二烯胶乳或聚丁二烯胶乳等合成胶乳制作的手套。由这些合成橡胶胶乳制造出的手套,与天然橡胶胶乳手套相比较,据说在物理特性方面获得了等效或更好的评价,但在阻隔特性方面不好。由合成橡胶制作医疗用手套的方法,采用与由天然橡胶制作手套的方法相同的方法。通过对合成橡胶的弹性 体胶乳的组合物采用与制作天然橡胶手套的方法相同的步骤,使其附着在手形模具或模型的表面上,然后干燥,交联固化,就得到了具体所希望厚度的薄膜手套。如此得到的、合成弹性体的手套能够具有希望的机械和物理特性。已经开发出了许多种合成橡胶弹性体的手套,在市面有售。结果、作为用于制作合成橡胶手套的原料物质,被最普通使用羧基化氰基橡胶。在由合成橡胶胶乳制造手套的方法中,作为交联剂使用硫,且作为交联助剂使用含硫化合物。具体而言,作为含硫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MTD)以及巯基苯并噻唑(MBT)等。这些含硫化合物能够促进硫化速度。在不使用硫化助剂的情况,仅使用硫进行硫化反应。这种情况需要在140°C的高温下进行几个小时的处理,反应进行缓慢。制造橡胶手套时积极地使用硫化助剂的结果,是引起了健康上的问题。具体而言,这些硫化助剂会引发过敏性症状,即作为接触皮肤炎的延迟型IV型过敏症。延迟型IV型过敏症是在接触后过了 24 72小时才发生的。引起的症状通常可以在手、手臂的表面看至IJ,通常造成点状的起疹子、皮肤发红、有时皮肤皲裂、水肿。不使用天然橡胶胶乳的手套,而检查氰基橡胶胶乳的手套,发现在氰基橡胶胶乳中过剩量的硫化助剂作为残渣残留下来。虽然通过不使用天然橡胶胶乳的手套,能够避免I型过敏症,但现在是氰基橡胶胶乳引起延迟型IV型过敏症。结果,迫切需要找到不使用硫交联剂、硫化助剂来制作合成橡胶手套的方法。在不使用硫交联剂以及含硫化合物硫化助剂,使羧基化氰基橡胶胶乳交联的情况,必须通过不依赖硫的交联剂进行交联。作为该方法,已经研究了通过使用2价或3价金属锌形成离子键进行交联的方法。虽然认为该方法与硫的情况相比较、形成的键合形式是同样的,但存在以下问题:在使用硫的产品那样的强度以及伸长率等物理特性方面,得不到期待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也是基于使用氧化锌等2价金属盐而完成的。美国专利第5,014,362号(专利文献I)是使用氧化锌以及硫进行的羧基化氰基橡胶的交联方法。典型的羧基化氰基橡胶是以各种比例由丙烯腈、丁二烯以及有机酸的链段形成。通过使用硫以及硫化助剂,能够在丁二烯的次级链段间通过共价键形成交联。此夕卜,通过对羧基化丙烯腈(有机酸)的部分使用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以及其它金属盐等,能够产生离子键。在通过锌离子进行离子性交联的同时,用硫进行交联。与利用锌离子进行离子性交联的膜相比较,张力、破断力、耐摩擦力等物理特性提高,但依然存在硫引起的弊害问题。在如所述那样,在交联结构仅靠离子键的情况,只能得到对抗油以及化学品的特性可靠性实质上低的橡胶产品。对于手套等羧基化氰基橡胶产品,通常的常识是,将通过硫以及硫化助剂形成共价键、和通过氧化锌等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金属盐形成离子性交联处理组合使用,会得到有效的交联。作为交联方法使用这种硫化助剂,结果延迟型IV型过敏症又成为新的健康上的问题。关于橡胶的强度, 大家都知道,为了使用有机化氧化物促进聚合反应,向橡胶中添加有机二甲基丙烯酸锌以及/或碱性甲基丙烯酸锌会得到提高。具体如下。将聚丁二烯和甲基丙烯酸混合,然后混合氧化锌,可以得到耐磨耗性优异的组合物(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3-12513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2-121653号公报),向二烯系橡胶和甲基丙烯酸、氧化锌、有机过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添加非聚合性羧酸,可以得到比天然胶乳拉伸特性更好的合成聚合物(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3-85842号公报)。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氧化锌以及过氧化物,即使没有离子键也能够进行NBR的交联。专利文献5(日本特公平8-19264号公报)中公开了,在(a)烯属不饱和氰化物-共轭二烯共聚橡胶100重量份中配合了(b) 20 μ m以上的粗粒子为5%以下的锌化合物10 60重量份、(C)甲基丙烯酸20 60重量份、以及(d)有机过氧化物0.2 10重量份而成的硫化性橡胶组合物。其可以得到强度特性优异的橡胶硫化物,硫化性橡胶组合物能够有效地制造软管类、筒类、防震橡胶等 ,但并不是以手套那样的薄片作为对象。通过在硫固化助剂或无氧化锌(不含二价锌)的存在下进行交联而得到的刚性高的橡胶组合物,可以得到具有张力以及耐药品性,同时比现有的产品更柔软的软质氰基橡胶产品(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3517246号说明书,日本特表2000-512684号公报)。作为硫化助剂,与巯基苯并噻唑(MBT)组合使用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结果在其反应生成物软质氰基橡胶中含有硫。作为丙烯腈和丁二烯和不饱和羧酸形成的共聚物的羧基化氰基橡胶,通过锌和羧基的存在,能够形成离子键。但是、难以通过含有锌的化合物形成共价键,因此,将重点放在使用较少添加量的硫来弥补锌的交联的缺点。具体而言,在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祥珲,林绍钿,李锡平,王永龙,榎本宪秀,
申请(专利权)人:高产有限公司,绿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