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气相聚合制备高顺式聚丁二烯的方法及催化剂技术

技术编号:867714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气相聚合制备高顺式聚丁二烯的方法及催化剂。催化剂由五个组分混合而成,第一组分为稀土化合物,第二组分为烷基铝、氢化烷基铝、烷基铝氧烷中的任一种;第三组分为烷基氯、氯化烷基铝中的任一种;第四组分为氯化镁、二氧化硅、炭黑或氧化铝;第五组分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炭黑、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三氧化二锑、纳米碳酸钙、纳米滑石粉、纳米蒙脱土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摩尔比为1:20~100,第一和第三组分的摩尔比为1:1~10,第一组分的摩尔量与第四组分的质量之比为1:2000~200000,第五和第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125~200。丁二烯和催化剂40~70℃下气相聚合反应30分钟以上,可得高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气相聚合方法及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催化剂是合成高度立构规整结构橡胶的高效催化剂。丁二烯可在稀土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定向聚合,合成高顺式-1,4-聚丁二烯。稀土催化剂通常由主催化剂稀土盐(或稀土醇化物)、助催化剂和可释放出卤原子的第三组分组成。其中,助催化剂可以为烷基铝、氢化烷基铝、烷氧基铝中的任一种。可释放出卤原子的第三组分可为卤代烷烃、氯代烷基铝中的任一种。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现有国内外生产工艺均为溶液聚合。该工艺中的聚合物、丁二烯和催化剂体系均溶于溶剂(如正己烷等),反应体系呈均相。然而,为便于传热和生产过程调控,反应体系中的固含率一般仅为8-10wt%,溶剂含量高达90wt%之多,直接导致后处理流程长、装置多、能耗高,且带来不少环保及安全方面的压力。气相聚合工艺是当今生产合成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一种相对能耗较低、流程较为简单的常见工艺,可直接得到颗粒状的聚烯烃,且无需使用溶剂。与溶液聚合相t匕,凝聚和分离过程大为简便,操作安全性高,投资与操作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据报道,Bayer公司曾预测丁二烯气相聚合可降低生产成本20%左右,并可革除与溶剂相关的耗能工序(溶剂的精制、回收、干燥等操作单元),仅这一项便可节能80%,同时也可减少建厂投资约25%。然而,将气相法应用于橡胶制备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原因主要在于橡胶是极易粘连的弹性体,在反应初期橡胶颗粒间就相互粘连形成大的颗粒乃至结块,从而导致颗粒流动性差,反应热不易散发,甚至发生爆聚或催化剂失活。目前,在气相聚合生产橡胶过程中,防止产物粘连成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聚合反应在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以下进行或使用分散剂。在玻璃化温度以下进行的聚合虽可防止结团,但由于聚合温度太低,反应很慢。另一种防止橡胶粘连、结块的方法是:在催化剂催化单体聚合的过程中,同时向反应器中引入无机粒子作为分散剂,并保持分散剂在整个反应器中处于一定的浓度。由于分散剂能够分散于橡胶颗粒之间,起到阻隔作用,从而起到防止橡胶发粘的效果,得到颗粒状的橡胶。且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阻隔效果更好,进而防粘效果更好。但是当分散剂用量较少时,橡胶颗粒间的阻隔作用变弱,有时分散剂还会导致颗粒间发生桥联而聚并,防粘效果就会大大下降,甚至起不到防粘的效果。所以,在这种聚合工艺中要得到不发粘、呈颗粒状的橡胶需用到较大量的分散剂。有研究表明,在比较高的温度(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时,要得到颗粒状的橡胶,聚合物中的无机粒子含量需高达9wt%以上。因此,尽管此方法起到一定的防粘效果,但要得到颗粒状的橡胶需引入较大量的无机粒子,影响了橡胶的加工及应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气相聚合方法及其催化剂,其引入的纳米粒子少且能有效避免聚合产物发生粘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用于丁二烯气相聚合的催化剂是由五个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其中, 第一组分为结构如式(I)所示的稀土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气相聚合制备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五个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第一组分为结构如式(Ⅰ)所示的稀土化合物,???????????????????????(Ⅰ)式(Ⅰ)中,Ln为钕或镨钕富集物;R为烷氧基、羧酸基、磷酸基或膦酸基;?第二组分为烷基铝、氢化烷基铝、烷基铝氧烷中的任一种;第三组分为烷基氯、氯化烷基铝中的任一种;第四组分为氯化镁、二氧化硅、炭黑或氧化铝;第五组分为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炭黑、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三氧化二锑、纳米碳酸钙、纳米滑石粉、纳米蒙脱土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摩尔比为1:20~100,第一组分和第三组分的摩尔比为1:1~10,第一组分的摩尔量与第四组分的质量之比为1:2000~200000,第五组分和第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125~200。2013100636474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相聚合制备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五个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其中, 第一组分为结构如式(I )所示的稀土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氢化烷基铝、烷基铝氧烷中的烷基的C原子数为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氯、氯化烷基铝中的烷基的C原子数为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组分的粒径为10 250μπ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组分的粒径为5 30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氢化烷基铝、烷基铝氧烷中的烷基的C原子数为1-4,所述烷基氯、氯化烷基铝中的烷基的C原子数为1-4,所述第四组分的粒径为10 250 μ m,所述第五组分的粒径为5 300nm。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臻倪旭峰曹堃屠宇侠张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