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气相聚合方法及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催化剂是合成高度立构规整结构橡胶的高效催化剂。丁二烯可在稀土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定向聚合,合成高顺式-1,4-聚丁二烯。稀土催化剂通常由主催化剂稀土盐(或稀土醇化物)、助催化剂和可释放出卤原子的第三组分组成。其中,助催化剂可以为烷基铝、氢化烷基铝、烷氧基铝中的任一种。可释放出卤原子的第三组分可为卤代烷烃、氯代烷基铝中的任一种。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现有国内外生产工艺均为溶液聚合。该工艺中的聚合物、丁二烯和催化剂体系均溶于溶剂(如正己烷等),反应体系呈均相。然而,为便于传热和生产过程调控,反应体系中的固含率一般仅为8-10wt%,溶剂含量高达90wt%之多,直接导致后处理流程长、装置多、能耗高,且带来不少环保及安全方面的压力。气相聚合工艺是当今生产合成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一种相对能耗较低、流程较为简单的常见工艺,可直接得到颗粒状的聚烯烃,且无需使用溶剂。与溶液聚合相t匕,凝聚和分离过程大为简便,操作安全性高,投资与操作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据报道,Bayer公司曾预测丁二烯气相聚合可降低生产成本20%左右,并可革除与溶剂相关的耗能工序(溶剂的精制、回收、干燥等操作单元),仅这一项便可节能80%,同时也可减少建厂投资约25%。然而,将气相法应用于橡胶制备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原因主要在于橡胶是极易粘连的弹性体,在反应初期橡胶颗粒间就相互粘连形成大的颗粒乃至结块,从而导致颗粒流动性差,反应热不易散发,甚至发生爆聚或催化剂失活。目前,在气相聚合生产橡胶过程中,防止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气相聚合制备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五个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第一组分为结构如式(Ⅰ)所示的稀土化合物,???????????????????????(Ⅰ)式(Ⅰ)中,Ln为钕或镨钕富集物;R为烷氧基、羧酸基、磷酸基或膦酸基;?第二组分为烷基铝、氢化烷基铝、烷基铝氧烷中的任一种;第三组分为烷基氯、氯化烷基铝中的任一种;第四组分为氯化镁、二氧化硅、炭黑或氧化铝;第五组分为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炭黑、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三氧化二锑、纳米碳酸钙、纳米滑石粉、纳米蒙脱土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摩尔比为1:20~100,第一组分和第三组分的摩尔比为1:1~10,第一组分的摩尔量与第四组分的质量之比为1:2000~200000,第五组分和第四组分的质量比为1:0.125~200。2013100636474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相聚合制备高顺式-1,4-聚丁二烯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五个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其中, 第一组分为结构如式(I )所示的稀土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氢化烷基铝、烷基铝氧烷中的烷基的C原子数为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氯、氯化烷基铝中的烷基的C原子数为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组分的粒径为10 250μπ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组分的粒径为5 30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氢化烷基铝、烷基铝氧烷中的烷基的C原子数为1-4,所述烷基氯、氯化烷基铝中的烷基的C原子数为1-4,所述第四组分的粒径为10 250 μ m,所述第五组分的粒径为5 300nm。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臻,倪旭峰,曹堃,屠宇侠,张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