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得到耐热性试验、耐油性试验中物理特性稳定、除泡性良好,同时操作性优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该光固化性组合物含有(A)成分~(C)成分。(A)成分:主骨架由(甲基)丙烯酸单体的聚合物形成、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化合物;(B)成分:由(b-1)成分和/或(b-2)成分形成的(甲基)丙烯酸单体,(b-1)成分: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含有0.1~50质量份、分子内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b-2)成分: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含有0.1~10质量份、分子内具有饱和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单体;(C)成分:光引发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物,其通过照射能量射线而固化,具有弹性,且耐热性和耐油性优异。
技术介绍
以往,专利文献I中报道了一种聚合物,该聚合物的主骨架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末端具有烯基(alkenyl group)。公知该聚合物的耐久性优异。但是,该聚合物具有粘性高、涂布后的除泡性差以及涂布时发生拉丝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如果不用低分子化合物稀释,则无法实现作业性的提高。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示,公知有通过添加生成自由基的引发剂、进行加热或给予活性能量射线,由此使具有(甲基)丙烯酰类基团的聚合物固化的技术。特别是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以在短时间内固化。但是,在高分子量体中存在反应基团的情况下,通常交联密度变低。结果,即使固化了, 也存在得到的固化物的弹性低,发生表面的黏附等问题。另一方面,若添加(甲基)丙烯酸单体,则交联点增加,因此固化物变硬,同时表面的黏附也降低。但是,如专利文献3所示,如果过量增加(甲基)丙烯酸单体的添加量,则固化物会成为粘结剂,无法制备具有弹性的固化物。另外,如果添加(甲基)丙烯酸单体,则固化物的耐热性等降低,可见固化物变脆的倾向。为了将上述高分子化合物应用于密封剂、灌封剂,(甲基)丙烯酸单体的选择和添加量是重要的因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3840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7408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050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目前,尚未发现在作为耐久试验的耐热性试验和耐油性试验中物理特性稳定、除泡性良好,同时涂布时的作业性优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解决问题的措施)本专利技术人为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宗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是含有(A)成分 (C)成分的光固化性组合物。(A)成分:主骨架由(甲基)丙烯酸单体的聚合物形成、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化合物(B)成分:包含(b-Ι)成分和/或(b-2)成分的(甲基)丙烯酸单体(b-Ι)成分: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含有0.1 50质量份、分子内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b-2)成分: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含有0.1 10质量份、分子内具有饱和脂环骨架的(甲基)丙烯酸单体(C)成分:光引发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组合物的基础上,含有用烷基对表面进行了处理的气相二氧化娃(fumed silica)作为(D)成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组合物的基础上,(b-Ι)成分中的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具有式I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基础上,(b-2)成分中的饱和脂环骨架具有异冰片基骨架和/或二环戊基骨架。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是一种密封剂,该密封剂含有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是一种车载用电子部件,该车载用电子部件含有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所 述的组合物或第五实施方式所述的密封剂。(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是在耐热性试验和耐油性试验中物理特性稳定、除泡性优良,同时作业性优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另外,该光固化性组合物能够优选用作车载用电子部件等中的密封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A)成分是主骨架由(甲基)丙烯酸单体的聚合物形成、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化合物。这里,(甲基)丙烯酸基是丙烯酸基和甲基丙烯酸基的总称。(A)成分中残留有具有反应性的(甲基)丙烯酸基,在分子的支链和/或末端均可存在,但从橡胶弹性和柔软性方面考虑,优选存在于主链的两个末端。构成(A)成分的主链的(甲基)丙烯酸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甲基)丙烯酸单体。(甲基)丙烯酸单体是具有丙烯酸基或甲基丙烯酸基的单体的总称。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苯酰、(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酰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Y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的环氧乙烷加成产物、(甲基)丙烯酸三氟甲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三氟甲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乙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乙基-2-全氟丁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甲酯、(甲基)丙烯酸二全氟甲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甲基-2-全氟乙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十六烷基乙酯等,但并不限于这些。本专利技术中,可从它们中选择聚合,优选选择具有烃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A)成分的数均分子量(Mn)的下限优选为500,更优选为3000,上限优选为10万,更优选为5万。在数均分子量比下限值小的情况下,可见固化物不表现弹性的倾向。另一方面,在比上限值大的情况下,组合物的性状表现强粘性,在应用性和涂布性方面有可能产生障碍。(A)成分可通过各种聚合方法获得,该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从单体的常用性以及反应控制的容易性方面考虑,优选自由基聚合法。在自由基聚合中,优选控制自由基聚合,更优选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别优选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另外,对于向作为主链的(甲基)丙烯酸单体的聚合物中导入(甲基)丙烯酸基团的方法而言,可举出:(1)末端具有羟基的乙烯基类聚合物与含氯、溴或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反应的方法;(2)末端具有卤素基团的乙烯基类聚合物与含碱金属离子或季铵离子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反应的方法;(3)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末端具有羟基的乙烯基类聚合物反应,使残留异氰酸酯基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的方法等。这些方法是已公知的方法,记载于日本特开昭61-13320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8025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3840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27105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69121号公报等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B)成分的(甲基)丙烯酸单体所指的与上述(甲基)丙烯酸单体相同,但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B)成分使用的是作为(b-Ι)成分的分子内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和/或作为(b-2)成分的具有饱和脂环骨架的(甲基)丙烯酸单体。这些成分的添加量是: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b-ι)成分为0.1 50质量份,优选为0.1 30质量份,更优选为I 20质量份。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优选(b-2)成分为0.1 10质量份,更优选为5 10质量 份。若(B)成分的总添加量多,则固化物变脆,在耐久试验中无法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田奈央,渡邉邦幸,田中理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键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