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抗虫融合基因、融合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634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获得高杀虫能力的抗虫融合基因的方法和一种高杀虫能力的抗虫融合基因和融合蛋白、以及用该融合蛋白构建抗虫农作物的具体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虫融合基因,其包括从5’-3’?依次含有编码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毒素Cry1Ac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Cry1Ie毒素的核苷酸序列;Cry1Ac和Cry1Ie核苷酸之间以XmaI酶切位点连接;上述2个核苷酸序列位于同一个开放阅读框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抗虫融合基因所编码的融合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抗虫融合蛋白、抗虫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抗虫农作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获得高杀虫能力的抗虫融合基因的方法和一种高杀虫能力的抗虫融合基因和融合蛋白、以及用该融合蛋白构建抗虫农作物的具体应用。
技术介绍
害虫给全球农业生产带来每年约80亿美元的损失。目前,防治害虫主要依靠使用化学农药,但是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人们成功的选择了利用杀虫毒素转基因作物进行抗虫。目前,转基因抗虫玉米和棉花已经大量种植。转基因作物抗虫的关键技术是获得性能优良的杀虫蛋白质。杀虫蛋白质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晶体蛋白质,例如CrylA,CrylC等,它们已被大量运用于转基因抗虫作物[I]。但是,单个杀虫毒素往往杀虫谱比较窄,杀虫活性比较低。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单一的杀虫蛋白质还可能引起害虫抗性的发展[2,3]。因此,获得高杀虫活性的新型蛋白质杀虫毒素,对提高杀虫能力和减缓害虫抗性的发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参考文献如下:[I]、Crickmore, N., Zeigler, D.R., Feitelson, J., Schnepf, E., Van Rie,J., Lereclus, D., Bau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虫融合基因,其特征是:所述基因包括从5’-3’?依次含有编码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毒素Cry1Ac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Cry1Ie毒素的核苷酸序列;Cry1Ac和Cry1Ie核苷酸之间以XmaI酶切位点连接;上述2个核苷酸序列位于同一个开放阅读框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虫融合基因,其特征是:所述基因包括从5’一 3’依次含有编码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毒素CrylAc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CrylIe毒素的核苷酸序列;CrylAc和CrylIe核苷酸之间以XmaI酶切位点连接;上述2个核苷酸序列位于同一个开放阅读框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虫融合基因,其特征是:所述抗虫融合基因包括CrylAc的修饰基因和CrylIe的修饰基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抗虫融合基因,其特征是:所述抗虫融合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 SEQ ID NO:2o4.如权利要求Γ3所述的抗虫融合基因所编码的抗虫融合蛋白,其特征是:所述抗虫融合蛋白从N端至C端依次为Cryl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军沈志成张薇秦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